清遠府北。東有中宿峽。西有大羅山。又湞水在縣東北,東南有潖水來合焉,謂之潖江口,有潖江巡檢司。又西南有回岐、西北有濱江二巡檢司。東北有橫石磯巡檢司,後廢。
連州元桂陽州,直隷廣東道。洪武二年三月省入連州。四月,連州廢,地屬連山。三年九月,連山廢,地屬陽山。十四年置連州於此,屬府。東北有桂水。西有湟水,亦曰洭水,自湖廣寧遠縣流入,東南合湞水。西北有硃岡巡檢司。又有西岸巡檢司,治仁內鄉,後徙陽山縣境。東南距府五百六十里。領縣二:
陽山州東北。元屬桂陽州。洪武二年三月,桂陽州廢,屬連州。四月,連州廢,屬韶州府。十四年四月改為連州,徙州於桂陽州舊治,復置縣,屬焉。南有陽溪,即洭水。西北有星子巡檢司。東有西岸巡檢司,自連州移此,治青蓮水口。又北有湟谿、陽山二關。
連山州西。元連州治此,直隷廣東道。洪武二年四月,州廢,屬韶州府。三年九月省入陽山。十三年十一月復置。十四年四月屬州。舊治在縣西北鐘山。永樂元年徙縣西程山下。天順六年又徙小坪。南有黃連山。北有高良水,又名大獲水,東至州界入湟水。西有宜善巡檢司,即程山下舊縣治。
肇慶府元肇慶路,屬廣江道。洪武元年為府。領州一,縣十一。南距布政司二百三十里。
高要倚。北有石室山。南有銅鼓山。東有高峽山、爛柯山。城南有西江,又南有新江,東南有蒼梧水,俱流入焉。東南有古耶巡檢司,治龍池都之馮村,後遷縣東之橫槎下都。東有祿步巡檢司,初在下村,後遷上村水口。東有橫槎巡檢司,初治上半都,後遷水口,尋廢。
高明府東南。本高要縣高明鎮巡檢司,成化十一年十二月改為縣,析清泰等都益之。南有倉步水,一名滄江,下流入於西江。東北有太平巡檢司,治太平都,後遷縣東都含海口。又遷縣西南山台寺,又遷縣東清溪申石奇海濱。
四會府北。南有北江。東有南津巡檢司,治黃岡村,尋遷縣東南南津水口。
新興府南。元新州治,直隷廣東道。洪武二年四月州廢來屬。東有新江。西南有立將巡檢司。又南有祿緣巡檢司,後廢。
開平府南。本恩平縣之開平屯。明末改為縣,析新興、新會二縣地益之。南有恩平江,源出舊恩平縣西北平城山,東流合烏石水,下流入廣州新會縣界。東南有沙岡巡檢司,本治沙岡 村,後遷平康都之長沙村。又南有松柏、 北有四合二巡檢司。
陽春府南。元屬南恩州。洪武元年屬新州。二年四月,新州廢,屬府。西有漠陽江。北有古良巡檢司,尋廢,後復置於縣西,又遷南鄉都小水口。又北有思良巡檢司,後廢。
陽江府南。元南恩州治此,直隷廣東道。洪武元年,南恩州廢,改屬新州。二年四月,新州廢,屬府。南濱海。中有海陵山,山西北為鶴州山,海陵巡檢司在焉。西有漠陽江,源出古銅陵縣北雲浮山下,南流過陽春縣,會諸水,經南恩舊城,直通北津港門,入於海。東南有海朗守禦千戶所,西南有雙魚守禦千戶所,俱洪武二十七年置。又東北有蓮塘堡,西有太平堡,俱嘉靖間築。
恩平府南。本陽江縣之恩平巡檢司,初治縣東北之恩平故縣,後遷恩平堡。成化十四年六月改堡為縣,析新興、新會二縣地益之,而遷巡檢司於縣東南之城村,仍故名,後又遷白蒙屯。縣南有恩平江。
廣寧府西北。嘉靖三十八年十月以四會縣地置。初治縣東南潭圃山下,後遷大圃村福星山下,即今治也。北有綏江,又有龍口屯田千戶所,亦嘉靖三十八年置。西北有金溪巡檢司。南有扶溪巡檢司,初治東鄉水口,後遷扶溪口,又遷官埠。
德慶州元德慶路,屬廣東道。洪武元年為府。九年四月降為州,以府治端溪縣省入,來屬。西有小湘峽,西江經其中,端溪自東北流入焉。東有悅城鄉巡檢司,治悅城故縣,後遷靈溪水口。東距府二百十里。領縣二:
封川州西。元封州治此,直隷廣東道。洪武二年三月,州廢,改屬。南有西江,西有賀江,西北有東安江,俱流入焉。北有文德巡檢司,初治縣西北大洲口,後遷縣西賀江口,後又遷於此。
開建州西北。元屬封州。洪武二年三月改屬。西有開江,一名封溪,即賀江之下流。北有古令巡檢司,治古令村,後遷縣東北之褥村。
韶州府元韶州路,屬廣東道宣尉司。洪武元年為府。領縣六。西距布政司八百里。
曲江倚。永樂二十二年建淮王府,正統元年遷於江西饒州府。南有蓮花山。東北有韶石山。西有桂山。湞水在東,東南有曹溪水,西有武水,俱流入焉,抱城回曲,故謂之曲江,下流即始興江。東北有平圃、南有蒙浬二巡檢司。
樂昌府西北。南有昌山。東北有靈君山。西有三瀧水,即武水。北有九峰、西北有黃圃、又有羅家灣三巡檢司。東有高勝巡檢司,後廢。
英德府西南。元英德州,直隷廣東道。洪武二年三月降為縣,來屬。南有皋石山,一名湞陽峽。又湞水在縣東,一名溱水,洭水在縣西,一名洸水,至縣西南合流,謂之洸口,有洸口巡檢司。又南有瀧頭水,與湞水合。又東有象岡、北有清溪、西有含洸三巡檢司。又南有南崖巡檢司,廢。
仁化府東北。治水西村,後遷城口村。西北有吳竹嶺,吳溪水出焉,下流為潼溪,入湞。東北有扶溪巡檢司。又北有恩村巡檢司。
乳源府西。本治虞塘,洪武元年遷於洲頭津。西有臈嶺,五嶺之一。西北有武水,自湖廣宜章縣流入,有武陽巡檢司。
翁源府東南。元屬英德州。洪武二年三月改屬。故城在西北,今治本長安鄉也,洪武初,遷於此。北有寶山。東有靈池山,滃溪出焉,即瀧頭水。東有桂丫山巡檢司,初治茶園鋪,後遷南浦。
南雄府元南雄路,屬廣東道。洪武元年為府。領縣二。西距布政司千九十里。
保昌倚。大庾嶺在北,亦曰梅嶺,上有梅關,湞水所出。西北有凌江水,流合焉,南至番禺入海,謂之北江。又縣東有小庾嶺。西北有百順、東南有平田二巡檢司。又東北有紅梅巡檢司,舊治梅關下,後遷於此。
始興府西。西有始興江,即湞水。南有清化徑巡檢司。又東北有黃塘巡檢司,本治瓔珞鋪,後遷黃塘江口,又遷黃田鋪。
惠州府元惠州路,屬廣東道宣慰司。洪武元年為府。領州一,縣十。西北距布政司三百六十里。
歸善倚。南濱海。西江在西南。東有東江,自江西安遠縣流入府境,亦曰龍川江,西南至番禺縣,會西江入海。東南有平海守禦千戶所,洪武二十七年九月置。又有內外管理、又有碧甲二巡檢司。
博羅府西北。西北有羅浮山。南有東江。西有石灣、又西北有善政裡二巡檢司。
長寧府西。隆慶三年正月以歸善縣鴻雁洲置 ,析韶州府英德、 翁源二縣地益之。萬曆元年徙治君子峰下。南有新豐江,下流入龍江。西有乍坪巡檢司。又北有黃峒巡檢司,後廢。
永安府東北。隆慶三年正月以歸善縣安民鎮置,析長樂縣地益之。西有東江。西南有寬仁裡巡檢司,治苦竹派,後遷桃子園。又有馴雉裡巡檢司,治鳳凰岡,後遷縣東烏石屯。尋俱還故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