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頁
貝丘西有玉女山。傳雲,晉太始中,北海蓬球,字伯堅,入山伐木,忽覺異香,遂溯風尋至北山。廓然宮殿盤鬱,樓台博敞。球入門窺之,見五株玉樹;復稍前,有四婦人,端妙絶世,共彈棋于堂上。見球俱驚起,謂球曰:「蓬君何故得來?」球曰:「尋香而至。」遂復還戲。一小者便上樓彈琴,留戲者呼之曰:「元暉何為獨升樓?」球樹下立,覺少饑,乃以舌舐葉上垂露。俄然有一女乘鶴而至,迎恚(恚,原作惠。據明抄本改)曰:「玉華,汝等何故有此俗人?王母即令王方平行諸仙室。」球慎而出門,回顧,忽然不見。至家乃是建平中,其舊居閭舍,皆為墟矣。(出《酉陽雜俎》)
【譯文】
貝丘的西邊有個玉女山。人們傳說,晉朝太始年間,北海有個姓蓬名球字伯堅的人,進山去砍伐木材,忽然聞到一股奇異的香味,他就迎着風尋到了北山。一看那裡廣闊無邊,宮殿曲折幽深,樓台又大又敞亮。蓬球就進門偷偷地去看,首先看到的是五棵玉樹;再稍稍往前走,又看見了四個女子,這四個女子端莊秀美,都是世上所沒有的美貌女子,她們正一起在堂上玩彈棋。看到蓬球,她們都驚訝地站起來,問蓬球說:「蓬君什麼緣故能來到這裡?」蓬球回答說:「我是隨着香氣尋找到這裡來的。」四個女子就又回去玩。一會兒,一個小一點的女子就上樓去彈琴,留下繼續玩的女子就呼喚她說:「元暉,你為什麼獨自上樓?」這時,蓬球在樹下站着,覺得稍微有點餓了,就用舌頭舐樹葉上將要滴下的露珠。忽然有一個女子乘着鶴來到了,衝著她們氣憤地說:「玉華!你們為什麼留下這麼個俗人?王母娘娘命令王方平到各仙室巡行了。」蓬球害怕了,就溜出大門。回頭一看,忽然宮殿、仙女都不見了。他回到家裡時,竟然,已是幾十年後的建平年間,他過去居住的房屋和鄰里房舍,早都變為廢墟了。
紫雲觀女道士
唐開元二十四年春二月,駕在東京,以李適之為河南尹。其日大風,有女冠乘風而至玉貞觀,集於鐘樓,人觀者如堵。以聞于尹。尹率略人也,怒其聚眾,袒而笞之。至十,而乘風者即不哀祈,亦無傷損,顏色不變。於是適之大駭,方禮請奏聞。教召入內殿,訪其故,乃蒲州紫雲觀女道士也,辟榖久,輕身,因風遂飛至此。玄宗大加敬畏,錫金帛,送還蒲州。數年後,又因大風,遂飛去不返。(出《紀聞》)
【譯文】
唐朝開元二十四年春二月,唐玄宗在東京洛陽,用李適之作河南府尹。李適之到任後,有一天颳起了大風,有個女道士乘着風來到玉貞觀,落在鐘樓上,引得觀看的人象一堵牆似的。有人就把這事報告給府尹。府尹是個直率粗略的人,因為那個女道士使觀眾堆集起來而發怒,就把她的衣服扒下打板子。打到十下,乘風而來的那個女道士即不哀告,也沒有傷損,面色不變。於是李適之大吃一驚,才以禮相請,並把這事上奏給皇帝。皇帝下詔書召女道士入內殿,詢問她原故。原來她是蒲州紫雲觀女道士,由於辟榖時間長久,身體很輕,憑藉風力就飛到這裡。玄宗對她大加敬畏,賜給她金帛,把她送回到蒲州。幾年以後,又因為颳大風,這個女道士終於飛去沒有回來。
秦時婦人
唐開元中,代州都督以五台多客僧,恐妖偽事起,非有住持者,悉逐之。客僧懼逐,多權竄山谷。有法朗者,深入雁門山。幽澗之中有石洞,容人出入。朗多賫乾糧,欲住此山,遂尋洞入。數百步漸闊,至平地,涉流水,渡一岸,日月甚明。更行二里,至草屋中,有婦人,並衣草葉,容色端麗。見僧懼愕,問云:「汝乃何人?」僧曰:「我人也。」婦人笑云:「寧有人形骸如此?」僧曰:「我事佛。佛須擯落形骸,故爾。」因問:「佛是何者?」僧具言之。相顧笑曰:「語甚有理。」復問:「宗旨如何?」僧為講《金剛經》。稱善數四。僧因問:「此處是何世界?」婦人云:「我自秦人,隨蒙恬築長城。恬多使婦人,我等不勝其弊,逃竄至此。初食草根,得以不死。此來亦不知年歲,不復至人間。」遂留僧,以草根哺之,澀不可食。僧住此四十餘日,暫辭,出人間求食。及至代州,備糧更去,則迷不知其所矣。(出《廣異記》)
【譯文】
唐朝開元年間,代州都督因為五台山客僧多,恐怕妖偽之事發生,就下令把沒有度牒的和尚,全部趕走。客僧害怕被驅逐,大多暫時逃避到山谷中去。有個叫法朗的和尚,逃進雁門山深處。雁門山深澗當中有個石洞,能容納人出進。法朗就多帶乾糧,想要住在這座山裡,於是他就尋找洞口進去了。走了幾百步之後,那裡漸漸空闊了。到了平地,踏過流水,渡過到另一岸,那裡太陽、月亮都很明亮。又走了二里,到一個草屋中,草屋中有女人,穿著草葉,但容顏端莊秀麗。她看見和尚,害怕而又驚訝,就問和尚說:「你是什麼人?」和尚說:「我是人啊!」女人笑着說:「難道有這樣形骸的人嗎?」和尚說:「我奉事佛,佛必須貶降形骸,所以這樣。」她又順便問:「佛是幹什麼的?」法朗就詳細地說給她聽。女人們互相看了看,笑着說:「他的話很有道理。」又問:「佛教的宗旨如何?」法朗就給她們講解《金剛經》。她們聽了再三再四稱讚叫好。法朗就問她們:「這個地方是個什麼樣的世界?」女人說:「我們本來是秦時人,隨着蒙恬修築長城。蒙恬多使用婦女,我們忍受不了那樣的折磨,就逃避到這裡。當初吃草根,得以不死。來到這裡也不知道年歲,也沒有再到人間。」於是她們就把法朗留下,用草根養活他。草根澀,根本不能吃。法朗在這裡住了四十多天,就暫時告辭出去,到人間去尋找糧食。等到他到了代州,準備好糧食再去時,卻迷失了道路,不知道那個地方在哪兒了。
何二娘
廣州有何二娘者,以織鞋子為業,年二十,與母居。素不修仙術,忽謂母曰:「住此悶,意欲行遊。」後一日便飛去,上羅浮山寺。山僧問其來由,答云:「願事和尚。」自爾恆留居止。初不飲食,每為寺眾采山果充齋,亦不知其所取。羅浮山北是循州,去南海四百里。循州山寺有楊梅樹,大數十圍。何氏每采其實,及齋而返。後循州山寺僧至羅浮山,說云:「某月日有仙女來采楊梅。」驗之,果是何氏改採之日也。由此遠近知其得仙。後乃不復居寺,或旬月則一來耳。唐開元中,敕令黃門使往廣州,求何氏,得之,與使俱入京。中途,黃門使悅其色,意欲挑之而未言。忽云:「中使有如此心,不可留矣。」言畢,踴身而去,不知所之。其後絶跡不至人間矣。(出《廣異記》)
【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