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士尚志」言簡意賅地概括了對士人的要求,給人的感 覺,好像士人的「專業」就是「尚志」而施行仁義,失去了這一 點,士人也就不成其為士人了一樣。由此影響到後世的讀書人一 直把「尚志」作為自己的精神寄託,把「仁」、「義」作為最基本 的道德品質。而「尚志」一詞,也成為儒學的一個重要概念,成 為人們所熟知的一個詞語,甚至為很多人的名字改採用。。
道德兩難怎麼辦?
【原文】
桃應①問曰:「舜為天子,皋陶為士,瞽瞍殺人,則如之何?」
孟子曰:「執之而已矣。」
「然則舜不禁與?」
曰:「夫舜惡得而禁之?夫有所受之也。」
「然則舜如之何?」
曰:「舜視棄天下猶棄敝展②也。竊負而逃,通海濱而處,終 身沂然③,樂而忘天下。」
【註釋】
①桃應:孟子的學生。②敝屣(XT):破鞋子。(
3)訢(xin):同 「欣」。
【譯文】
桃應問道:「舜做天子,皋陶做法官,假如舜的父親瞽瞍殺了 人,那怎麼辦?」
孟子說:「把他逮起來就是了。」
桃應問:「難道舜不阻止嗎?」
孟子說:「舜怎麼能夠阻止呢?皋陶是按所受職責辦事。」
桃應問:「那麼,舜該怎麼辦呢?」 孟子說:「舜把拋棄天子之位看得像拋棄破鞋子一樣。他偷偷 地背負父親逃走,沿著海濱住下來,終身逍遙,快樂得把曾經做 過天子的事情忘掉。」
【讀解】
這是典型的道德兩難問題,就像我們今天有人問:「母親和妻 子同時掉進水裡,你先救哪一個?」或者問:「妻子難產,母親和 孩子只能保住一個,你保哪一個?」
一方面,「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王父犯法也應與庶民同 罪。所以孟子回答說:「執之而已矣。」
但另一方面。眼看父親出事而坐視不救,又不符合孝道。對 一般人來說,這個道德難題叫做「忠孝不能兩全」,對舜來說,這 個道德難題叫做「公(或法)孝不能兩全」。怎麼辦呢?
孟子的解決動作可就大了,「舜視棄天下猶棄敝屣」,連天子 之位都不要做了,棄官救父,隱居海濱。這不就為了父親而改變 了自己一生的道路了嗎?
但在孟子看來,的確只有這樣做才能做到公孝兩全:一方面, 作為天子,在天子之位上,只能發令讓司法官去逮捕作為罪犯的 瞽瞍;另一方面,拋棄天子之位,便作為兒子,錠而走險,冒死 救出父親,隱居海濱,奉養父親,不以失去天子之位而遺憾。
這個兩難問題,在我們今天來回答可就不一樣。因為,我們 今天在很大程度上已把個體行為的「孝」歸結為私人問題了(雖 然在總體上說「孝」還是一個社會問題),所以,「公孝不能兩 全」就成了「公私不能兩全」,既然如此,那也就不難解決了。雖 然在情感上仍然難,但至少在理論上是不難的了。
何況,我們今天的人,有幾個會為了父親而「棄天下」呢?莫 說「棄天下」,就是棄一局長處長的官位也會捨不得的啊,多半隻 有為了自己的前程而棄父親的。更何況,即便不為前程,僅為父 親低微,父親窮酸而棄之的,也有人在呢。在這種清況下,也就 沒有什麼「兩難」了罷。
回到孟子的原文,應該一提的是,所謂「瞽瞍殺人」云云,當 然只是一種假設,就像我們今天的法律知識竟賽假設一些案例一 樣,並非在舜做天子的時候他父親真的殺了人,他也並沒有因此 而偷偷背負父親而逃,像一個被通緝的犯人一樣隱居海濱。如果 真有這樣的事,那我們倒應該特別欣賞舜的氣度了,什麼氣度?進 為天子,退為逃犯,隱居海濱而「終身訢然,樂而忘天下。」這種 能進能退,「視棄天下猶棄敝屣」的氣度,尤其是,終身「訢然」, 「樂」而忘天下的樂觀通達,真是非等閒之輩所能的特殊稟賦。從 這個意義上來說,舜作為聖賢是一點都不為過的。
當然,孟子「言必稱堯舜」,而孟子所稱的堯舜難免沒有理想 化的色彩,這也是可以理解的。
地位對人的重要影響
【原文】
孟子自范①之齊,望見齊王之子,喟然嘆曰:「居移氣,養移 體,大哉居乎!夫非盡人之子與?」
孟子曰:「王子宮室、車馬、衣服多與人同,而王子若彼者, 賠使之然也;況居天下之廣居②者乎?魯君之宋,呼于垤澤之 門(
3)。守者曰:『此非吾君也,何其聲之似我君也?』此無他,居相 似也。」
【註釋】
①范:地名,故城在今山東范縣東南二十里,是魏國與齊國之間的要道。 ②廣居:孟子的「廣居」指仁。如《滕文公下》所說:「居天下之廣居, 立天下之正位。」③垤(die)澤之門:宋國城門。
【譯文】
孟子從范邑到齊都,遠遠地望見了齊王的兒子,非常感嘆地 說:「地位改變氣度,奉養改變體質,地位是多麼重要啊!他不也 是人的兒子嗎?」
孟子說:「王子的住多、車馬、衣服多半與他人相同,而王子 像那個樣子,是他的地位使他那樣的。何況那處在天下最廣大地 位上的人呢?魯國的國君到宋國去,在宋國的城門下呼喊。守門 的人說:『這人不是我們的國君,他的聲音怎麼這樣像我們的國君 呢?』這沒有別的原因,他們的地位相似罷了。」
【讀解】
存在決定意識,地位影響氣度。
不僅氣度,就是一般氣質、思想觀念等,也都深受地位的影 響。
所謂「王侯將相寧有種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