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前漢演義 - 63 / 288
古典小說類 / 蔡東藩 / 本書目錄
  

前漢演義

第63頁 / 共288頁。

 大小:

 第63頁

朗讀:

今足下棄暗投明,無知當即為薦舉,俾展大才!」陳平道:「故人高誼,很是可感,但平尚有一種危險的情事,容待說明。平逃出楚營,還幸無人知覺,得離大難。乃到了黃河,僱舟西渡,舟子卻有四五人,統是粗蠻大漢,平急不暇擇,只好下船坐著,催他速駛。偏舟子一面搖船,一面只管向我注目,還道我懷珍寶,要想謀財害命。

我身旁只有一劍,並且不習武事,怎能敵得過數人?君想這般情景,豈不是危險萬分麼?」無知道:「這卻如何脫難?」平笑道:「我想舟子動疑,無非利我財物,我索性脫下衣服,赤着身體,幫他搖船。他看我空無所有,也就罷休,一到對岸,我仍將衣服穿好,付與船錢,跳上河岸,一口氣跑到此間,還算是天大的造化哩。」又借平口中自述,以見平之急智。無知道:「如足下的聰明,真是一時無兩了。」說著,復與平暢飲多時,待至日暮更深,即留平住宿營中。


  

翌日早起,無知便往見漢王,面薦陳平。漢王遂召平入見。平從容進謁,行過了禮,未蒙漢王問及,只好站立一旁。時當午餐,漢王即顧令左右,引平至側廂就食。

同席共有七人,俱是因事進見,留賜午膳,及彼此食畢,平又欲入白漢王,使中涓石奮代請,適漢王飲酒微醺,不願見平,只令他往就館中。石奮出語陳平,平答道:「臣為要事前來,今日便當詳告,不能再延。」奮因再報漢王,漢王乃復召入,問有何謀,平進言道:「大王誠欲討楚,何不乘項王伐齊時,迅速東行,搗破巢穴,若得入彭城,截彼歸路,那時楚軍心亂,容易潰散,項王雖勇,也無能為了。」漢王大喜,復問及進軍方略。

平具陳路徑,瞭如指掌,說得漢王眉飛色舞,欣慰異常,便問平在楚時,受何官職?平答言曾為都尉。漢王道:「我亦任汝為都尉,何如?」平當然拜謝。漢王道:「且慢!我還要使汝參乘,兼掌護軍。」平亦即受命,再拜而出。

帳下諸將,見陳平驟得貴官,不禁大嘩,你一言,我一語,無非說是陳平初至,心跡未明,如何得引為親近,不辨賢奸!這種私議,傳入漢王耳中,漢王不以為意,且待平加厚。這便是漢王過人處。一面整頓兵馬,指日東行。平代為部署,急切籌備,限令甚嚴。

眾將故意試平,向平行賄,乞稍展限,平亦未嘗峻拒,每得賄金,往往直受不辭。於是眾將得隙攻平,並推周勃灌嬰出頭,進白漢王道:「陳平雖美如冠玉,恐徒有外貌,未具真才。臣等聞他家居時,逆倫盜嫂,今掌護軍,又多受諸將賄金,如此淫黷,實為不法亂臣,請大王熟察,毋為所惑!」漢王聽了此言,也不免疑心起來,遂召入魏無知,當面詰責道:「汝薦陳平可用,今聞他盜嫂受金,行止不端,豈不是薦舉非人麼?」無知道:「臣舉陳平,但重平才,大王乃責及行誼,實非今日要務,今日楚漢相距,全仗奇謀,不尚細行,就使信若尾生,古信士,與女子期于橋下,女子不來,水至不去,抱橋柱而死,語見《莊子》。賢如孝己,殷高宗子事親至孝,高宗惑于後妻之言,放之而死。

有何效用?大王但當察平計劃,曾否可採,不必詳究盜嫂受金等事。倘平實無智能,臣甘坐罪!」無知所言,亦未免落偏。漢王聽著,尚是半信半疑,待無知退後,又召平入責問。平直答道:「臣本為楚吏,項王不能用臣,故棄楚歸漢,沿途受盡艱難,只剩得孑然一身,來歸大王,若不受金,即無自取資,如何展策!大王今日,如以為臣言可用,不妨聽臣行事,否則原金具在,盡當輸官,請恩賜骸骨便了!」必受金,方可行事,平之言毋乃太過。

漢王乃改容謝平,更加厚賜。嗣且遷任護軍中尉,監護諸將,諸將乃不敢復言。惟受金一事,平既自認不諱,毋庸擬議,獨盜嫂事關係曖昧,平不自辯,無知亦未嘗代為洗刷,迄今猶傳為疑案。其實事屬子虛,應該剖白,免致誤傳。


  
平少喪父母,惟與兄伯同居,兄已娶妻,務農為業,獨平喜讀書,手不釋卷。兄見他誠心好學,遣使從師,情願獨身耕稼,勉力持家,但兄妻是女流見識,很滋不悅。一日陳平在家,有裡人看他面色豐腴,便戲語道:「君家素來貧乏,君食何物,乃這般豐肥?」平尚未及答,忽伊嫂遽出來對答道:「我叔有何美食,無非吃些糠粞罷了,有叔如此,不如無有!」此婦亦與漢王嫂相類,但庸婦局量,往往如此,能有幾個漂母慧眼識人?這數語明寓譏嘲,急得陳平面紅耳赤,几乎無地自容。可巧乃兄進來,亦有所聞,怒責彼婦,說他離間兄弟,立刻休回母家。

平慌忙解勸,乃兄決計不從,竟將彼婦攆逐。好一位賢兄。照此看來,嫂叔絶對不和,何有私通情事?況且陳平後來,又得了一個美妻,乃是同裡富翁張負的孫女。平不事生產,年逾弱冠,尚未娶妻,富家不肯與平聯姻,貧家亦為平所不願。

適張負孫女,五次許字,五次喪夫,遂致無人過問。獨平見張宅多財,張女又貌美如花,暗暗艷羡,只苦無人替他作伐。事有湊巧,裡人舉辦大喪,浼平襄理,平先往後歸,格外出力。張負亦在喪家弔唁,見平丰仪出眾,辦事精勤,不由的大加賞識,記在胸中。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