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宗即位,清寧元年,遣使來賀。九月,以先帝遺物賜夏。四年四月,遣使會葬。<二○>九年正月,禁民鬻銅于夏。咸雍元年五月,來貢。三年十一月,遣使進回鶻僧、金佛,梵覺經。十二月,諒祚薨。四年二月,諒祚子秉常遣使報哀,即遣使弔祭。秉常上其父遺物。十月,冊秉常為夏國王。十二月,來貢。五年七月,遣使來謝封冊。閏十一月,<二一>秉常乞賜印綬。九年,遣使來貢。大康二年正月,仁懿皇后崩,遣使報哀于夏,以皇太后遺物賜之。<二二>遣使來弔祭。五年,來貢。八年二月,遣使以所獲宋將張天益來獻。大安元年十月,秉常遣使報其母哀。二年十月,秉常薨,遣使詔其子乾順知國事。十二月,李乾順遣使上其父秉常遺物。四年七月,冊乾順為夏國王。五年六月,遣使來謝封冊。八年六月,夏為宋所侵,遣使乞援。壽隆三年六月,以宋人置壁壘于要地,遣使來告。四年六月,求援。十一月,遣樞密直學士耶律儼使宋,諷與夏和。夏復遣使來求援。五年正月,詔乾順伐撥思母等部。<二三>十一月,夏以宋人罷兵,遣使來謝。六年十一月,遣使請尚公主。七年,道宗崩,遣使告哀于夏。遣使來慰奠。
天祚即位,乾統元年,夏遣使來賀。二年,復請尚公主。又以為宋所侵,遣李造福、田若水來求援。三年,復遣使請尚公主。十月,使復來求援。四年、五年,李造福等至,乞援。以族女南仙封成安公主下嫁乾順。六年正月,遣牛溫舒使宋,令歸所侵夏地。六月,遣李造福來謝。八年,乾順以成安公主生子,遣使來告。九年,以宋不歸地來告。十年,遣李造福等來貢。天慶三年六月,來貢。保大二年,天祚播遷,乾順率兵來援,為金師所敗,乾順請臨其國。六月,遣使冊乾順為夏國皇帝,而天祚被執歸金矣。<二四>
論曰:高麗、西夏之事遼,雖嘗請婚下嫁,烏足以得其固志哉?三韓接壤,反覆易知;涼州負遠,納叛侵疆,乘隙輒動;貢使方往,事釁隨生。興師問罪,屢煩親征。取勝固多,敗亦貽悔。昔吳趙咨對魏之言曰:「大國有征伐之兵,小國有備禦之固。」豈其然乎!先王柔遠,以德而不以力,尚矣。遼亡,求援二國,雖能出師,豈金敵哉。
※校勘記
一∶ 神冊間高麗遣使進寶劍 按紀,高麗進寶劍,在太祖九年十月。
二∶ 詔其 誦權知國事 誦,原誤「記」。據下文及道光殿本改。
三∶ 擅立誦從兄詢 按宋史四八七高麗傳作「誦卒,弟詢權知國事」。
四∶ 貴州南嶺谷 貴州,原誤「貴德州」。據紀統和二十八年十一月、二十九年正月改。南嶺谷,紀作南峻嶺谷。
五∶ 以南皮室軍校有功 「軍校」二字原缺,據紀開泰八年六月補。
六∶ 太平元年詢薨 按高麗史五,詢卒於辛未(遼太平十一年)五月辛未。紀作詢卒於太平二年十二月壬戌,亦誤。
七∶ 咸雍七年八年來貢 咸雍二字原脫,據紀咸雍七年十一月、八年六月補。
八∶ 大康二年三月皇太后崩遣使報哀 二,原誤「元」。按紀,大康二年三月「皇太后崩,遣使報哀于高麗」。據改。
九∶ 十二月勛薨 按高麗史九,勛死於大康九年十月乙未。
一○∶八年封 為三韓國公贈其父為國王 叄卷二七※校勘記<七>。
一一∶自號嵬名設官分文武 按宋史四八五夏國傳上作:李元昊「自號嵬名吾祖,凡六日、九日,則見官屬,其官分文武班。」
一二∶餘人得射它丁皆習戰鬥 按宋史四八六夏國傳下:「男年登十五為丁,率二丁取正軍一人。每負擔一人為一抄;負擔者,隨軍雜役也。四丁為兩抄,餘號空丁。願隷正軍者得射他丁為負擔,無則許射正軍之疲弱者為之。故壯者皆習戰鬥,而得正軍為多。」宋史是。
一三∶團練使上至鐵笊籬各一 宋史四八六夏國傳下作「團練使以上,帳一,弓一,箭五百,馬一,橐駝五,旗鼓、槍、劍、棍 、抯袋、披峴、渾脫、背索、鍬、鐝、斤斧、箭牌、鐵爪籬各一」,宋史是。
一四∶遣李知白來謝封冊 李知白,紀統和九年四月作杜白。
一五∶遣李文冀來貢 文冀,紀統和十九年三月作文貴,是。按宋史四八五夏國傳,文貴曾使宋被留,遣還後又使宋,並作文貴。
一六∶遣同知析津府事耶律敵烈樞密都承旨王惟吉諭夏國與宋和「同知析津府事耶律敵烈」十字原脫,據紀重熙十二年正月及下文「耶律敵烈等使夏國還」補。
一七∶ 項及山西部族節度使屈烈族字原脫,據紀重熙十三年四月補。
一八∶阻卜酋長烏八遣其子執元昊所遣求援使 邑改來 按此句原脫誤為「阻卜子烏八執元昊」八字,據紀重熙十三年六月及屬國表補正。
一九∶興宗崩遣使報哀于夏 此九字原在「二十四年」之前。按紀,興宗卒於重熙二十四年八月,同時道宗接位,今移。
二○∶四年四月遣使會葬 按紀,太皇太后卒於三年十二月;四年正月,遣使報哀于宋、夏。此次遣使即會太皇太后葬。
二一∶閏十一月 閏字原脫,據紀咸雍五年及卷四三閏考補。
二二∶大康二年正月至以皇太后遺物賜之 按紀在大康二年三月。
二三∶詔乾順伐撥思母等部 詔字原脫,撥思母原倒舛「撥母思」,據紀壽隆五年正月補正。
二四∶保大二年至天祚被執歸金矣按紀,乾順請臨其國在保大三年五月;遣使冊乾順亦三年六月事;天祚被執歸金,在五年八月。
第一百一十六卷 國語解
史自遷、固,以迄晉、唐,其為書雄深浩博,讀者未能盡曉。於是裴 、顏師古、李賢、何超、董沖諸儒,訓詁音釋,然後制度、名物、方言、奇字,可以一覽而周知。其有助於後學多矣。
遼之初興,與奚、室韋密邇,土俗言語大概近俚。至太祖、太宗,奄有朔方,其治雖叄用漢法,而先世奇首、遙輦之制尚多存者。子孫相繼,亦遵守而不易。故史之所載,官制、宮衛、部族、地理,率以國語為之稱號。不有註釋以辨之,則世何從而知,後何從而考哉。今即本史叄互研究,撰次遼國語解以附其後,庶幾讀者無齟齬之患雲。
帝紀
太祖紀:
耶律氏、蕭氏 本紀首書太祖姓耶律氏,繼書皇后蕭氏,則有國之初,已分二姓矣。有謂始興之地曰世裡,譯者以世裡為耶律,故國族皆以耶律為姓。有謂述律皇后兄子名蕭翰者,為宣武軍節度使,其妹復為皇后,故後族皆以蕭為姓。其說與紀不合,故陳大任不取。又有言以漢字書者曰耶律、蕭,以契丹字書者曰移剌、石抹,則亦無可考矣。
霞瀨益石烈 鄉名。諸宮下皆有石烈,設官治之。
弭裡 鄉之小者。
撻馬 沙裡 撻馬,人從也。沙裡,郎君也。管率眾人之官。後有止稱撻馬者。
大迭烈府 即迭剌部之府也。初,阻午可汗與其弟撒裡本領之,及太祖以部夷離 即位,因強大難制,析為二院。烈、剌音相近。
夷離 統軍馬大官。會同初,改為大王。
集會堝下窩、陀二音。地名。
阿主沙裡 阿主,父祖稱。
惕隱 典族屬官。即宗正職也。
奚、 下音習。國名。中京地也。
黑車子 國也。以善制車帳得名。契丹之先,嘗遣人往學之。
于越 貴官,無所職。其位居北、南大王上,非有大功德者不授。
鷹軍 鷹,鷙鳥;以之名軍,取捷速之義。後記龍軍、虎軍、鐵鷂軍者,仿此。<一>
娘改上音丸。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