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宗宣懿皇后蕭氏,小字觀音,欽哀皇后弟樞密使惠之女。姿容冠絶,工詩,善談論。自製歌詞,尤善琵琶。重熙中,帝王燕趙,納為妃。清寧初,立為懿德皇后。
皇太叔重元妻,以艷冶自矜,後見之,戒曰:「為貴家婦,何必如此!」
後生太子浚,有專房寵。好音樂,伶官趙惟一得侍左右。大康初,宮婢單登、教坊朱頂鶴誣後與惟一私,樞密使耶律乙辛以聞。詔乙辛與張孝傑劾狀,因而實之。族誅惟一,賜後自盡,歸其屍於家。
乾統初,追 宣懿皇后,合葬慶陵。
道宗惠妃蕭氏,小字坦思,駙馬都尉霞抹之妹。大康二年,乙辛譽之,選入掖庭,立為皇后。
居數歲,未見皇嗣。後妹斡特懶先嫁乙辛子綏也,後以宜子言于帝,離婚,納宮中。八年,皇孫延禧封梁王,降為惠妃,徙乾陵;斡特懶還其家。頃之,其母燕國夫人厭魅梁王,伏誅。貶妃為庶人,幽于宜州,諸弟沒入興聖宮。
天慶六年,召還,封太皇太妃。後二年,奔黑頂山,卒,葬太子山。
天祚皇后蕭氏,小字奪裡懶,宰相繼先五世孫。大安三年入宮。明年,封燕國王妃。乾統初,冊為皇后。性閒淑,有儀則。兄弟奉先、保先等緣後寵柄任。女直亂,從天祚西狩,以疾崩。
天祚德妃蕭氏,小字師姑,北府宰相常哥之女。壽隆二年入宮,封燕國妃,生子撻魯。乾統三年,改德妃,以柴冊禮,封撻魯為燕國王,加妃號贊翼。王薨,以哀戚卒。
天祚文妃蕭氏,小字瑟瑟,國舅大父房之女。乾統初,帝幸耶律撻葛第,見而悅之,匿宮中數月。皇太叔和魯斡勸帝以禮選納,三年冬,立為文妃。生蜀國公主、晉王敖盧斡,尤被寵幸。以柴冊,加號承翼。
善歌詩。女直亂作,日見侵迫。帝畋游不恤,忠臣多被疏斥。妃作歌諷諫,其詞曰:「勿嗟塞上兮暗紅塵,勿傷多難兮畏夷人;不如塞奸邪之路兮,選取賢臣。直須臥薪嘗膽兮,激壯士之捐身;可以朝清漠北兮。夕枕燕、雲。」又歌曰:「丞相來朝兮劍佩鳴,千官側目兮寂無聲。養成外患兮嗟何及!禍盡忠臣兮罰不明。親戚並居兮藩屏位,私門潛畜兮爪牙兵。可憐往代兮秦天子,猶向宮中兮望太平。」天祚見而銜之。
氓遷以來,郡縣所失幾半,上頗有倦勤之意。諸皇子敖盧斡最賢,素有人望。元後兄蕭奉先深忌之,<九>誣南軍都統余睹謀立晉王,以妃與聞,賜死。
天祚元妃蕭氏,小字貴哥,燕國妃之妹。<一○>年十七,冊為元妃。性沉靜。嘗晝寢,近侍盜貂 ,妃覺而不言,宮掖稱其寬厚。從天祚西狩,以疾薨。
論曰:遼以鞍馬為家,后妃往往長於射禦,軍旅田獵,未嘗不從。如應天之奮擊室韋,承天之禦戎澶淵,仁懿之親破重元,古所未有,亦其俗也。
靖安無毀無譽;齊天巧思,乃奢侈之漸;宣懿度曲知音,豈致誣衊之階乎?文妃能歌詩諷諫,而謂謀私其子,非矣。若簡憲之艱危保孤,懷節之從容就義,雖烈丈夫何以過之。欽哀狠桀,賊殺嫡後,而興宗不能防閒其母,惜哉!
※校勘記
一∶ 國語謂之掛俚尊稱曰耨斡梔掛俚 ,國語解作「忒裡蹇」;耨斡梔,國語解「梔」作「麼」。
二∶ 玄祖為狠德所害 狠德,各本作狼德,卷七五耶律鐸臻傳亦作狼德。
三∶ 天顯八年崩 八年,原誤「十一年」。按紀天顯八年十一月辛丑「太皇太后崩」,此誤以「十一月」為「十一年」,今改。
四∶ 婆姑梅裡 按地理志一作容我梅裡。
五∶ 豈有試油而攻人國者 油,原誤「讎」,據道光殿本及通鑒改。
六∶ 廣德至仁昭烈崇簡應天皇太后 皇字,據紀會同元年十一月補。
七∶ 重熙元年尊為仁慈聖善欽孝廣德安靖貞純寬厚崇覺儀天皇太后 按紀重熙元年十一月「上皇太后尊號曰法天應運仁德章聖皇太后」,二十三年十一月「上皇太后尊號曰仁慈聖善欽孝廣德安靜貞純懿和寬厚崇覺儀天皇太后」。
八∶ 六年秋帝悔之親馭奉迎 按紀此事在八年七月。
九∶ 元後兄蕭奉先深忌之 按元後,應作元妃。
一○∶燕國妃之妹 按燕國妃系德妃,與元妃非姊妹。元妃之姊為天祚皇后,曾封燕國王妃,此疑脫王字。
第七十二卷 列傳第二
宗室
義宗倍子平王隆先 晉王道隱章肅皇帝李鬍子宋王喜隱順宗濬晉王敖盧斡
義宗,名倍,小字圖欲,太祖長子,母淳欽皇后蕭氏。幼聰敏好學,外寬內摯。神冊元年春,立為皇太子。
時太祖問侍臣曰:「受命之君,當事天敬神。有大功德者,朕欲祀之,何先?」皆以佛對。太祖曰:「佛非中國教。」倍曰:「孔子大聖,萬世所尊,宜先。」太祖大悅,即建孔子廟,詔皇太子春秋釋奠。
嘗從征烏古、 項,為先鋒都統,及經略燕地。太祖西征,留倍守京師,因陳取貿海計。天顯元年,從征渤海。撥扶餘城,上欲括戶口,倍諫曰:「今始得地而料民,民必不安。若乘破竹之勢,徑造忽汗城,克之必矣。」太祖從之。倍與大元帥德光為前鋒,夜圍忽汗城,大 窮蹙,請降。尋復叛,太祖破之。改其國曰東丹,名其城曰天福,以倍為人皇王主之。仍賜天子冠服,建元甘露,稱制,置左右大次四相及百官,一用漢法。歲貢布十五萬端,馬千匹。上諭曰「此地瀕海,非可久居,留汝撫治,以見朕愛民之心。」駕將還,倍作歌以獻。陛辭,太祖曰:「得汝治東土,吾復何憂。」倍號泣而出。遂如儀坤州。
未幾,諸部多叛,大元帥討平之。太祖訃至,倍即日奔赴山陵。倍知皇太后意欲立德光,乃謂公卿曰:「大元帥功德及人神,中外攸屬,宜主社稷。」乃與群臣請於太后而讓位焉。於是大元帥即皇帝位,是為太宗。
太宗既立,見疑,以東平為南京,徙倍居之,盡遷其民。又置衛士陰伺動靜。倍既歸國,命王繼遠撰建南京碑,起書樓于西宮,作樂田園詩。唐明宗聞之,遣人跨海持書密召倍。倍因畋海上。使再至,倍謂左右曰:「我以天下讓主上,今反見疑;不如適他國,以成吳太伯之名。」立木海上,刻詩曰:「小山壓大山,大山全無力。羞見故鄉人,從此投外國。」攜高美人,載書浮海而去。
唐以天子儀衛迎倍,倍坐船殿,眾官陪列上壽。至汴,見明宗。明宗以莊宗後夏氏妻之,<一>賜姓東丹,名之曰慕華。改瑞州為懷化軍,拜懷化軍節度使、瑞慎等州觀察使。復賜姓李,名贊華。移鎮滑州,遙領虔州節度使。倍雖在異國,常思其親,問安之使不絶。
後明宗養子從珂弒其君自立,倍密報太宗曰:「從珂弒君,盍討之。」及太宗立石敬瑭為晉主,加兵于洛。從珂欲自焚,召倍與俱,倍不從,遣壯士李彥紳害之,時年三十八。有一僧為收瘞之。敬瑭入洛,喪服臨哭,以王禮權厝。後太宗改葬于醫巫閭山, 曰文武元皇王。世宗即位, 讓國皇帝,陵曰顯陵。統和中,更文獻。重熙二十年,增 文獻欽義皇帝,廟號義宗,及 二後曰端順,曰柔貞。
倍初市書至萬卷,藏於醫巫閭絶頂之望海堂。通陰陽,知音律,精醫藥、砭概之術。工遼、漢文章,嘗譯陰符經。善畫本國人物,如射騎、獵雪騎、千鹿圖,皆入宋秘府。然性刻急好殺,婢妾微過,常加 灼。夏氏懼而求削髮為尼。五子:長世宗,次婁國、稍、隆先、道隱,各有傳。<二>
平王隆先,字團隱,母大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