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隋唐演義 - 291 / 317
古典小說類 / 褚人穫 / 本書目錄 || 記錄本頁面 我的閱讀標記

隋唐演義

第291頁 / 共317頁。

話分兩頭。且說玄宗既留下太子,車駕向西而進,來至歧山,訛傳賊兵前鋒將至。玄宗催趲眾軍,星夜馳至扶鳳郡宿歇。眾士卒因連日饑疲,都潛懷去就之志,流言頻興,語多不遜。陳元禮不能挾制,玄宗甚以為憂。秦國楨奏道:「眾心洶洶之際,非可以威驅勢迫,當以情意感動之。」

玄宗然其說。適成都守臣貢常例春彩十萬餘匹至扶風,玄宗命陳列于庭,召眾將士入至庭下,親自臨軒宣諭道:「朕年來昏耄,任托失人,以致逆賊作亂,勢甚披猖,不得不暫避其鋒。卿等倉卒從行,不及別父母妻子,跋涉至此,勞苦已極,此由朕政之不德所致,心甚愧之。今將入蜀,道路阻長,人馬疲瘁,遠行不易,卿等可各自還家,朕自與子孫及中宮內人輩,勉力前往。今日與卿等別,可共分此春彩,以助資糧。歸見父母妻子及長安父老,為朕致意,幸好自愛,無煩相念也。」


  

言罷,涕淚沾襟。眾人聞言傷感,亦都涕泣,叩頭奏道:「臣等死生,原從陛下,不敢有貳。」

玄宗亦揮淚不止,良久起身入內,猶回顧眾人道:「去留聽卿,不忍相強。」

秦國模在後宣言道:「天子仁愛如此,眾心豈不知感?」

於是眾人大哭而出。玄宗命陳元禮,將春彩盡數給賞于軍士,流言自此頓息。正是:三軍一時忽欲變,誰說威尊命必賤?不用勢迫與刑驅,仁心入人心可轉。

軍心既定,玄宗即于次日起駕,望蜀中進發。行至河池地方,蜀郡長史崔圓前來迎駕,且說蜀土豐捻,甲士全備。玄宗歡喜,即令于駕前為引道,即入蜀境。路過一大橋,玄宗問是何橋,崔圓道:「此名萬里橋。」

玄宗聞言,恍然點首道:「一行僧之言驗矣,朕可無憂矣!」你道甚麼一行僧之言?原來唐朝有一神僧,法名一行,精通天文曆法,曾造渾天儀覆矩圖,極為神妙,其數學與袁天罡、李淳風不相上下。玄宗嘗幸東都,與他同登天宮寺西樓,徘徊瞻眺,慨然發嘆道:「朕撫有此山川,必得長享無虞方好。」

因問一行道:「朕得終無禍患否?」

一行道:「陛下遊行萬里,聖壽無疆。」

玄宗當時聞此言,只道是祝頌之語。誰知今日遠行西川,所過此橋,恰名萬里。因想一行之言,至今始驗。又想他說聖壽無疆,可知朕躬無恙。所以心中欣喜說道:「朕可無憂矣!」正是:萬里橋名應遠遊,神僧妙語好推求。幸然聖壽還無量,珍重前途可免憂。

當下玄宗催趲軍士前行,不則一日,來至成都駐蹕;其殿宇宮室,與一切供禦之物,雖都草創,不甚齊整。卻喜山川險峻,城郭完固,賊氛已遠,且暫安居。只是眼前少了一個最寵愛的人,想起前日馬嵬驛之事,時時悲嘆。高力士再三寬解。韋見素、韋諤、秦國模、秦國楨等,俱上表請亟為討賊之計。玄宗降詔,以皇太子分總節制,然都不即使出鎮,特敕永王磷充山南東道嶺南黔中江南西道節度都使,以少府西監竇紹為之傅。以長沙太守李峴為副都大使,即日同赴江陵坐鎮。又詔以太子充天下兵馬大元帥,領朔方、河北、平盧節度都使,收復長安、雒陽。

那知此詔未下之先,太子已正位為天子了。你道如何便正位為天子?原來太子當日渡過渭水,來到彭城,太守李遵出迎,以衣糧奉獻,至平涼閲監牧馬,得幾萬匹。又召募得勇士三千餘人,軍勢稍振。時有朔方留後杜鴻漸、六城水陸運使魏少游、節度判官崔漪、度支判官盧簡金、監池判官李涵等五人,相與謀議道:「太子今在平涼,然平涼散地,非屯兵之所。靈武地方,兵食完富,若迎請太子至此,北收諸城兵,西發河隴勁騎,南向以定中原,此萬世一時也。」

謀議即定,李涵上箋于太子,且籍朔方士馬甲兵慄帛軍需之數以獻。杜鴻漸、崔漪親至平涼,面啟太子道:「朔方乃天下勁兵之處,今吐蕃請和,回給內附,四方郡縣俱堅守拒賊,以俟興復。殿下若治兵于靈武,移檄四方,收攬忠義,按轡長驅,逆喊不足屠也。臣等已使魏少游、盧簡金,在彼葺治宮室,整備資糧,端候殿下駕幸。」

廣平王、建寧王,俱以兩人之言為然,於是太子遂率眾至靈武駐紮。


  
過了數日,適河西司馬裴冕奉詔入為御史中丞,因至靈武參謁太子,乃與杜鴻漸等定議,上太子箋,請遵大駕發馬嵬時欲即傳位之命,早正大位,以安人心。太子不許道:「至尊方馳驅途道,我何得擅襲尊位?」

裴冕等奏道:「將士皆關中人,豈不日夜思歸?其所以不憚崎嶇,遠涉沙塞者,亦冀攀龍附鳳,以建尺寸之功耳,若殿下守經而不達權,使人心一朝離散,大勛不可復集矣!願即勉徇眾情,為社稷計。」

太子猶未許允,箋凡五上,方準所奏。天寶十五載秋七月,太子即位於靈武,是為肅宗皇帝,即改本年為至德元載,遙尊玄宗為上皇天帝。裴冕、杜鴻漸等,俱加官進秩。

正欲表奏玄宗,恰好玄宗命太子為元帥的詔到了。肅宗那時方知玄宗車駕已駐曄蜀中,隨即遣使賫表入蜀,將即位之事奏聞。玄宗覽表喜道:「吾兒應天順人,吾更何憂?」

遂下詔:「自今章奏,俱改稱太上皇。軍國重事,行請皇帝旨,仍奏聞朕。俟克複兩京之後,朕不預事矣。」

又命文部侍郎平章事房琯與韋見素、秦國模、秦國楨資玉冊玉璽赴靈武傳位。且諭諸臣不必覆命,即留行在,聽新君任用。肅宗涕泣拜領冊寶,供奉於別殿,未敢即受。正是:寶位已先即,寶冊然後傳。授受原非誤,只差在後先。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