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大學 - 6 / 14
國學類 / 孔子門生 / 本書目錄
  

大學

第6頁 / 共14頁。

 大小:

 第6頁

朗讀:

凡事抓住根本

【原文】


  

子曰:「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1)無情者不得盡其 辭(2)。大畏民志(3)。此謂知本。 (傳4

【註釋】

1)「子曰」句:引自《論語·顏淵》。聽訟,聽訴訟,即審案子。猶人, 與別人一樣。

2)無情者不得盡其辭:使隱瞞真實情況的人不能夠花言巧 語。

3)民志:民心,人心。

【譯文】

孔子說:「聽訴訟審理案子,我也和別人一樣,目的在於使訴訟不再發生。」使隱瞞真實情況的人不敢花言巧語,使人心畏服,這就叫做抓住了根本。

【讀解】

這一段以孔子談訴訟的話來闡發「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的道理,強調凡事都要抓住根本。審案的根本目的是使案子不再發生,這正如「但願世間人無病,何愁架上藥生塵」的道理一樣。

審案和賣藥都只是手段,或 者說是「末」,使人心理畏服不再犯案和增強體質不再生病才是目的, 或者說才是「本」。

說到底,是一個教化與治理的問題,教化是本,治理是末。正是由此出發,我們才能夠理解《大學》強調以修身為本,齊家、治國、平天下都只是末的道理。

本末的關係如此,終始的因果也一樣。從哲學命題的角度來 看,本末是本質論,終始是發展觀,千古哲學的兩大範疇在《大學》這篇儒學的入門讀物中以輕輕巧巧的八個字對仗而出:「物有本末,事有終始。」再以八個字加以乾淨利落的解決:「知所先後,則近道矣!」真是語言極度簡潔而蘊含無比深刻,顯出「經」的本色。



獲得知識的途徑

【原文】

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2)。蓋 人心之靈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於理有未窮(5),故其 知有不盡也。是以《大學》始教,必始學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 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窮之(4),以求至乎其極。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 豁然貫通焉,則眾物之表裡精粗無不到,而吾心之全體大用無不 明矣。此謂物格,此謂知之至也。 (傳5


  

【註釋】

①這一章的原文只有「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兩句。朱熹認為,”此 謂知本”一句是上一章的衍文,”此謂知之至也”一句前面又缺了一段文字。 所以,朱熹根據上下文關係補充了一段文字,這裡所選的,就是朱熹補充的 文字。②即,接近,接觸。窮:窮究,徹底研究。③未窮,未窮盡,未徹底。④益,更加。

【譯文】

說獲得知識的途徑在於認識、研究萬事萬物,是指要想獲得知識,就必須接觸事物而徹底研究它的原理。人的心靈都具有認識能力,而天下萬事萬物都總有一定的原理,只不過因為這些原理還沒有被徹底認識,所以使知識顯得很有侷限。因此,《大學》一開始就教學習者接觸天下萬事萬物,用自己已有的知識去進一步探究,以徹底認識萬事萬物的原理。經過長期用功,總有一天會豁然貫通,到那時,萬事萬物的裡外鉅細都被認識得清清楚楚,而自己內心的一切認識能力都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再也沒有蔽塞。這就叫萬事萬物被認識、研究了,這就叫知識達到頂點了。

【讀解】

格物致知——通過對萬事萬物的認識、研究而獲得知識,而不是從書本到書本地獲得知識。這種認識論很具有實踐的色彩,打破了一般對儒學死啃書本的誤解。

「格物致知」在宋以後成了中國哲學中的一個重要範疇,到清朝未年,「格致」(即「格物致知」的省稱)又成了對聲光化電等 自然科學部門的統稱。魯迅在《吶喊自序》裡說:「在這學堂裡, 我才知道在這世上,還有所謂格致,算學,地理。繪圖和體操。」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