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國大陸散文 - 8 / 165
白話散文類 / 作者群 / 本書目錄
  

中國大陸散文

第8頁 / 共165頁。

 大小:

 第8頁

朗讀:

人是無神論者,又以解放全人類為己任,當然不會為自己的身後事去費許多神。所以一解放,就帶頭簽名火葬,以節約耕地,但徹底如周恩來這樣連骨灰都不留的卻還是第一人。你看一座八寶山上,不就是存灰為記嗎?歷史上有多少名人,死後即使無屍,人們也要為他修一個衣冠塚。老舍先生的追悼會上,骨灰盒裡放的是一副眼鏡,一支鋼筆。

紀念死者總得有個念物,有個引子啊。


  

沒有灰,當然也談不上埋灰之處,也就沒有碑和墓,哭無淚,祭無碑,魂兮何在,無限相思寄何處?中外文學史上有許多名篇都是碑文、墓誌和在名人墓前的憑弔之作,有許多還發揮出熾熱的情和永恆的理。如韓愈為柳宗元寫的墓誌汪:「士窮乃見節義」,如杜甫在諸葛亮祠中所嘆:「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都成了千古名眩明代張溥著名的《五人墓碑記》「扼腕墓道,發其志士之悲」簡直就是一篇正義對邪惡的宣眩就是空前偉大如馬克思這樣的人,死後也有一塊墓地,恩格斯在他墓前的演說也選入馬恩文選,成了國際共運的重要文獻。馬克思的形象也因這篇文章更加輝煌。為偉人修墓立碑已成中國文化的傳統,中國百姓的習慣,你看明山秀水間,市井鄉村裡,還有那些州縣府志的字裡行間,有多少知名的、不知名的古人墓、碑、廟、祠、銘、志,怎麼偏偏輪到總理,這個前代所有的名人加起來都不足抵其人格偉大的人,就連一個我們可以為之扼腕、嘆息、流淚的地方也沒有呢?於是人們難免生出一絲絲的猜測,有的說是總理英明,見「四人幫」猖狂,政局反覆,不願身後有伍子胥鞭屍之事;有的說是總理節儉,不願為自己的身後事再破費國家錢財。

但我想,他主要的就是要求一個乾淨。生時鞠躬盡瘁,死後不留麻煩。他是一個只講奉獻,獻完轉身就走的人,不求什麼紀念的回報和火的饋餉。也許隱隱還有另一層意思。

以他者的無私和中國傳統文化的「忠君」,他更不願在身後出現什麼「僭越」式的悼念,或因此又生出一些政治上的尷尬。果然,地球上第一個為周恩來修紀念碑的,並不是在中國,而是在日本。第一個紀念館也不是建在北京,而是在他的家鄉。日本的紀念碑是一塊天然的石頭,上面刻着他留學日本時的那首《雨中嵐山》。

一九九四年我去日本時曾專門到櫻中去尋正這塊詩碑。我雙手撫石,西望長安,不覺淚水漣漣。回天無力,斯人長逝已是天大的遺憾,而在國內又無墓可尋,叫人又是一種怎樣的惆悵?一個曾叫世界天翻地覆的英雄,一個為民族留下了一個共和國的總理,卻連一點骨灰也沒有留下,這強烈的奉,讓人一想,心裡就有如墜落千丈似地空茫。

總理的二無是生而無後。

中國人習慣續家譜,重出身,愛攀名人之後也重名人之後。劉備明明是個編席賣履的小販,卻攀了個皇族之後,被尊為皇叔,諸葛亮和關、張、閘馬、黃等一批文臣武將,就捧着這塊招牌,居然三分天下。一般人有後無後還是個人和家族的事,名人無後卻成了國人的遺憾。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紀念古人也有三:故居、墓地、後人,後人為大。雖然後人不能盡續其先人的功德才智,但對世人來說,有一條血緣的根傳下來,總比無聲的遺物更惹人懷舊。人們尊其後,說到底還是尊其本人。這是一種紀念,一種傳揚。

對越是功高德重為民族作出犧牲的逝者,人們就越尊重他們的後代,好像只有這樣才能表達對他們的感激,贖回生者的遺憾。總理並不脫俗,也不寡情。我在他的紹興祖居,親眼見過抗戰時期他核穎超回鄉動員抗日時,恭恭敬敬地續寫在家譜上的名字。他在白區經常做的一件事,就是搜求烈士遺孤,安排撫養。


  
他常說:不這樣我怎麼對得起他們的父母?他在延安時親自安排將瞿秋白、蔡和森、蘇兆征、張太雷、趙世炎、王若飛等烈士子私蘇聯好生教育、看護,並親自到蘇聯與史達林談判,達成了一個誰也想不到的協議:這批子弟在蘇聯只求學,不上前線而蘇聯國際兒童院中其他國家的子弟,有二十一名犧牲在戰爭前線。這恐怕是當時世界上兩個最大的人物達成的一個最小的協議。總理何等苦心,他是要為烈士存孤續後啊。六七十年代,中日民間友好往來,日本著名運動員松崎君代,多次受到總理接見。

當總理知道她婚後無子時,便關切地留她在京治病,並說有了孩子可要告訴一聲啊。一九七六年總理去世,她悲呼道:「周先生,我們已經有了孩子,但還沒有來得及告訴您!」確實子孫的繁衍是人類最實際的需要,是人最基本的情感。但是天何不公,輪到總理卻偏偏無後,這怎麼能不使人遺憾呢?是殘酷的地下鬥爭和戰爭奪去鄧穎超同志腹中的嬰兒,以後又摧殘了她的健康。但是以總理之權、之位、之才和他的傾倒多少的風采,何愁不能再建家室,傳宗接代呢?這在解放初黨的中高級幹部中不乏其人,並几乎成風。

但總理沒有。他以傾國之權而堅守平民之德。後來有一個厚臉皮的人寫過一本書,稱她自己就是總理的私生,這當然經不起檔案資料的核驗。舉國一陣嘩然之後,如風吹黃葉落,復又秋陽紅。

但人們在憤怒之餘心裡仍然隱隱存着一絲的惆悵。特別是眼見和總理同代人的子,或又子的子,不少都居高位名顯于世,不又要黯然神傷。中國人的傳統文化是求全求的,如總理這樣的偉人該是英雄人、父英子雄、家運綿長的啊。然而,這一切都沒有。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