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頁
彭祖說他也不過是個得道的人,不是什麼仙人。凡是仙人,或者能夠縱身入雲,沒有翅膀而能飛翔,或者能乘着龍駕着雲直達天庭;或者能變化成鳥獸翱翔在雲中,暢遊在江海,飛越穿行于名山大川。還有些神仙以天地之元氣為食,或者吃仙藥靈芝,或者出入於人世間而凡人看不出他們是神仙;或者隱藏起自己的身形使人看不見。有的臉上長着非凡的骨相,身上有奇異的毛,孤獨自處,不與凡人交往。然而這些仙人雖然有長生不死的壽命,但他們與人情相去太遠,與人世完全隔絶了,就像鳥雀變成蛤蟆,山鷄變成海蜃,已經失去了本身的真實,成為一種怪異的東西,以我愚笨的想法,是不願意變成那種仙人的。修煉道術,就應該吃甘美的食物,穿輕柔華麗的衣服,懂得陰陽相通相變的道理,也完全可以作官,修道的人應該骨骼健壯,面色和體膚十分有光澤,雖年老而不衰弱,年歲越大見到的事越多。長年在人間,冷熱風濕傷不着,鬼神精怪不敢犯,五種兵器和百種毒蟲都不能靠近,別人的褒貶議論都毫不在乎,這些都是最可貴的。人生在世本來就接受着天地之蔭之氣,即使不懂得修道的方術,但只要有適當的修養,就可以活到一百二十歲。如果稍微懂點道術,就可活到二百四十歲。再要多懂些道術,就可以活四百八十歲。真正弄通了修煉的原理,就能長生不死了,只是不能成仙而已。延年益壽最根本的一條就是不要使身心受到傷害:要適應冬寒夏熱的四季氣候變化,使身體永遠舒適;對美人女色和悠閒娛樂都要適可而止,不要被貪慾所誘惑,這樣你的內心就可以安然潔淨;對於作官時的車馬儀仗服飾,都知足而不貪求,這就能使你志趣專一;音樂繪畫使人賞心悅目,使你的心情能夠得到啟迪。所有上面這些,都能養身益壽。而不能掌握這些分寸,反而會對自己有所傷害。古代的聖人,擔心愚鈍的人們,不掌握事情的分寸,沉浸在欲河中流連忘返,因而要斷絶人欲之源。所以有些非常高潔的雅士們不與妻子同床,其次的一些士人們則不和妻子同被。就是吃上一百副藥,也不如一個人獨自靜臥修養。音樂聽得過多會使人耳聾,美味吃得過了頭反而敗壞人的口味。如果對一切都有所節制適可而止,正確地處理通暢和堵塞的關係,就不但不能減壽,還能夠獲得好處。這一切種種都和水、火的使用一樣道理,用得過了分,必然要受害。人們常常不理解,如果經脈受到了損傷,血氣不足,內臟虛弱,髓腦也不堅實,身體必然要生病。而這病恰恰是因為受了外界的傷害,比如受了天氣變化或酒色過度引起了內損,而並不是人自身就會生出病來。思慮過多、用腦過度、過憂過喜、悲哀過度、憤怒氣惱、過分企求、陰陽不能協調,這些都能傷人,但男女的房事過度則是最能傷人的。這乍看很奇怪,其實不然。男女相輔相成,像天地相生是同一個道理。所以男女之間的事更要講究以氣養神,不能過分而失去協調。天和地按着陰陽交接的規律就可以永無終極,人如果失去交接的和諧就會受到傷害。人如果避開傷害而得到陰陽和諧之術,就得到了長生之道。天與地是白天分晚上合,一年有三百六十次交接,天的陽氣和地的陰氣融合在一起,才使得萬物滋生無有窮盡。人如果能符合天道,就能夠長存。其次就是吐納運氣的法術,得到這種法術的人,邪氣就不能侵害他,這是修煉自身的根本所在。其它像吐納導引、含影守形等等的方法有一千七百多條,以及四季睡覺時頭應朝哪個方向、經常檢討自己的過錯、睡眠和起床的早晚等等方法,都算不上修道的真諦,不過可以教那些初學修道的人入門而已。一個人如果能夠修身養性,運氣煉身,那麼萬神都會來到他的心中。如果不能很好的調養自身,把身體搞得十分衰弱,那萬神也就自然離去,就是再悲傷也不會把神留住。修道的人如果不能找到最根本的道理而去捨本逐末,有得道的人鄭重指點還不相信,對那些講解真正修煉道理的書籍不去認真閲讀卻說書上講得太淺薄,一見到論述天界、北神的大部經典就嫌太難懂而不去攻讀,這樣的人到死也不會有什麼收益的,不是很可悲的事嗎?還有的人儘管苦于世間俗事纏身,但又不甘心拋開塵世獨自到山中去居住修行。這種人就是教給他修道的方法,他也不會去認真實行,因為他們沒有仁人志士的那種真誠的心意,以為只要自己關上房門在屋裡煉閉氣的功夫,不想凡俗的事並節制飲食就可以得道了。我的先師曾著過《九都》《節解》《指教》《韜形》、《隱守》、《無為》、《開明》、《四極》、《九靈》等論述道術的經典,共有一萬三千條,用以教導那些剛入門學道的人,你可以拿去參照着使用吧。”
采女從彭祖那裡得到了這些學道的要點,回去後教給君王,君王試了一下很靈驗。
殷王得到了彭祖的道術後,一直想秘而不宣,並在國內下了命令說誰要敢傳揚彭祖的道術就殺頭,還想殺害彭祖以使他的道術失傳。彭祖知道以後就走掉了,也不知去了哪裡。
過了七十多年以後,聽說有人在流沙國的西部見到了彭祖。殷王並不堅持按彭祖的道術修煉,但也活了三百多歲,氣力還像五十歲的人一樣強壯。後來由於他得了一個妖冶的女子鄭氏,驕奢淫逸,終於失去了道行而死。民間流傳說凡是傳播彭祖道術就被殺,就是指的殷王禁傳彭祖道術的事。後來有一位黃山君按照彭祖的道術修煉,已經活了幾百歲,面貌仍似少年。彭祖成仙后,人們把他的論述記錄下來,就成為《彭祖經》。
魏伯陽
魏伯陽者,吳人也,本高門之子,而性好道術。後與弟子三人,入山作神丹。丹成,知弟子心懷未盡,乃試之曰:「丹雖成,然先宜與犬試之,若犬飛,然後人可服耳;若犬死,即不可服。」乃與犬食,犬即死,伯陽謂諸弟子曰:「作丹唯恐不成,既今成而犬食之死,恐是未合神明之意,服之恐復如犬,為之奈何?」弟子曰:「先生當服之否?」伯陽曰:「吾背違世路,委家入山,不得道亦恥復還,死之與生,吾當服之。」乃服丹,入口即死。弟子顧視相謂曰:「作丹以求長生,服之即死,當奈此何?」獨一弟子曰:「吾師非常人也,服此而死,得無意也。」因乃取丹服之,亦死。余二弟子相謂曰:「所以得丹者,欲求長生者,今服之即死,焉用此為?不服此藥,自可更得數十歲在世間也。」遂不服,乃共出山,欲為伯陽及死弟子求棺木。二子去後,伯陽即起,將所服丹內死弟子及白犬口中,皆起。弟子姓虞,遂皆仙去。道逢入山伐木人,乃作手書與鄉裡人,寄謝二弟子,乃始懊恨。伯陽作《參同契五行相類》,凡三卷,其說是《周易》,其實假借爻象,以論作丹之意。而世之儒者,不知神丹之事,多作陰陽注之,殊失其旨矣。(出《神仙傳》)
【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