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韻語陽秋》 - 52 / 60
文學評論類 / 葛立方 / 本書目錄
  

《韻語陽秋》

第52頁 / 共60頁。

 大小:

 第52頁

朗讀:

孟郊所謂「驅儺擊鼓吹《歷代詩話》本作「龡」長笛,瘦鬼染面唯齒白。暗中窣窣拽茅鞭,裸足朱褌行慼慼。相顧笑聲沖庭燎,桃弧棘矢時獨叫。」王建亦云:「金吾除夜進儺名,畫袴朱衣四隊行。」皆謂除夕大儺也。其塗飾之制,若驅禳之儀,與《周官》略相類。政和中,徽宗新創禁中儺儀,有旨令翰苑撰文。時翟公巽當直,其略云:「南正司天,無俾神人之雜;夏後鑄鼎,以紀山林之姦。

苟非聖神,孰知情狀?」被旨,頃刻進入,人服其敏而工。


  

《帝王世紀》及《逸士傳》載,帝堯之時,天下大和,有八九十老人,擊壤而歌於康衢,其詞雲《歷代詩話》本作「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何力於我哉?」初不知壤為何物,因觀《藝經》雲,壤以木為之,前廣後銳,長尺四寸,闊三寸,其形如履。將戲,先側一壤於地,遠三四十步,以手中壤擊之,中者為上。蓋古戲也。 ●卷十八

余嘗謂知人雖堯帝猶以為難,而杜子美之曾老姑乃能知唐太宗於側微之時,識房、杜輩於賤貧之日。子美載其語云:「向竊窺數公,經綸亦俱有。次問最少年,虯髯十八九。子等成大名,皆因此人手。」噫,一何異耶!唐史載王珪微時,母李氏嘗云:「子必貴,但未見與汝遊者。」珪一日引房、杜過之,母曰:「汝貴無疑。」余嘗觀子美《贈王砅使南海詩》,然後知史所書皆誤也。砅,珪之玄孫也,謂珪為高祖。

其曰「我之曾老姑,爾之高祖母」,則砅之高祖母乃姓杜,非姓李也。其曰:「爾祖未顯時,歸為尚書婦。」珪嘗為禮部尚書,則尚書婦乃珪之妻,非珪之母也。故詩之中章云:「及乎貞觀初,尚書踐台鬥。

夫人嘗肩輿,上殿稱萬壽。至尊均嫂叔,盛事垂不朽。」皆謂珪妻爾。人徒見詩中有剪髻之事,有同乎陶母,故謂珪母。

審爾,豈不與尚書婦之句相抵梧哉?

寇忠湣少知巴東縣,有「野水無人渡,孤舟盡日橫」之句,固以公輔自期矣,奈何時未有知者。東坡《巴東訪萊公遺跡詩》云:「江山養豪俊,禮數困英雄。執版迎官長,趨塵拜下風。當年誰刺史,應未識三公。」公以環《歷代詩話》本作「瓌」奇忠諒之才,而當路者祗《歷代詩話》本作「祇」,同以常輩遇之,信乎知人之難也。李太白《梁甫吟》云:「大賢虎變愚不測,當年頗似尋常人。」蓋謂此也。

先文康公知汝州日,段寶臣為教官,富季申為魯山主簿,而陳去非以太學錄持服來寓。先公語人曰:「是三子者,非凡偶近器也。」是時,富在外邑,則以職事處之於城中,列三人者薦於朝,以為可用,仍以去非《墨梅詩》繳進。於是去非除太學博士,季申除京西漕屬,寶臣亦相繼褒擢。

初,寶臣字去塵,先公一日謂之曰:「君,廊廟具也,宜改字寶臣,取荀卿輔拂之人為國寶之義。」且作序而述《歷代詩話》本作「衍」其意。及三人者俱貴,先公喜曰:「吾未嘗讀玉管之書,亦未嘗究金書之義,而能逆知其必大者,獨以其所為知之耳。汝輩勉其在我者,在人者不問可也。」先公晚年寓居湖州之寶溪,季申既罷樞筦,亦挈家來寓,一觴一詠,必與之俱。季申嘗有十絕,其一云:「青衫短簿汝陽天,鶚牘當時誤薦賢。承乏西樞了無補,還依丈席聽韋編。」其二云:「洛陳花骨巧裁詩,曾把梅篇薦玉墀。

《歷代詩話》本作「未」說他年調鼎事,只今身已鳳凰池。」其三云:「陳君談論席生風,段子文詞氣吐虹。參術[月奚]胰皆入篋,知人誰過葛仙翁。」餘七篇不錄。

陳君名恬,字叔易,有高節,貧甚。先公命公庫以酒肉薪米日給之。嘗謝以詩云:「不是故人供祿米,初非縣令給豬肝。養賢禮厚隆三簋,拜賜恩深豔一簞。」建炎初,召赴行在,直秘閣。

張安道以異議出守宛丘,次守南都,蘇子由皆從之遊。元豐初,子由謫筠州酒稅,安道淒然不樂,手寫詩為別曰:「可憐萍梗漂浮客,自歎匏瓜老病身。從此空齋掛塵榻,不知重掃待何人。」後十五年,子由方和其詩云:「少年便識成都尹,中歲仍為幙《歷代詩話》本作“幕」下賓。

待我江西徐孺子,一生知己有斯人。


  

王介甫、蘇子瞻皆為歐陽文忠公所收,公一見二人,便知其它《歷代詩話》本作「他」日不在人下。《贈介甫詩》云:「老去自憐心尚在,後來誰與子爭先。」子瞻登乙科,以書謝歐公,歐公語梅聖俞曰:「老夫當避此人,放出一頭地。」當是時,二人俱未有聲,而公知之於未遇之時,如此所以為一世文宗也歟《歷代詩話》本作「與」?東坡跋梅聖俞詩後云:先君與梅二丈遊時,軾與子由弟年甚少,未有知者。

家有八《歷代詩話》本無「八」字老泉公作詩云:「歲月不知老,家有雛鳳凰。百鳥戢羽翼,不敢呈文章。」則二蘇當少年時,已擅文價矣。

郛子稍《歷代詩話》本作「郭子稩」學作小詩,嘗賦《梅花》云:「玉屑裝龍腦,雲衣覆麝臍。何堪夜來雪,香色兩淒迷。」《留友人詩》云:「良友間何闊,春事遽如許。勞君下鷗沙,一葉繫《歷代詩話》本作“擊」春渚。

昨夢墜前世,再見欣欲舞。聊呼花底杯,酒面點紅雨。狂歌謝貫珠,清論雜揮塵。驪駒未可歌,妙句須君吐。”

觀此數語,似粗知詩家畦徑,學之不已必佳,但恐其中墮爾。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