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國大陸散文 - 146 / 165
白話散文類 / 作者群 / 本書目錄
  

中國大陸散文

第146頁 / 共165頁。

 大小:

 第146頁

朗讀:

「我向你們(弟弟們)告別。我本來相信能夠治癒到某種程度,但是,連這一綫希望也失去了。就像秋天的樹木葉落枯萎……」

這是摘自俗稱「海利根施塔特遺書」中的一段。是18021010日寫給他的弟弟們的。這是一部催人淚下的、悲痛的遺書,


  

貝多芬在海利根施塔特遺書中寫道:

「唉,我總不能不完成應該做的工作就離開這個世界吧。我就是抱著這個心願,才繼續活下去的。」

鮑爾‧貝加說:「儘管塵世的歡樂拒絶了他,但是,他深知親手創造的喜悅遠遠大於那些。」

貝多芬鼓起勇氣站起來了,他扼住了命運的咽喉,而且是擠命地把它咬斷。現在,在他的面前閃爍着晨曦,一條新的道路敞開了。羅盤針恢復了正常,揚帆啟程了。他那英勇的求生的精神,終於趕跑了死神。

他的第二人生,是他奮發圖強、勇于創造的時代。他從社交場裡擺脫出來,與大自然和自己的心靈作伴。他逐年胖起來了。名曲也逐年多起來。

交響樂從《第三交響曲》(英雄)到《第八交響曲》,相繼問世,到他45歲時(1815年),又開始了他的第三人生。

「在痛苦中求歡樂」是貝多芬當作信條的高尚的語言,他 默默地忍耐着像潮水一般湧上來的桎梏之苦,期待着歡樂,期待着不知何時才能實現的人生的目標……

那一天終於來了。182457日《第九交響曲》的首演,使他戴上了桂冠。貝多芬那年54歲,也就是他逝世前3年。

奧涅格爾說:「貝多芬的失聰促成了他內在的成熟,有助于集中他的天才,把他從時代的無聊和庸俗中解放了出來。」可以說是中肯之言了。假若貝多芬生於富家、或者他是個常見的脆弱的天才、而且沒有完全耳聾的惡運,恐怕像《第九交響曲》那樣的傑作也就無法誕生了。

「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麼」痛苦的過程成長其後盛開的歡樂之花就愈高潔、愈鮮艷!

貝多芬並不是莫扎特或者舒柏特那個類型的天才,雖然他也是天才,但他是一個勤奮型的偉人。如果你注視他的生涯,聆聽他的音樂,你就會認為只有用「偉人」這兩個字來概括他才最恰當。特別是聽過《第九交響曲》,就更加確信無疑了。

在他完成《第九交響曲》之前的五六年,是他一生當中受到最嚴酷的肉體折磨的時期。耳病癒來愈嚴重,和別人說話不得不借助于筆談。肺炎、黃疸病、眼疾、腸胃病,相繼纏身;經濟上也十分貧苦。

然而,他銘記着「卓越的人的特長是在不幸和痛苦的境遇裡,默默地忍耐」,長年忍受痛苦、尋求「歡樂」,他終於在音樂史上建起了永恆的金字塔。

在貝多芬57年生涯當中,最激動人心的一天終於到來了。

演奏《第九交響曲》時,正指揮由烏姆勞夫擔任,貝多芬也手執指揮棒站在指揮台上擔任副指揮。但是,耳聾的貝多芬不可能聽見樂隊和合唱,隊員們盯着烏姆勞夫的指揮棒,貝多芬的指揮棒只是在空中徒勞地划著圓弧。

演奏順利結束了。當樂隊奏完最後一個音符時,聽眾以暴風雨般的掌聲來讚美大師的新作。但是,貝多芬沒聽見。他背向着聽眾,茫然獃立着,真是悲劇。

人們被他的身影引出眼淚,同情他的女中音歌手拉著他的手轉向聽眾。這時他才發現聽眾們的狂熱,聽眾的激情傳到了他身上,他顫抖着,他勝利了。

掌聲經久不息,他被5次請到台上。當時,對宮廷裡的人物也只不過鼓掌3次,由此也可看出聽眾對這部新作狂熱的程度了。

我們千萬不可忘記,拿破崙和希特拉都立志武力征服世界,但是,終於未能實現。然而,貝多芬,他僅僅以二曲《第九交響曲》就傾倒了全世界。音樂的力量有多麼偉大啊。


  
輪椅上的巨人

莊稼

一張平平凡凡的輪椅,一個乾乾瘦瘦的中年殘疾人。在強烈的燈光下,在空空洞洞的一個大講台上,霍金教授作他難得一次的公開演講:宇宙的未來。

講演是預先錄音

他的頭歪着,唇不動,身子也不動,一個小時,他的講詞是預先錄音的,從廣播器放送出來,不是美國音,不是歐洲音,也不是劍橋大學的bbc音,是電腦「聲音合成器」造出來的聲音,有些金屬性。在2500個聽眾擠滿了的禮堂裡,每個人都靜靜地聽、靜靜地看、靜靜地感覺。

對我來說,這是一次大震驚,是一種奇特的經歷。我的思想,隨着的聲音,隨着他講辭的內容,飛到太空、飛到時間的開始、時間的結束、大爆炸、黑洞、白洞、蚯蚓洞。忽而又回來了,回到輪椅上那個變了形的人,他的身體像個45歲的木乃伊,腦袋卻那樣美麗,是天文物理、理論物理界最聰明的一個腦袋。

他說一般小規模的物理定律、化學定律、人類的行為定律,都是有些混亂的,一點點偏差就會造成大錯誤,所以這些定律只能作短期的預測,但是大規模的定律,如相對論、引力論、量子力學,是簡單的,是沒有混亂的,作出來的預測比較可靠。雖然我們的知識還不健全,但我們大致上可以判斷,10億年內,宇宙體系是不會有大變動的。之後,如果星係引力增加,高過了現在的「適度」,天體就會壓縮,時光倒流,歸於毀滅。如果引力低於現在的「適度」宇宙就會永遠膨脹下去。

他說可惜他活到10億年的可能性不大,因而不能親眼看到他的推測錯與對。而他的預測也不會影響到紐約股票的行情,因為一般人是不在乎10億年以後的事。這些話引起了全場笑聲,從嚴肅的黑洞邊緣,一下子回到了5月的丁香花和軟軟的春風。那個木乃伊樣子的科學家,一下子變成了位活潑的金髮少年。

他像上帝一樣解釋宇宙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