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元史 下 - 342 / 405
歷史類 / 宋濂 / 本書目錄
  

元史 下

第342頁 / 共405頁。

 大小:

 第342頁

朗讀:

十五年,庸田司罷,擢江西廉訪副使,未行,遷福建廉訪使。居亡何,除禮部尚書。時平江缺守,廷議難其人,師泰又以選為平江路總管。其年冬,甫視事,張士誠自高郵率眾渡江,直抵城下,攻圍甚急。明年春,守將弗能支,斬關遁去,師泰領義兵出戰,力不敵,亦懷印綬棄城遁,匿海濱者久之。士誠既納降,江浙行省丞相達識帖睦邇以便宜授師泰兩浙都轉運鹽使。至則剔其積蠹,通其利源,大課以集,國用資之。丞相復承製除師泰江浙行省參知政事。二十年,朝廷除戶部尚書,俾分部閩中,以閩鹽易糧,由海道轉運給京師,凡為糧數十萬石,朝廷賴焉。二十二年,召為秘書卿,行至杭之海寧,得疾而卒。

師泰性倜儻,狀貌偉然,既以文字知名,而於政事尤長,所至績效輒暴著。尤喜接引後進,士之賢,不問識不識,即加推轂,以故士譽翕然咸歸之。有詩文若干卷,行于世。


  

○周伯琦

周伯琦,字伯溫,饒州人。父應極,至大間,仁宗為皇太子,召見,獻《皇元頌》,為言于武宗,以為翰林待制。後為皇太子說書,日侍英邸。仁宗即位,遷集賢待制,終池州路同知總管府事。伯琦自幼從宦,游京師,入國學,為上捨生,積分及高等。去,以廕授將仕郎、南海縣主簿,三轉為翰林修撰。至正元年,改奎章閣為宣文閣、藝文監為崇文監,伯琦為宣文閣授經郎,教戚裡大臣子弟,每進講,輒稱旨,且日被顧問。帝以伯琦工書法,命篆「宣文閣寶」,仍題扁宣文閣;及摹王羲之所書《蘭亭序》、智永所書《千文》,刻石閣中。自是累轉官,皆宣文、崇文之間,而眷遇益隆矣。帝嘗呼其字伯溫而不名。會御史奏風憲宜用近臣,特命僉廣東廉訪司事。八年,召入為翰林待制,預修后妃、功臣列傳,累升直學士。

十二年,有旨令南士皆得居省台。除伯琦兵部侍郎,遂與貢師泰同擢監察御史。兩人皆南士之望,一時榮之。時御史大夫也先帖木兒以大軍南討,而失律喪師,陝西行台監察御史劉希曾等十人共劾奏之。伯琦乃劾希曾等越分干譽,希曾等皆坐左遷,補郡判官,由是不為公論所與。

十三年,遷崇文太監,兼經筵官,代祀天妃。丁內艱。十四年,起複為江東肅政廉訪使。長槍鎖南班陷寧國,伯琦與僚佐倉皇出見之,尋遁走至杭州。除兵部尚書,未行,改浙西肅政廉訪使。江南行台監察御史余觀糾言伯琦失陷寧國,宜正其罪。十七年,江浙行省丞相達識帖睦爾承製假伯琦參知政事,招諭平江張士誠。士誠既降,江南行台監察御史亦辯釋伯琦罪,除同知太常禮儀院事,士誠留之,未行,拜資政大夫、江浙行省左丞。於是留平江者十餘年。士誠既滅,伯琦乃得歸鄱陽,尋卒。

伯琦儀觀溫雅,粹然如玉,雖遭時多艱,而善於自保。博學工文章,而尤以篆、隷、真、草擅名當時。嘗著《六書正偽》、《說文字原》二書,又有詩文稿若干卷。

○吳當

吳當,字伯尚,澄之孫也。當幼承祖訓,以穎悟篤實稱。長精通經史百家言,侍其祖至京,補國子生。久之,澄既捐館,四方學子從澄游者,悉就當卒業焉。至正五年,以父文廕,授萬億四庫照磨,未上,用薦者改國子助教。勤講解,嚴肄習,諸生皆樂從之。會詔修遼、金、宋三史,當預編纂。書成,除翰林修撰。七年,遷國子博士。明年,升監丞。十年,升司業。明年,遷朝林待制。又明年,改禮部員外郎。十三年,擢監察御史,尋復為國子司業。明年,遷禮部郎中。又明年,除翰林直學士。

時江南兵起且五年,大臣有薦當世居江西,習知江西民俗,且其才可任政事者,詔特授江西肅政廉訪使,偕江西行省參政火你赤、兵部尚書黃昭,招捕江西諸郡,便宜行事。當以朝廷兵力不給,既受命至江南,即召募民兵,由浙入閩。至江西境建昌界,招安新城孫塔,擒殄李三。道路既通,乃進攻南豐,渠凶鄭天瑞遁,鄭原自刎死。十六年,調檢校章迪率本部兵,與黃昭夾攻撫州,剿殺首寇胡志學,進兵復崇仁、宜黃。於是建、撫兩郡悉定。是時,參知政事朵歹總兵撫、建,積年無功。因忌當屢捷,功在己上,又以為南人不宜總兵,則構為飛語,謂當與黃昭皆與寇通。有旨解二人兵柄,除當撫州路總管,昭臨江路總管,並供億平章火你赤軍。火你赤殺當從事官范淳及章迪,將士皆憤怒不平,當諭之曰:「上命不可違也。」而火你赤又上章言:「二人者,難任牧民。」尋有旨當與昭皆罷總管,除名。

十八年,火你赤自瑞州還龍興,當、昭皆隨軍不敢去。先是,當與昭平賊功狀,自廣東由海道未達京師,而朵歹、火你赤等公牘乃先至,故朝廷責當、昭,皆左遷。及得當、昭功狀,乃始知其誣,詔拜當中奉大夫、江西行省參知政事,昭湖廣行省參知政事。命未下,而陳友諒已陷江西諸郡。火你赤棄城遁,當乃戴黃冠,著道士服,杜門不出,日以著書為事。友諒遣人闢之,當臥床不食,以死自誓。乃舁床載之舟,送江州,拘留一年,終不為屈。遂隱居廬陵吉水之谷坪。踰年,以疾卒,年六十五。所著書,有《周禮纂言》及《學言稿》。



列傳第七十五


  
列傳第七十五

○董摶霄弟昂霄

董摶霄,字孟起,磁州人。由國子生闢陝西行台掾。時天大旱,從侍御史郭貞讞獄華陰縣,有李謀兒累殺商賈于道,為賊十五年,至百餘事。事覺,獄已具,賄賂有司,謂徒黨未盡獲,五年不決,人皆以為憤。摶霄知之,以言于貞,即以屍諸市中,天乃大雨。授四川肅政廉訪司知事,除涇陽縣尹。入為戶部主事,升員外郎,拜監察御史。又出僉遼東肅政廉訪司事,歷江西行省左右司郎中,遷浙東宣慰副使。其歷官所至,往往理冤獄,革弊政,才譽益著稱于時。

至正十一年,除濟寧路總管,奉旨從江浙平章教化征進安豐,兵至合肥定林站,遇賊,大破之。時硃皋、固始賊復猖獗,軍少不足以分討。有大山民寨及芍陂屯田軍,摶霄皆獎勞而約束之,遂得障蔽硃皋。我軍屯硃家寺,賊至,追殺之。乃遣進士程明仲往諭賊中,招徠者千二百家,因悉知其虛實。夜縛浮橋于淝水,既渡,賊始覺。賊眾數萬據磵南,我軍渡者,輒為其所敗。摶霄乃麾騎士,別渡淺灘襲賊後。賊回東南向,與騎士迎敵,摶霄忽躍馬渡磵,揚言于眾曰:「賊已敗。」諸軍皆渡,一鼓而擊之。賊大敗,亟追殺之,相藉以死者二十五里,遂復安豐。

十二年,有旨命摶霄攻濠州,又命移軍援江南。遂渡江,至湖州德清縣,而徽、饒賊已陷杭州。教化問摶霄計,摶霄曰:「賊皆野人,見杭城子女玉帛,非平日所有,必縱慾,不暇為備,宜急攻之。今欲退保湖州,設使賊乘鋭直趨京口,則江南不可為矣。」教化猶豫未決,而諸將亦難其行。摶霄正色曰:「江浙相君方面既陷于賊,今可取而不取,誰任其咎!」復拔劍顧諸將曰:「諸君荷國厚恩,而臨難苟免,今相君在是,敢有慢令者斬。」計乃決。遂進兵杭城。賊迎敵,至鹽橋,摶霄麾壯士突前,斬殺數級,而諸軍相繼夾擊之,凡七戰,追殺至清河坊。賊奔接待寺,塞其門而焚之,賊皆死,遂復杭州。已而餘杭、武康、德清次第以平,摶霄亦受代去。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