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大清三傑 - 233 / 307
古典小說類 / 徐哲身 / 本書目錄 || 記錄本頁面 我的閱讀標記

大清三傑

第233頁 / 共307頁。

  聶功廷道:「金積堡的地方,老賊久有佈置,軍門自然知道,我們的隊伍,又是害病的居多,軍門更是知道;所以要請軍門預備援兵,以固後路。」
劉松山不便再駁,只得飛稟左宗棠那裡,但是沒有指名那支隊伍。聶功廷見了,方去預備隊伍。
第二天的黎明,劉松山發令各營盡出七成隊伍,統統隨他出發,並令董福祥為前部先鋒,聶功廷為左翼,王占魁統領為右翼,其餘隊伍,悉作中軍,由他自己指揮,發令之後,即時浩浩蕩蕩的殺奔金積堡而來。


  
那知董福祥甫抵那個媽媽廟附近,忽據探子來報,說是駐紮媽媽廟的回兵,一聞我們大軍到來,已向左右名叫仆石巖的地方退去,特來報知先鋒大人。
董福祥忙問道:「我知道我們去到金積堡,只有向媽媽廟那路最近,不過是條小路,你們既作探子,難道真的探不出第二條路來的么?」
那個探子答稱道:「此地到金積堡,只有兩條道路可走:一條是大路,一條就是媽媽廟。先鋒大人,若是打聽出來,還有第三條路可走,小的愿受軍法。」
董福祥聽說,揮手命退,仍率他的人馬,直向媽媽廟進發,及到媽媽廟地方,天已傍晚,便暗思道:此次我與老聶,彷彿有些賭氣,他既口口聲聲在說這個老賊,本來老謀深算,忽然不戰自退,內中必有蹊蹺,我雖憑我一身本領,向不懼人,今天可得仔細一點。
董福祥想到此處,又將幾個嚮導喚至問道:「仆石巖離開此地,究有若干路程。」
內中一個七十多歲的嚮導,首先稟答道:「四十五里。」
董福祥又問道:「此地本有敵兵駐紮,何故忽向樸石巖退去,你們可知究是甚麼主意。」
老年嚮導又介面說道:「馬化-這人,對於此地的地理,閉了眼睛也會畫出,內中定有道理,怕是誘敵的一方面居多。」
董福祥亂擺其頭的說道:「我偏不去追他,瞧他怎樣誘法。」
又有一個嚮導介面稟道:「依小人之見,今天晚上,還是駐紮此地為妥。」
董福祥道:「什麼原故?」
這個嚮導又說道:「再往前進,路途更狹,萬一有事,我們的后隊,不能驟至。」
董福祥聽說,很快的答道:「我卻偏要前進。我既做了先鋒,對敵作戰,本是我的責任,若仗後援,我也不做這個先鋒了。你們退去,我有主意。」
嚮導退出,董福祥即令漏夜前進,他的隊伍,怎敢不遵,等得走上一程,時已三鼓,軍中執事官忽向董福祥稟說道:「此刻時已不早,請示大人,究到何處安歇。因為我們隊伍,還有一半病兵。」
董福祥厲聲答道:「出來打仗,走他一夜,本是常事,我要走到天明,無論那兒都可紮營。」
執事官聽說,覺得深夜進兵,有些冒險,不肯就退。董福祥便狠狠的盯了執事官一眼道:「你怎麼不走。」
執事官道:「沐恩相隨大人多年,大人有了面子,就是沐恩有了面子。聶大人既已有話在先,我們似乎不好深夜進兵。」董福祥聽了這個執事之言,突然大笑起來道:「深夜進兵,總比紮營時候,睡熟少些危險。我的隊伍,倘若沒病,我自然早命他們紮營睡覺的了,你快下去傳知他們,只管前進。」執事官退下,忙去告知兵士,兵士聽了,倒也沒甚說話,仍舊望前進發,一直到了天亮,離開媽媽廟已經有五十多里的了。董福祥一見天已大亮,方始傳令下營。


  
下營之後,執事官又來請示道:「此刻我們隊伍,已在燒飯,飯後要睡。請問大人,停刻何時拔營,好去預備。」董福祥道:「此地再往前進四五十里,便是金積堡了。今夜三更時分拔營,明天大早,就好進攻。」
執事官退下,又去告知兵士。這天晚上,上自官長,下至兵士,除了董福祥一個人沒有睡覺外,其餘無不全入睡鄉。豈知忽在二更時分,大家方在好睡之際,突聞轟隆隆一個信炮之聲,頓時四面的都有回兵殺至。
董福祥驟遇變故,並不十分驚慌,單隻大罵了一聲道:「這班回兵,只管來用埋伏,我姓董的卻不懼怕。」
董福祥一邊罵著,一邊傳令出敵。忙又一個人,飛身上馬,執了兩柄馬刀,首先衝出營去。那時四面的回兵,簡直像個螞蟻搬家一般,一時不能確知人數,一見官兵營內,飛奔的殺出一個天神出來,料定就是董福祥了,又是一聲發喊,圍住董福祥便戰。董福祥毫無懼色,接著廝殺,那時他那一班哨官,也已率隊出應。說也奇怪,倒說上萬的回兵,竟會沒法奈何董福祥一個人,以及幾百兵士。
原來馬化-父子兩個,自從納了馬八條之計,各處遍佈蒺藜,即替劉松山前去餞行,劉松山初未疑心,后被聶功廷提醒,方始疑心起來,於是連夜拔營,香娃娃和馬小-連夜追趕,都被劉松山打敗,一同喪命。
馬化-得此警報,一而馬上退回金積堡中,一面用了誘敵之計,要將劉松山等等,引入布有蒺藜之處,命他馬蹄受傷,不能作戰,那時便好一一就擒。所以駐紮媽媽廟的回兵,一聞董福祥殺至,即遵原有之計,連連退入仆石巖去,表面上裝出膽怯之狀,退避一邊,其實就是要引董福祥追趕。不料董福祥忽然小心起來,並不追趕,這是馬化-防不到的。
及至董福祥越過媽媽廟的時候,馬化-又用第二條計,一面以大隊回兵,圍住董福祥廝殺,一面沿途都有大隊回兵,出截劉松山的全部,所以董福祥被圍的時候,正是劉松山在那仆石巖陣亡的時候。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