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元史 上 - 253 / 348
歷史類 / 宋濂 / 本書目錄
  

元史 上

第253頁 / 共348頁。

 大小:

 第253頁

朗讀:

蒗蕖州,治羅共炎,在麗江之東,北勝、永寧南北之間,羅落、麼、些三種蠻世居之。憲宗三年,征大理。至元九年內附。十六年,改羅共睒為蒗蕖州。

永寧州,昔名樓頭炎,接吐蕃東徼,地名答藍,麼、些蠻祖泥月烏逐出吐蕃,遂居此炎,世屬大理。憲宗三年,其三十一世孫和字內附。至元十六年,改為州。


  

通安州,治在麗江之東,雪山之下。昔名三炎。仆繲蠻所居,其後麼、些蠻葉古乍奪而有之,世隷大理。憲宗三年,其二十三世孫麥良內附。中統四年,以麥良為察罕章管民官。至元九年,其子麥兀襲父職。十四年,改三睒為通安州。

蘭州,在蘭滄水之東。漢永平中始通博南山道,渡蘭滄水,置博南縣。唐為盧鹿蠻部。至段氏時,置蘭溪郡,隷大理。元憲宗四年內附,隷茶罕章管民官。至元十二年,改蘭州。

寶山州,在雪山之東,麗江西來,環帶三面。昔麼、些蠻居之。其先自樓頭徙居此,二十餘世。世祖征大理,自卞頭濟江,由羅邦至羅寺,圍大匱等寨,其酋內附,名其寨曰察罕忽魯罕。至元十四年,以大匱七處立寶山縣,十六年升為州。

巨津州,昔名羅波九炎,北接三川、鐵橋,西鄰吐蕃。按《唐書》,南詔居鐵橋之南,西北與吐蕃接。今州境實大理西北陬要害地,麼、些大酋世居之。憲宗三年內附。至元十四年,于九炎立巨津州,蓋以鐵橋自昔為南詔、吐蕃交會之大津渡,故名。領一縣:

臨西。下。縣在州之西北,乃大理極邊險僻之地,夷名羅裒間,居民皆麼、些二種蠻。至元十四年,立大理州縣,于羅裒間立臨西縣,以西臨吐蕃境故也,隷巨津州。

東川路,下。  至元二十八年立。

茫部路軍民總管府。下。

益良州。下。  強州。下。

孟傑路。自東川路以下闕。泰定三年,八百媳婦蠻請官守,置木安、孟傑二府于其地。

普安路,下。  治在盤町山陽,巴盤江東。古夜郎地。秦為黔中地,兩漢隷牂牁郡,蜀隷興古郡,隋立牂州。唐置西平州,後改興古郡為盤州。蒙氏叛唐,其地為南詔東鄙,東爨烏蠻七部落居之。其後爨酋阿宋逐諸蠻據其地,號于失部,世為酋長。元憲宗七年,其酋內附,命為于失萬戶。至元十三年,改普安路總管府。明年,更立招討司。十六年,改為宣撫司。二十二年,罷司為路。

曲靖等路宣慰司軍民萬戶府,曲、靖二州在漢為夜郎味縣地。蜀分置興古郡。隋初為恭州、協州。唐置南寧州。東、西爨分烏、白蠻二種,自曲靖州西南昆川距龍和城,通謂之西爨白蠻。自彌鹿、升麻二川南至步頭,通謂之東爨烏蠻。貞觀中,以西爨歸王為南寧都督,襲殺東爨首領蓋聘。南詔閣羅鳳以兵脅西爨,徙之至龍和,皆殘于兵。東爨烏蠻復振,徙居西爨故地,世與南詔為婚,居故曲靖州。天寶末,征南詔,進次曲靖州,大敗,其地遂沒于蠻。元憲宗六年,立磨彌部萬戶。至元八年,改為中路。十三年,改曲靖路總管府。二十年,以隷皇太子。二十五年,升宣撫司。領縣一、州五。州領六縣。本路屯田四千四百八十雙,歲輸金三千五百五十兩、馬一百八十四。

縣一

南寧。下。倚郭。唐以爨歸王為南寧州都督,治石城。及閣羅鳳叛,州廢,蒙氏改石城郡。至段氏,烏蠻莫瀰部酋據石城。元憲宗三年內附。六年,立千戶,隷莫瀰部萬戶。至元十三年,升南寧州。二十二年,革為縣。

州五

陸涼州,下。  即漢牂牁郡之平夷縣。南詔叛後,落溫部蠻世居之。憲宗三年內附,立落溫千戶,屬落蒙萬戶。至元十三年,改為陸涼州。領二縣:

芳華,下。在州西。  河納。下,在州南,治蔡村。

越州,下。  在路之南,其川名魯望,普麼部蠻世居之。憲宗四年內附。六年,立千戶,隷末迷萬戶。至元十二年,改越州,隷曲靖路。

羅雄州,下。  與溪洞蠻獠接壤,歷代未嘗置郡,夷名其地為塔敝納夷甸。俗傳盤瓠六男,其一曰蒙由丘,後裔有羅雄者居此甸。至其孫普恐,名其部曰羅雄。憲宗四年內附。七年,隷普摩千戶。至元十三年,割夜苴部為羅雄州,隷曲靖路。

馬龍州,下。  夷名曰撒匡。昔僰、剌居之,盤瓠裔納垢逐舊蠻而有其地。至羅苴內附,于本部立千戶。至元十三年,改為州,即舊馬龍城也。領一縣:

通泉。下。在州西南,與嵩明州楊林縣接壤,納垢之孫易陬分居其地。元初為易龍百戶,隷馬龍千戶。至元十三年,改名通泉縣,隷馬龍州。


  
沾益州,下。  在本路之東北,據南盤江、北盤江之間。唐初置州,天寶末,沒于蠻,為僰、剌二種所居。後磨彌部奪之。元初其孫普垢歷刂內附。憲宗七年,以本部隷曲靖磨彌萬戶府。至元十三年,改沾益州。領三縣:

交水,下。治易陬龍城。其先磨彌部酋蒙提居之,後大理國高護軍逐其子孫為私邑。憲宗五年內附。至元十三年,即其城立縣。  石樑,下。系磨彌部,又名伍勒部。其酋世為巫,居石樑原山。至元十三年為縣。  羅山。下。夷名落蒙山,乃磨彌部東境。

澂江路,下。  治在滇池東南。唐屬牂州,隷黔州都督府。開元中,降為覊縻州。今夷中名其地曰羅伽甸。初,麼、些蠻居之,後為僰蠻所奪。南詔蒙氏為河陽郡,至段氏,麼、些蠻之裔復居此甸,號羅伽部。元憲宗四年內附,六年以羅伽部為萬戶。至元三年,改萬戶為中路。十六年,升為澄江路。領縣三、州二。州領三縣。本路屯田四千一百雙。

縣三

河陽,下。內附後為千戶。至元十六年,為河陽州。二十六年,降為縣。江川,下。在抃江路南,星雲湖之北。蒙氏叛唐,使白蠻居之。至段氏,些麼徒蠻之裔居此城。更名步雄部。其後弄景內附,即本部為千戶。至元十三年,改千戶為江川州。二十年,降為縣。  陽宗。下。在本路西北,明湖之南。昔麼、些蠻居之,號曰強宗部,其酋盧舍內附,立本部千戶。至元十三年,改為縣。

州二

新興州,下。  漢新興縣。唐初隷牂州,後南詔叛,降為覊縻州。蒙氏為溫富州。段氏時麼、些蠻分居其地。內附後,立為千戶。至元十三年,改新興州,隷澄江路。領二縣:

普舍,下。在州西北。昔有強宗部蠻之裔,長曰部傍,據普具龍城,次曰普舍,據普札龍城。二城之西有白城,漢人所築。二酋屢爭其地,莫能定。後普舍孫苴歷刂內附,立本部為千戶。十三年,改千戶為普舍縣,治普札龍城,隷新興州。研和。下。麼些徒蠻步雄居之,其孫龍鍾內附,立百戶。至元十三年,改為縣。

路南州,下。  州在本路之東,夷名路甸,有城曰撒呂,黑爨蠻之裔落蒙所築,子孫世居之,因名落蒙部。憲宗朝內附,即本部立萬戶。至元七年,並落蒙、羅伽、末迷三萬戶為中路。十三年,分中路為二路,改羅伽為澄江路,落蒙為路南州,隷澄江路。領一縣:

邑市。下。至元十三年,即邑市、彌歪二城立邑市縣,彌沙等五城立彌沙縣。二十四年,並彌沙入本縣,隷路南州。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