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康熙字典 上 - 399 / 570
其他類 / 張玉書 / 本書目錄
  

康熙字典 上

第399頁 / 共570頁。

 大小:

 第399頁

朗讀:

█征 【寅集下】【彳字部】 征 〔古文〕徰【廣韻】【集韻】【韻會】諸盈切【正韻】諸成切,□証平聲。【爾雅·釋言】行也。【易·泰卦】拔茅茹,以其彙征吉。【詩·小雅】之子于征。

◆又【韻會】征,伐也。【易·離卦】王用出征。【書·大禹謨】惟時有苗弗率,汝徂征。【孟子】征者,上伐下也。


  

◆又【正韻】征,取也。【禮·王制】關譏而不征。

◆又姓。【前漢·司馬相如傳】廝征伯僑,而役羨門兮。【注】仙人,姓征,名伯僑。

◆又【韻會】通政。【周禮·地官·小司徒】施其職,而平其政。【注】音征,稅也。當作征。

◆又通正。【周禮·夏官】惟加田無國正。【注】音征,稅也。獨加賞之田無稅。

█徙 【寅集下】【彳字部】 徙 〔古文〕□□□【唐韻】斯氏切【集韻】【韻會】想氏切【正韻】想裡切,□音壐。【說文】本作□。迻也。【玉篇】遷也,避也。【爾雅·釋詁】遷運,徙也。【注】今江東通言遷徙。【禮·經解】使人日徙善遠罪,而不自知也。【史記·郭解傳】徙豪富茂陵。【潘岳·閒居賦】孟母所以三徙也。

◆又謫戍曰徙。【前漢·□湯傳】廷尉增壽議免湯為庶人,徙邊。

◆又【廣雅】仿佯,徙倚也。【嚴忌·哀時命】獨徙倚而彷徉。

◆又踰月曰徙。【禮·檀弓】祥而縞,是月□,徙月樂。

◆又【集韻】相支切,音斯。縣名。【前漢·地理志】蜀郡有徙縣。

◆又【集韻】抵徙擬手期翹也。

█很 【寅集下】【彳字部】 很 【唐韻】胡懇切【集韻】【韻會】【正韻】下墾切,□痕上聲。【說文】不聽從也。一曰行難也。【吳語】今王將很天而伐齊。【注】很,違也。

◆又【玉篇】諍訟也。【禮·曲禮】很毋求勝。【注】很,鬩也。謂爭訟也。

◆又【廣韻】俗作狠。【孟子】好勇□狠。

█徍 【寅集下】【彳字部】 徍 【集韻】於佳切,音娃。徍徥,邪行貌。

█從 【寅集下】【彳字部】 從 【廣韻】疾容切【集韻】【韻會】【正韻】牆容切,□俗平聲。【說文】本作從。相聽也。【書·益稷】汝無面從。【說命】後從諫則聖。

◆又【廣韻】就也。【易·乾卦】雲從龍,風從虎。【禮·曲禮】謀于長者,必操几杖以從之。

◆又【爾雅·釋詁】自也。【詩·小雅】伊誰雲從。【箋】言譖我者,是言從誰生乎。【晉書·明帝紀】不聞人從日邊來。

◆又姓。【廣韻】漢有將軍從公。【何氏姓苑】今東筦人。

◆又【廣韻】【集韻】□七恭切,促平聲。【廣韻】從容也。【正韻】從容,舒緩貌。【書·君□】從容以和。【禮·中庸】從容中道。

◆又【集韻】書容切,音舂。從容,久意。【禮·學記】待其從容,然後盡其聲。

◆又【集韻】將容切,音蹤。東西曰衡,南北曰從。【詩·齊風】衡從其畝。【史記·蘇秦傳】從合則楚王,衡成則秦帝。

◆又與蹤通。【史記·聶政傳】重自□以絶從。【前漢·張湯傳】從跡安起。

◆又【集韻】祖動切,音總。太高貌。【韻會】髻高也。【禮·檀弓】爾無從從爾。

◆又【集韻】鋤江切,浞平聲。義同。

◆又【唐韻】慈用切【集韻】【類篇】【韻會】才用切,□俗去聲。【說文】本作□。隨行也。【詩·齊風】其從如雲。【論語】從我者,其由與。

◆又【韻會】從天子曰法從,侍從。【書·囧命】其侍禦僕從。【前漢·揚雄傳】趙昭儀,每上甘泉常法從。【注】師古曰:以法言當從耳。一曰從,法駕也。【後漢·百官志】羽林郞掌宿衛侍從。

◆又【集韻】【類篇】□似用切,音頌。同宗也。【爾雅·釋親】父之世父,叔父為從祖,祖父。父之世母,叔母為從祖,祖母。【釋名】從祖父母,言從己親祖別而下也,亦言隨從己祖以為名也。

◆又【集韻】子用切。與縱同。【禮·曲禮】欲不可從。【論語】從之純如也。考證:〔【詩·齊風】從衡其畝。〕 謹照原文從衡改衡從。

█彶 【寅集下】【彳字部】 彶 【廣韻】居立切【集韻】訖立切,□音急。【說文】急行也。【廣韻】遽也。

█微 【寅集下】【彳字部】 微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無非切,音薇。【爾雅·釋詁】幽微也。【易·繫辭】知微知彰。【書·大禹謨】道心惟微。


  

◆又【廣韻】微,妙也。【禮·禮運】德產之致也精微。

◆又【說文】隱行也。【史記·秦始皇紀】微行咸陽。

◆又【廣韻】細也。【孟子】乃孔子,則欲以微罪行。

◆又【玉篇】不明也。【詩·小雅】彼月而微,此日而微。

◆又【韻會】衰也。【詩·小雅】式微式微。【箋】微乎微者也。【史記·杞世家】杞小微。

◆又【韻會】賤也。【尚書序】虞舜側微。

◆又【爾雅·釋詁】匿微也。【注】微謂逃藏也。【左傳·哀十六年】白公奔山而縊,其徒微之。【注】微,匿也。

◆又【爾雅·釋詁】蔽,微也。【晉語】公子重耳過曹,曹共公聞其駢脅,諜其將浴,設微薄而觀之。【注】微,蔽也。

◆又殺也。【禮·檀弓】禮有微情者。【疏】微,殺也,言賢者喪親,必致滅性,故制使三日而食,哭踴有數,以殺其內情。

◆又伺察也。【前漢·郭解傳】使人微知賊處。【注】微,伺問之也。

◆又【爾雅·釋訓】骭瘍為微。【注】骭,腳脛。瘍,瘡也。【詩·小雅】既微且尰。

◆又【韻會】非也。【詩·邶風】微我無酒。

◆又【韻會】無也。【禮·檀弓】齊餓者,不食嗟來之食。曾子曰:微與。【注】微,猶無也。

◆又國名。【書·牧誓】微盧彭濮。【傳】微在巴蜀。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