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遼史 - 117 / 163
歷史類 / 脫脫 / 本書目錄 || 記錄本頁面 我的閱讀標記

遼史

第117頁 / 共163頁。

景宗即位,始封平王。未幾,兼政事令,留守東京。薄賦稅,省刑獄,恤鰥寡,數薦賢能之士。後與統軍耶律室魯同討高麗有功,還薨,葬醫巫閭山之道隱谷。

平王為人聰明,博學能詩,有閬苑集行于世。


  

保寧之季,其子陳哥與渤海官屬謀殺其父,舉兵作亂,上命 裂于市。

晉王道隱,字留隱,母高氏。

道隱生於唐,人皇王遭李從珂之害,時年尚幼,洛陽僧匿而養之,因名道隱。太宗滅唐,還京,詔賜外羅山地居焉。性沉靜,有文武才,時人稱之。

景宗即位,封蜀王,為上京留守。乾亨元年,遷守南京,號令嚴肅,民獲安業。居數年,徙封荊王。<三>統和初,病薨,追封晉王。

論曰:自古新造之國,一傳而太子讓,豈易得哉?遼之義宗,可謂盛矣!然讓而見疑,豈不兆於建元稱制之際乎?斯則一時君臣昧於禮制之過也。

束書浮海,寄跡他國,思親不忘,問安不絶,其心甚有足諒者焉。觀其始慕泰伯之賢而為遠適之謀,終疾陳 之惡而有請討之舉,志趣之卓,蓋已見於早歲先祀孔子之言歟。善不令終,天道難詰,得非性卞嗜殺之所致也!

雖然,終遼之代,賢聖繼統,皆其子孫。至德之報,昭然在茲矣。

章肅皇帝,小字李胡,一名洪古,字奚隱,太祖第三子,母淳欽皇后蕭氏。

少勇悍多力,而性殘酷,小怒輒 人面,或投水火中。太祖嘗觀諸子寢,李胡縮項臥內,曰:「是必在諸子下。」又嘗大寒,命三子採薪。太宗不擇而取,最先至;人皇王取其乾者束而歸,後至;李胡取少而棄多,既至,袖手而立。太祖曰:「長巧而次成,少不及矣。」而母篤愛李胡。

天顯五年,遣徇地代北,攻寰州,多俘而還,遂立為皇太弟,兼天下兵馬大元帥。太宗親征,常留守京師。世宗即位鎮陽,太后怒,遣李胡將兵擊之,至泰德泉,為安端、留哥所敗。太后與世宗隔潢河而陣,各言舉兵意。耶律屋質入諫太后曰:「主上已立,宜許之。」時李胡在側,作色曰:「我在,兀欲安得立?」屋質曰:「奈公酷暴失人心何!」太后顧李胡曰:「昔我與太祖愛汝異於諸子,諺云『偏憐之子不保業,難得之婦不主家。』我非不欲立汝,汝自不能矣。」及會議,世宗使解劍而言。和約既定,趨上京。會有告李胡與太后謀廢立者,徙李胡祖州,禁其出入。

穆宗時,其子喜隱謀反,辭逮李胡,囚之,死獄中,年五十,葬玉峰山西谷。統和中,追 欽順皇帝。重熙二十一年,更 章肅,後曰和敬。二子:宋王喜隱、衛王宛。<四>

喜隱,字完德,雄偉善騎射,封趙王。應歷中,謀反,事覺,上臨問有狀,以親釋之。未幾,復反,下獄。景宗即位,聞有赦,自去其械而朝。上怒曰:「汝罪人,何得擅離禁所。」詔誅守者,復置於獄。及改元保寧,乃宥之,妻以皇后之姊,復爵,王宋。

喜隱輕 無恆,小得志即驕。上嘗召,不時至,怒而鞭之,由是憤怨謀亂。

貶而復召,適見上與劉繼元書,辭意卑遜,諫曰:「本朝於漢為祖,書旨如此,恐虧國體。」帝尋改之。授西南面招討使,命之河東索吐蕃戶,<五>稍見進用。復誘群小謀叛,上命械其手足,築圜土囚祖州。宋降卒二百餘人欲劫立喜隱,以城堅不得入,立其子留禮壽,上京留守除室擒之。留禮壽伏誅,賜喜隱死。

論曰:李胡殘酷驕盈,太祖知其不才而不能教,太后不知其惡而溺愛之。初以屋質之言定立世宗,而復謀廢立。子孫繼以逆誅,並及其身,可哀也已。

夫自太祖之世,剌葛、安端首倡禍亂,太祖既不之誅,又復用之,固為有君人之量。然惟太祖之才足以駕馭,庶乎其可也。李胡而下,宗王反側,無代無之,遼之內難,與國始終。厥後嗣君,雖嚴法以繩之,卒不可止。烏呼,創業垂統之主,所以貽厥孫謀者,可不審歟!

順宗,名浚,小字耶魯斡,道宗長子,母宣懿皇后蕭氏。幼而能言,好學知書。道宗嘗曰:「此子聰慧,殆天授歟!」

六歲,封梁王。明年,從上獵,矢連發三中。<六>上顧左右曰:「朕祖宗以來,騎射絶人,棕震天下。是兒雖幼,不墜其風。」後遇十鹿,射獲其九。帝喜,設宴。八歲,立為皇太子。大康元年,兼領北南樞密院事。

及母后被害,太子有憂色。耶律乙辛為北院樞密使,常不自安。會護衛蕭忽古謀害乙辛,事覺,下獄。副點檢蕭十三謂乙辛曰:「臣民心屬太子,公非閥閲,一日若立,吾輩措身何地!」乃與同知北院宣徽事蕭特特謀搆陷太子,陰令右護衛太保耶律查剌<七>誣告都宮使耶律撒剌、知院蕭速撒、<八>護衛蕭忽古謀廢立。詔按無跡,不治。

乙辛復令牌印郎君蕭訛都斡等言:「查剌前告非妄,臣實與謀,欲殺耶律乙辛等,然後立太子。臣若不言,恐事發連坐。」帝信之,幽太子于別室,以耶律燕哥鞫按。太子具陳枉狀曰:「吾為儲副,尚何所求。公當為我辨之。」燕哥乃乙辛之黨,易其言為款伏。上大怒,廢太子為庶人。將出,曰:「我何罪至是!」十三叱登車,遣衛士闔其扉。徙于上京,囚圜堵中。乙辛尋遣達魯古、撒八往害之,<九>太子年方二十,上京留守蕭撻得紿以疾薨聞。上哀之,命有司葬龍門山。欲召其妃,乙辛陰遣人殺之。


  
帝後知其冤,<一○>悔恨無及, 曰昭懷太子,以天子禮改葬玉峰山。乾統初,追尊大孝順聖皇帝,廟號順宗,妃蕭氏貞順皇后。一子,延禧,即天祚皇帝。

論曰:道宗知太子之賢,而不能辨乙辛之詐,竟絶父子之親,為萬世惜。乙辛知為一身之計,不知有君臣之義,豈復知有太子乎!奸邪之臣亂人家國如此,可不戒哉!可不戒哉!

晉王,小字敖盧斡,天祚皇帝長子,母曰文妃蕭氏。

甫髫齔,馳馬善射。出為大丞相耶律隆運後,封晉王。性樂道人善,而矜人不能。時宮中見讀書者輒斥。敖盧斡嘗入寢殿,見小底茶剌閲書,因取觀。會諸王至,陰袖而歸之,曰:「勿令他人見也。」一時號稱長者。

及長,積有人望,內外歸心。保大元年,南軍都統耶律余睹與其母文妃密謀立之,事覺,余睹降金,文妃伏誅,敖盧斡實不與謀,免。二年,耶律撒八等復謀立,不克。上知敖盧斡得人心,不忍加誅。令縊殺之。或勸之亡,敖盧斡曰:「安忍為蕞爾之軀,而失臣子之大節。」遂就死。聞者傷之。

論曰:天祚不君,臣下謀立其子,適以殺之。敖盧斡重君父之命,不亡而死,申生其恭矣乎!

※校勘記

一∶ 明宗以莊宗後夏氏妻之 按國志一四:「以莊宗後宮夏氏賜之。」五代會要一:莊宗昭容夏氏,封虢國夫人。新五代史一四亦稱:明宗立,悉放莊宗時宮人還其家,「虢國夫人夏氏無所歸,乃以河陽節度使夏魯奇同姓也,因以歸之。後嫁李贊華。」夏氏為莊宗後宮,非皇后。

二∶ 婁國稍隆先道隱各有傳 按隆先、道隱下文有附傳,婁國傳見卷一一二,惟稍無傳。此處當是沿襲耶律儼、陳大任舊史之文,而稍傳實被刪去。  三∶ 乾亨元年遷守南京至居數年徙封荊王 按紀乾亨元年十二月,蜀王道隱南京留守,徙封荊王。又四年十二月道隱奏事,亦稱南京留守荊王。統和元年正月道隱疾,亦作荊王。非遷南京留守後數年始封荊王。

四∶ 衛王宛 宛,原誤「完」。按紀應歷三年十月,又皇子表、皇族表及大典五二五二並作宛,據改。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