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西為碧霞洞
並非原名,亦明人所題,窟門有六,規模不少。窟內一無所存,多斧鑿痕,當然也是被盜的結果。自此以西,便沒有石刻可見。頗疑自「左雲交界處」自西到碧霞洞,原是以石窟寒泉那個大窟為中心的一組的石洞。
在明代,大約這裡是士人們來往最為繁密的地方,或窟下的平原上,本有一所大廟,可供士大夫往來住宿的。然今則成為雲岡最寥落,最殘破的一部分了。
碧霞洞以西,是另成一個局面的結構。那結構的規模的弘偉,在雲岡諸窟中,當為第一。數十丈的山壁上,鑿有三層的佛像,每層的中間,皆有石孔,當然是支架樑木的所在。故這裡在從前至少是一所高在三層以上的大梵剎。
頡剛說:「這裡便是劉孝標的譯經台。」正中是一個大佛窟,窟前有二方形立柱,雖柱上雕刻皆已模糊不可辨識,那希臘風的人形,雕刻的格局,卻是一看便知的。大窟的兩旁各有一窟,規模也殊不少。和這東西二窟相連的,更有數不清的小窟小龕。
惜高處無法攀緣而上,只能周覽最下層的一部分。
一進了正中的那個大窟,霉土之氣便觸鼻而來,還夾着不少鴿糞的特有的臭味。脫落的鴿翎,滿地都是。有什麼動物,咕咕咕的在低鳴着。拍拍的一撲着翼,成群的飛了出來,那都是野鴿。
地上很潮濕。積滿了古塵,泥屑和石屑。陰陰的,溫度很低冷,如入了地下的古墓室。但一抬起頭來,卻見的是耀眼的偉大的雕刻物。
正中是一尊大佛,總有六十多尺高,是坐像。旁有二尊菩薩的大像,侍立着。諸像腰部以下皆剝落不堪,連形態都不存。但上半身卻仍是完好如新。
那頭部美妙莊嚴,贊之不盡。反較大佛寺,五佛洞諸大佛之曾經修補者為更真樸可愛。這是東部惟一的一尊大佛。但除此三大像外,這大窟中是空無所有,後壁及東西壁皆被風勢及水力或人工所削平,連半點模糊的雕像的形狀都看不到。
壁上濕漉漉,一抹便是一手指的濕的細塵。窟口的向內的壁上,也平平的不存一物。惟一條條的極整齊的斧鑿痕還很清顯的在那裡,一定是近十餘年來被人破壞的遺蹟。
東邊的一窟,其中也被破壞得無一物存在。地上堆積了不少的由壁上脫落下來的石塊被古塵沾滿,和泥土成了同色,大約不是近數十年來之所為的。
西邊的一窟,雖也破敗不堪,卻還有些浮雕可見到。副窟小龕裡,遺物還不少。這西窟的東壁為泥土所堵塞,西壁及南壁,浮雕尚有規模可見。雕頂上刻有「飛天」不少。
那半裸體的在空中飛舞着的姿態,是除了希臘浮雕外,他處少見的,肉體的豐滿柔和,手足腰支的曲綫的圓融生動,都不是東方諸國的古石刻上所有的。我抬了頭,站在那裡,好久沒有移開。有時,換了一個方向去看。但無論在那個方向看去,那美妙圓融的姿態總是令人滿意,讚賞的。
由此窟向西,可通另一窟,也是一個相連的副窟。我們可稱它為西窟第二洞。洞中有三尊坐佛,皆盤膝而坐。這個佈置,在諸窟中不多見。
東壁的浮雕皆比較的完整。後壁及西壁則皆模糊不堪。
如果把這以大佛窟為中心的一組洞窟恢復起來,其弘偉是有過于其西鄰的大佛寺的。可惜過于殘破,要恢復也不可能。我疑心《魏書·釋老志》上所說,皇興中構的三級石佛圖,其遺址便在此處。此地曾經住過人,近代建的窯式的穹形洞尚存數所。
由此向西,不多數步,便是一道山澗,或小山峽,隔開了雲岡別墅和這大佛窟的相連。
從雲岡別墅開始向西走,便是中部。
中部又可分為五個部分來說。
我依舊是獨自一個人由雲岡別墅繼續的向西走;他們都已出發到西頭去逛了。
第一部是雲岡別墅。別墅的原址是否為一大洞佛,抑系由平地填高了的,今已不能查考。但別墅之後,今尚有好幾個石窟,窟內有一佛的,有二佛對坐的,俱被風霜侵蝕得不成形體。小雕像也幾於無存。
但在那些洞佛中,還堆着不少燒泥的屋瓦和檐飾。顯然的這別墅的原址,本是一座小廟。或竟是連合在大佛寺中的一個東偏院。惜不及詳問大佛寺的住持以究竟。
那些佛窟,決不能獨立成為一組,也當是大佛寺的大佛窟的東邊的幾個副窟。但為方便計,姑算它作中部的第一部分。
第二部包括大佛寺內的兩個大窟。這二窟的前面,各有一樓,高各三層,第三層上有遊廊可相通達。三樓之上,更有最高的一層彷彿另有梯級可通,卻尋不到。前面已經說過,大約是較此樓更古的一個建築物。
第一窟通稱為大佛殿:殿前有咸豐辛酉重修碑,有不知年月滿文碑,有同治十二年及光緒二年的滿文碑。又有明萬曆間吳氏的一個刻石。無更古者。
入殿後,冷氣颼颼由窟中出。和尚手執一把香燃點起來,為照看雕像之用。樓下一層很黑暗。非用火光,看不到什麼,正中是一尊大佛,高約六十尺,身上都裝了金。
四壁浮雕,都被塗飾上新的彩色。且凡原像模糊不清,或已失去之處,皆一一以彩泥為之補塑。怪不調和的。第二層樓上,光線較好,壁上也多半都是彩泥的佛像。
站在這樓,正對大佛的胸部。到了三層樓上,方纔和大佛的頭部相對。大佛究竟還完好,故雖裝了金,還不失其美妙慈祥的面姿。
第二窟俗稱如來殿。窟中也極黑暗,結構和大佛殿大不相同。正中是一個方形立柱,每一面有一立佛,像支柱似的站着,柱上雕得極細。但有一佛,已毀,為彩泥所補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