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康熙字典 上 - 395 / 570
其他類 / 張玉書 / 本書目錄
  

康熙字典 上

第395頁 / 共570頁。

 大小:

 第395頁

朗讀:

◆又丹徒,縣名。【前漢·地理志】會稽郡有丹徒縣。【注】即春秋雲朱方也。【地誌】秦望氣者言其地有王氣,始皇使赭衣徒三千鑿京峴山,以敗其勢,因名丹徒。

◆又罪名。【唐書·□法志】用□有五,其三曰徒。徒者,奴也。蓋奴辱之,量其罪之輕重,有年數而捨。


  

◆又申徒,登徒,司徒,□複姓。【風俗通】申屠氏,隨音改為申徒氏,夏有申徒狄。【宋玉·好色賦序】大夫登徒子,侍於楚王。【注】登徒,姓也。【姓譜】舜嘗為堯司徒,支孫氏焉。

◆又葉唐何切,音駝。【道藏歌】運役自然氣,於是息三徒。一暢萬劫感,慶賀西王那。

█徑 【寅集下】【彳字部】 徑 【集韻】古定切【韻會】【正韻】吉定切,□音徑。【說文】步道也。【徐鍇曰】道不容車,故曰步道。【玉篇】小路也。【易·說卦傳】艮為山,為徑路。【疏】徯徑,細小狹路。【周禮·地官·遂人】夫間有遂,遂上有徑。【注】徑容牛馬。【疏】徑不容車軌,而容牛馬及人之步徑。【禮·月令】審端徑術。【三輔決錄】蔣詡舍中三徑,唯羊仲求仲從之遊。

◆又【廣雅】徑,袤也。【禮·曲禮】送喪不由徑。【注】徑,邪路也。

◆又疾也,直也。【史記·大宛傳】張騫曰:今使大夏,從羌中險,從蜀宜徑。【注】如淳曰:徑,疾也。【唐書·盧藏用傳】仕宦之捷徑。

◆又直波也。【爾雅·釋水】直波為徑。【注】言徑涏。

◆又【集韻】徑,直也。【禮·檀弓】有直情而徑行者。

◆又猶行也。【左傳·僖二十五年】晉趙衰以壺飱從徑,餒而弗食。

◆又【集韻】堅靈切,音經。行過也。【史記·高祖紀】高祖被酒,夜徑澤中。

◆又【韻會】通作俓。【史記·司馬相如傳】俓峻赴險。

◆又與竟通。【史記·淳于髡傳】不過一斗,徑醉矣。

█徐 【寅集下】【彳字部】 徐 【唐韻】似魚切【集韻】【韻會】祥余切【正韻】祥於切,□序平聲。【說文】安行也。【玉篇】威儀也。【爾雅·釋訓】其虛其徐,威儀容止也。【注】雍容都雅之貌。【莊子·應帝王】其臥徐徐,其覺于于。【音義】徐徐,安穩貌。

◆又通作邪。【詩·鄘風】其虛其邪。【箋】邪,讀如徐。【疏】虛徐者,謙虛閒徐之義。

◆又【廣韻】緩也。【廣雅】遲也。【孟子】子謂之姑徐徐云爾。

◆又【廣韻】州名。【書·禹貢】海岱及淮惟徐州。【爾雅·釋地】濟東曰徐州。【疏】淮海間其氣寬舒,稟性安徐,故曰徐。【釋名】徐舒也。土氣舒緩也。

◆又國名。【左傳·昭元年】周有徐奄。【注】二國皆嬴姓。

◆又縣名。【前漢·地理志】臨淮郡有徐縣。

◆又【爾雅·釋天】太歲在辰曰執徐。

◆又姓。【廣韻】自顓頊之後,春秋時,徐偃王假行仁義,為楚文王所滅,其後氏焉,出東海,高平,東莞,琅邪,濮陽五望。

█徲 【寅集下】【彳字部】 徲 【唐韻】杜兮切【集韻】□尼切,□音啼。【說文】久也。

◆又【博雅】徲徲,往來也。

█徧 【寅集下】【彳字部】 徧 【廣韻】比薦切【集韻】【韻會】【正韻】□見切,□編去聲。【說文】帀也。【廣韻】周也。【書·舜典】徧于羣神。【詩·小雅】羣黎百姓,徧為爾德。【左傳·莊二十年】樂及徧舞。【疏】言樂之所有,舞悉周徧也。

◆又【廣韻】俗作遍。【魏志·賈逵傳注】逵最好春秋左傳,自課誦之,月常一遍。

◆又【集韻】或作辯。【禮·曲禮】然後辯殽。【注】辯音徧,義同。

◆又【集韻】或作辨。【史記·五帝紀】辨于羣神。【書·舜典】作徧。

◆又與蹁通。【集韻】蹁或作徧。

◆又與偏通。【集韻】偏通作徧。


  
█彼 【寅集下】【彳字部】 彼 【唐韻】補委切【集韻】補靡切,□□上聲。【說文】往有所加也。【玉篇】對此之稱。【詩·小雅】彼月而微,此日而微。【禮·檀弓】爾之愛我也,不如彼。

◆又外之之詞。【論語】彼哉彼哉。【疏】言如彼人哉無足稱也。

◆又【廣韻】□也,邐也。

█徊 【寅集下】【彳字部】 徊 【廣韻】戶恢切【集韻】【韻會】胡隈切【正韻】胡瑰切,□音回。【玉篇】徘徊,猶徬徨也。【集韻】徘徊,不進貌。【史記·呂后紀】徘徊往來。【古詩】清商隨風發,中曲正徘徊。

█徵 【寅集下】【彳字部】 徵 〔古文〕□□□□【唐韻】陟陵切【集韻】【韻會】知陵切,□陟平聲。【說文】召也。從微省。□為徵,行於微而文達者,即徵之。【周禮·天官·宰夫】掌百官府之徵令。【注】別異諸官,以備王之徵召。【周語】唯官是徵。

◆又【廣韻】證也,明也。【書·洪範】念用庶徵。【左傳·昭三十年】且徵過也。【注】徵,明也。

◆又【廣韻】成也。【儀禮·士昏禮】納徵。【注】徵,成也。使使者納幣以成昏禮。

◆又問也。【左傳·僖四年】包茅不入,王祭不共,無以縮酒,寡人是徵。

◆又斂也。【周禮·地官】閭師以時徵其賦。【疏】閭師徵斂百里內之賦貢。

◆又求也。【史記·貨殖傳】物賤之徵貴。【注】徵,求也,謂此處物賤,求彼貴賣之。

◆又【爾雅·釋詁】徵,虛也。

◆又姓。【廣韻】吳太子率更令河南徵崇。

◆又【集韻】持陵切,音懲。縣名。【左傳·文十年】泰伯伐晉,取北徵。【音義】今徵縣。【史記·河渠書】穿渠,自徵引洛水,至商顏下。【前漢·地理志】左馮翊有徵縣。【注】即今之澄城是也。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