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金史 - 357 / 384
歷史類 / 脫脫 / 本書目錄 || 記錄本頁面 我的閱讀標記

金史

第357頁 / 共384頁。

禹顯,雁門人。貞祐初,隷上黨公張開,累以戰功授義勝軍節度使、兼沁州招撫副使。元光二年四月,大帥達兒泬、按察兒攻河東,張開遣顯扼龍豬谷,夾攻敗之,擒元帥韓光國,獲輜重甲仗甚眾,追至祁縣而還,所歷州縣悉復之。顯將軍三百人,守襄垣,八年不遷。大帥嘗集河朔步騎數萬攻之,至于數四不能拔。既而,戰于玉女寨,大獲。開言于朝,權元帥右都監。正大六年冬十二月,軍內變,城破被擒。帥義之,不欲加害。初以鐵繩鈐之,既而密與舊部曲二十人遁去,聞上黨公軍復振,將往從之。大兵四向來追,顯適與負釜一兵相失,乞飯山寺中,僧走報焉,被執不屈死,時年四十一。

秦州人張邦憲,字正叔,登正大中進士第,為永固令。天興二年,避兵徐州。卓翼率兵至城,邦憲被執,將驅之北,邦憲罵曰:「我進士也,誤蒙朝廷用為邑長,可從汝曹反耶!」遂遇害。


  

劉全者,彭城民也。率鄉鄰數百避兵沫溝,推為砦主。北兵至徐,盡俘其老幼,全父亦在其中,北兵質之以招全,全縛其人送徐州,因竊其父以歸。徐帥益都嘉其忠,承製以為昭信校尉,遙領彭城縣尉。後遇國用安,怒其不附己,見殺。





列傳第六十二

列傳第六十二

      忠義四

○馬慶祥 商衡 術甲脫魯灰 楊達夫 馮延登 烏古孫仲端 烏古孫奴申蒲察琦 蔡八兒 溫敦昌孫 完顏絳山 畢資倫 郭蝦蟆

馬慶祥,字瑞寧,本名習禮吉思。先世自西城入居臨洮狄道,以馬為氏,後徙家淨州天山。泰和中,試補尚書省譯史。大安初,衛王始通問大元,選使副,上曰:「習禮吉思智辯通六國語,往必無辱也。」使還,授開封府判官。內城之役充應辦使,不擾而事集。未幾,大元兵出陝右,朝廷命完顏仲元為鳳翔元帥,舉慶祥為副,上曰:「此朕志也,且築城有勞。」即拜鳳翔府路兵馬都總管判官。

元光元年冬十一月,聞大將萌古不花將攻鳳翔,行省檄慶祥與治中胥謙分道清野。將行,命畫工肖其貌,付其家人。或曰:「君方壯,何乃為此不祥?」慶祥曰:「非汝所知也。」明日遂行。遇先鋒于澮水,戰不利。且行且戰,將及城,會大兵邀其歸路,度不能脫,令其騎曰:「吾屬荷國厚恩,竭力效死,乃其職也。」諸騎皆曰:「諾。」人殊死戰,良久矢盡。大兵圍數匝,欲降之,軍擁以行,語言往複,竟不屈而死,年四十有六。元帥郭仲元輿其屍以歸,葬鳳翔普門寺之東。事聞,詔贈輔國上將軍、恆州刺史,謚忠愍。

胥謙及其子嗣亨亦不屈死,謙贈輔國上將軍、彰化軍節度使,嗣亨贈威遠將軍、鳳翔府判官。

楨州金勝堡提控仆散胡沙亦死,贈銀青榮祿大夫。

正大二年,哀宗詔褒死節士,若馬習禮吉思、王清、田榮、李貴、王斌、馮萬奴、張德威、高行中、程濟、姬芃、張山等十有三人,為立褒忠廟,仍錄其孤。二人者逸其名,余亦無所考。

商衡,字平叔,曹州人。至寧元年,特恩第一人,授鄜州洛郊主簿。以廉能換郿縣,尋闢威戎令。興定三年,歲饑,民無所于糴,衡白行省,得開倉賑貸,全活者甚眾。後因地震城圮,夏人乘釁入侵,衡率蕃部土豪守禦應敵,保以無虞。秩滿,縣人為立生祠。再闢原武令。未幾,入為尚書省令史,轉戶部主事,兩月拜監察御史。

哀宗姨郕國夫人不時出入宮闈,干預政事,聲跡甚惡。衡上章極言,自是郕國被召乃敢進見。內族慶山奴將兵守盱眙,與李全戰敗,朝廷置而不問。衡上言:「自古敗軍之將必正典刑,不爾則無以謝天下。」詔降慶山奴為定國軍節度使。戶部侍郎權尚書曹溫之女在掖庭,親舊干預權利,其家人填委諸司,貪墨彰露。台臣無敢言者,衡曆數其罪。詔罷溫戶部,改太后府衛尉。再上章言:「溫果可罪,當貶逐,無罪則臣為妄言,豈有是非不別而兩可之理。」哀宗為之動容,乃出溫為汝州防禦使。

未幾,為右司都事,改同知河平軍節度使。未赴,改樞密院經歷官,遙領昌武軍同知節度使事。丞相完顏賽不領陝西行省,奏衡為左右司員外郎,密院表留,有旨:「行省地重,急於得人,可從丞相奏。」明年,召遷,行省再奏留之。正大八年,以母喪還京師。十月,起複為秦藍總帥府經歷官。天興元年二月,關陝行省徒單兀典等敗於鐵嶺,衡未知諸帥存歿,招集潰軍以須其至。遂為兵士所得,欲降之,不為屈。監至長水縣東嶽祠前,誘之使招洛陽,衡曰:「我洛陽識何人,為汝招之耶?」兵知不可誘,欲捽其巾。衡瞋目大呼曰:「汝欲脅從我耶?」終不肯降,望闕瞻拜曰:「主將無狀,亡兵失利。臣子罪責,亦無所逃,但以一死報國耳。」遂引佩刀自剄,年四十有六。

正大初,河間許古詣闕拜章,言:「八座率非其材,省寺小臣有可任宰相者,不大升黜之則無以致中興。」章奏,詔古赴都堂,問孰為可相者,古以衡對,則衡之材可知矣。


  

術甲脫魯灰,上京人,世為北京路部長。其先有開國功,授北京路宋阿答阿猛安,脫魯灰自幼襲爵。貞祐二年,宣宗遷汴,率本部兵赴中都扈從,上喜,特授禦前馬步軍都總領。宋人略南鄙,命同簽樞密院事時全將大軍南伐,脫魯灰率本部屢摧宋兵破城寨,以功遙授昌武軍節度使、元帥右都監、行蔡、息等路元帥府事。既而,宋人有因畜牧越境者,邏卒擒之,法當械送朝廷,脫魯灰曰:「國家自遷都以來,境土日蹙,民力凋耗,幸邊無事,人稍得息。若戮此曹,則邊釁復生,兵連禍結矣。不如釋之,以絶兵端。」

哀宗即位,授鎮南軍節度使、蔡州管內觀察使、行戶、工部尚書。時大元兵入陝西。乃上章曰:「宋人與我為仇敵,頃以力屈自保,非其本心。今陝西被兵,河南出師,轉戰連年不絶,兵死於陣,民疲于役,國力竭矣。壽、泗一帶南接盱、楚,紅襖賊李全巢穴也。萬一宋人諜知,與全乘虛而入,腹背受敵,非計之得者也。臣已令所部沿邊警斥,以備非常。宜敕壽、泗帥臣謹斥候,嚴烽燧,常若敵至,此兵法所謂『無恃其不來,特吾有以待之』之道也。」上是而行之。

正大二年秋,傳言宋人將入侵,農司令民先期刈禾,脫魯灰曰:「夫民所恃以仰事俯育及供億國家者,秋成而已。今使秋無所獲,國何以仰,民何以給?」遂遣軍巡邏,聽民待熟而刈,宋人卒不入寇。諜者又報光州汪太尉將以八月發兵來取真陽,議者請籍丁男以備,脫魯灰曰:「汪太尉恇怯人耳,寧敢為此?必奸人聲言來寇,欲使吾民廢務也,不可信。」已而果然。

叛人焦風子者,沿河南北屢為反覆,朝廷授以提控之職,令將三千人戍遂平。四年春,風子謀率其眾入宋,脫魯灰策之,以兵數千伏鄱陽道,賊果夜出此途,伏發殪之。

七年,大元兵攻藍關,至八渡倉退。舉朝皆賀,以為無事。脫魯灰獨言曰:「潼關險隘,兵精足用。然商、洛以南瀕于宋境,大山重複,宋人不知守,國家亦不能逾宋境屯戍。大兵若由散關入興元,下金、房,繞出襄、漢,北入鄧鄙,則大事去矣。宜與宋人釋怨,諭以輔車之勢,脣亡齒寒,彼必見從。據其險要以備,不然必敗。」是秋,必授小關子元帥,屯商州大吉口。

九年春,從行省參政徒單吾典將潼關兵入援,至商山遇雪,大兵邀擊之,士卒饑凍,不能戰而潰。脫魯灰被執不屈,拔佩刀自殺。

楊達夫,字晉卿,耀州三原人。泰和三年進士。有才幹,所至可紀。召補省掾,草奏章,坐字誤,降平涼府判官。嘗主鄠縣簿,事一從簡,吏民樂之。達夫亦愛其山水之勝,因家焉。日以詩酒自娛,了無宦情。會有詔徙民東入關,達夫與眾行,及韶,避兵于州北之橫嶺,為遊騎所執,將褫衣害之。達夫挺然直立馬首,略無所懼。稍侵辱之,即大言曰:「我金國臣子,即為汝所執,不過一死,忍裸袒以黷天日耶!」遂見殺。兩山潛伏之民竊觀之者,皆相告曰:「若此好官,異日祠之,當作我橫嶺之神。」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