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康熙字典 上 - 400 / 570
其他類 / 張玉書 / 本書目錄
  

康熙字典 上

第400頁 / 共570頁。

 大小:

 第400頁

朗讀:

◆又【爾雅·釋山】未及上翠微。【疏】未及頂上,在旁陂陀之處,山氣青縹色,故曰翠微也。

◆又紫微,太微,少微,□星名。【晉書·天文志】紫微垣十五星在北斗。北一曰紫微,天帝之座也,天子之常居也。太微,天子庭也。五帝之座也,十二諸侯府也。少微,在太微西,士大夫之位也,明大而黃,則賢士舉也。


  

◆又三微。【後漢·章帝紀】春秋於春每月書王者,重三正,慎三微也。【注】三微者,三正之始,萬物皆微,物色不同,故王者取法焉。十一月,時陽氣始施於黃泉之下,色皆赤,赤者陽氣,故周為天正,色尚赤。十二月,萬物始牙而色白,白者陰氣,故殷為地正,色尚白。十三月,萬物莩甲而出,其色皆黑,人得加功展業,故夏為人正,色尚黑。

◆又姓。【左傳·哀八年】微虎。【注】魯大夫。

◆又微生,複姓。【論語】微生高。考證:〔【書·舜典】虞舜側微。〕 謹按舜典無此文,係出書序。謹將書舜典改為尚書序。

█徜 【寅集下】【彳字部】 徜 【廣韻】市羊切【集韻】辰羊切,□音常。【玉篇】徜徉,猶徘徊也。【廣雅】徜徉,戲蕩也。【韓愈·送李願歸盤谷序】終吾生以徜徉。

█徇 【寅集下】【彳字部】 徇 【集韻】【韻會】□松倫切,音旬。【爾雅·釋言】徧也。【注】周徧也。【墨子·公孟篇】身體強良,思慮徇通。

◆又【廣雅】營也。

◆又【集韻】使也。【莊子·人間世】夫徇耳目,內通而外於心知。

◆又【集韻】須閏切【韻會】【正韻】松閏切,□音濬。【說文】疾也。【史記·五帝本紀】幼而徇齊。【注】裴駰曰:徇,疾。齊,速也。

◆又【廣韻】辭閏切,音殉。自衒名行也。

◆又略也。【前漢·魏豹傳】□勝使周市徇魏地。【注】徇,略也。

◆又與狥通。【周禮·天官·小宰】狥以木鐸。

◆又與殉通。【前漢·賈誼傳】貪夫徇財,烈士徇名。

█徟 【寅集下】【彳字部】 徟 【集韻】之由切,音周。徟□,行貌。

█循 【寅集下】【彳字部】 循 【唐韻】詳遵切【集韻】【韻會】松倫切。【正韻】詳倫切,□音旬。【爾雅·釋詁】自也,率循也。【說文】行順也。【禮·射義】卿大夫以循法為節。【史記·循吏傳】奉職循理,亦可以為治,何必威嚴哉。【前漢·賈誼傳】此業壹定,世世常安,而後有所持循矣。【注】執持而順行之。

◆又【增韻】依也。【左傳·昭七年】循牆而走。【二十三年】循山而南。【注】依山南行也。

◆又【廣韻】善也。

◆又【玉篇】循次序也。【論語】夫子循循然善誘人。

◆又【韻會】循環,謂旋繞往來。【史記·高帝紀】三王之道,若循環終而復始。

◆又巡也。【前漢·宣帝紀】遣使者循行郡國,問民所疾苦。

◆又【正韻】循,摩也。【前漢·李陵傳】數數自循其刀環。【注】循,謂摩循也。

◆又撫循,慰安也。【前漢·蕭何傳】拊循勉百姓。【趙充國傳】拊循和輯。

◆又【廣雅】述也。【前漢·馮立傳】立為西河上郡太守,居職公廉,與其兄野王相似。吏民歌之曰:大馮君,小馮君,兄弟繼踵相因循。

◆又無所作為曰因循。【韓愈·酬裴功曹詩】多才自勞苦,無用秖因循。

◆又【集韻】船倫切,音脣。蹲循,逡巡也。

█徫 【寅集下】【彳字部】 徫 【集韻】雨鬼切,韋上聲。行貌。

█徭 【寅集下】【彳字部】 徭 【玉篇】余招切,音遙。役也。【周禮·天官·塚宰】徒百有二十人。【注】此民給徭役者。【後漢·第五倫傳】倫為鄉嗇夫,平徭賦。

◆又【韻會】通作繇。【前漢·景帝紀】省繇賦。

◆又【韻會】亦作□。【前漢·宣帝紀】擅興□役。 【廣韻】【集韻】【類篇】□作傜。

█□ 【寅集下】【彳字部】 □ 【韻會】當經切,音丁。彾□,獨行貌。 【集韻】一作跉□。【正字通】亦作伶仃。

█□ 【寅集下】【彳字部】 □ 【集韻】祖叢切,音騣。行也。或作□。


  
◆又【玉篇】敎也。引《詩》:越以□邁。〇按《詩·□風》今本作鬷。

█□ 【寅集下】【彳字部】 □ 【集韻】同跔。

█□ 【寅集下】【彳字部】 □ 【集韻】舒贍切,音□。□□,行搖曳貌。

█□ 【寅集下】【彳字部】 □ 【集韻】胡管切,音緩。□□,徐行。

█□ 【寅集下】【彳字部】 □ 【字辨】同逶。



廣字部

█廣 【寅集下】【廣字部】 廣 【唐韻】【集韻】魚檢切【韻會】疑檢切,□醃上聲。【說文】因廣為屋。象對刺高屋之形。【徐鉉曰】因廣為屋,故但一邊下。【增韻】棟頭曰廣。【韓愈·遊湘西寺詩】剖竹走泉源,開廊架屋廣。

◆又【釋名】衾,廣也。其下廣大,如廣受人也。

◆又【廣韻】魚掩切,音隒。義同。(廣)【唐韻】【集韻】【韻會】□古晃切,光上聲。【說文】殿之大屋也。

◆又【玉篇】廣,大也。【廣韻】廣,闊也。【易·繫辭】廣大配天地。【疏】大以配天,廣以配地。

◆又州名。【唐書·地理志】嶺南道有廣州。

◆又姓。【姓譜】出丹陽,廣成子之後,宋有廣漢。

◆又【玉篇】古曠切,光去聲。【周禮·地官·大司徒】周知九州之地域廣輪之數。【疏】馬融云:東西為廣,南北為輪。【釋文】廣,古曠反。

◆又車名。【周禮·春官·車僕】廣車之萃。【注】廣車,橫□之車也。【釋文】廣,古曠反。【左傳·僖二十八年】西廣東宮。【疏】楚有左右廣,蓋兵車之名。【宣二年】分為二廣。【注】十五乗為一廣。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