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亙者,字可大,兗州乾封人。少好學,有知慮。大觀二年進士。徐處仁當國,擢尚書郎官。建炎末,金人犯淮南,亙不及避,劉豫使守大名。與凌唐佐謀,密陳豫可取狀告于朝。募卒劉全、宋萬、僧惠欽輩十餘,往返事泄,全、萬、惠欽為邏者所得,亙坐死。後贈官,立祠曰愍忠。
又有武顯大夫孫安道,為應天府兵馬鈐轄。城陷不得歸,謀挺身還朝,為人所告而死。後贈忠州刺史。
凌唐佐字公弼,徽州休寧人。元符三年進士。建炎初,提點京畿刑獄,加直秘閣,知南京。南京陷,劉豫因使為守。唐佐與宋汝為密疏其虛實,遣人持蠟書告于朝。江、淮都督呂頤浩過常州,得唐佐從孫憲,授保義郎、閣門祗候,俾持帛書遺之。憲至睢陽,事泄,豫捕唐佐並其家,憲脫歸。唐佐見豫,責以大義,豫怒,斬唐佐境上。李橫復潁昌,言于朝,詔贈徽猷閣待制。
楊粹中,真定府人。建炎二年,金人大入,時粹中知濮州,固守不下。粘罕以濮小郡,易之,將官姚端乘其不意,夜搗其營,直犯中軍,粘罕跣足走,僅以身免。遂急攻城,凡三十三日而陷,端率死士突出。粘罕入其城,粹中登浮圖不下,粘罕嘉其忠義,許以不死,乃以粹中歸。粹中竟不屈而死,守禦官杜績亦死之。贈粹中徽猷閣待制。
強霓,自金歸宋,為武功大夫、閣門宣贊舍人、知環州、環慶路統制軍馬兼沿邊安撫使。隆興間,金兵圍環州,與其弟武經大夫、環慶路統領沿邊忠義軍馬震堅守孤城,招誘使降,不屈,城陷死焉。興州駐紮禦前諸軍統制吳挺言于朝,並贈觀察使,立廟西和州,賜額旌忠。
康傑者,權知扶風縣,與金將馮宣戰,宣愛而欲招之,傑奮曰:「吾今也當死於陣,不能降敵。」宣殺之。
李伸者,知天興縣,堅守不下,城陷,曰:「吾豈使敵殺我。」遂自殺。
郭僎,字同升,開封祥符縣人。以父任調海州東海縣尉,權祥符縣尉。時童貫子師閔死,敕葬邑境,僎任道途之役。貫命徹民屋之當道者,僎先籍童氏屋數十間欲毀之,貫遽令勿毀,由是民屋得免。
再調濱州招安丞,又為亳州蒙城丞。令以鹽科邑民,僎爭之不可。郡守以僎丞鹿邑,中貴人楊逢周率軍士二百人,以捕寇為名入邑境,所至騷動。僎檄逢周取所受文書,逢周不與,僎令尉譏察之。逢同歸,訴于徽宗,詔逮僎赴開封府獄,獄以狀聞,乃使還任。
闢權咸平縣丞。靖康初,勤王兵有剽掠邑界者,僎率民兵擊之,得犯者斬以徇。會金人大至,力不敵,其僚欲降之,僎走南京從趙野乞師,不從,慟哭而歸。尋知宣城縣。苗傅、劉正彥之變,呂頤浩傳檄諸郡,僎說郡守劉珏,請募勇士倍道赴難,揭榜復用建炎年號,人皆韙之。
通判全州,權饒州浮梁宰,未行,時有賊張頂花者已逼縣境,眾止之,僎曰:「安逸則就,艱危則辭,非我所學。」徑就道。至縣,約束吏士,誓以死戰。賊聞之,偽降,入邑為變,邑官竄伏,僎曰:「吾為宰,義不可去。」端坐公署,賊徒責僎,僎大罵不絶口,遂遇害。詔贈承議郎,錄其後二人。
郭贊者,汝陽縣丞也。建炎二年,金人陷蔡州,守臣閻孝忠聞之,先遣其家,獨聚軍民守城。金人陷城,孝忠為所執,見其貌陋且侏儒,乃令荷擔,因乘間而逃。獨贊朝服詬叱不肯降,遂見殺。
王迸字純父,饒州樂平人。鄉舉恩免,為固始簿,攝邑。紹定中,金兵犯淮,守令望風遁,迸度力不能禦,懷印自投于井而死。
吳從龍字子云,官至武功郎、建康府統制。紹定兵難,為先鋒,援不至,被擒,使至泰州城下誘降,終不屈,死之。廟祀揚、泰二州,賜額褒忠。官其弟從虎,至武經大夫。
司馬夢求,敘州人,溫國公光之後也。母程,歸及門,夫死,誓不它適,旌其門曰「節婦」。夢求,其族子,取以為後。景定三年,舉進士。咸淳末,調江陵沙市監鎮。沙市距城才十五里,南阻蜀江,北倚江陵,地勢險固,為舟車之會,恃水為防。德祐元年,湖水忽涸,北兵橫遏中道,乘南風縱火,都統程文亮逆戰于馬頭岸,制置使高達束手不援,文亮降。夢求朝服望闕再拜,自經死。
林空齋,永福人,失其名。父同,官至監丞。空齋舉進士,歷知縣,解官家居。益王立,張世傑圍泉州,乃率鄉人黃必大、劉仝祖即其家開忠義局,起義兵,復永福縣。時王積翁以福安送款世傑,然實密約北兵。兵至,屠永福,必大、仝祖等走它邑。空齋盛服坐堂上,嚙指血書壁云:「生為忠義臣,死為忠義鬼。草間雖可活,吾不忍為爾。諸君何為者,自古皆有死。」俄見執,不屈而死。
黃介,字剛中,隆興分寧人。意氣卓越,喜兵法。制置使朱祀孫帥蜀,介上攻守策,祀孫愛之,以自隨。夏貴闢充廣濟簿尉,平反死囚,尹不能抗。錢真孫復辟入幕,及與真孫別,誦「南八,男兒死爾」語以勉之。後家居,帥鄉民登龍安山為保聚計。德祐元年,北兵至砦,眾奔潰,介堅守不去,且射且詬,面中六矢不為動,顧謂家僮陳力曰:「爾儘力勿走。」力曰:「主在,死生同之。」介身被鏃如蝟,面頸復中十三矢,倚柵而死,力亦死。
妻劉被掠,子用中逃,得不死。乃壯,求母四方,逾十年,得于京師以歸,州裡稱為黃孝子云。
孫益,揚州泰興人。少豪俠。紹定中,李全犯楊州,遊騎薄泰興城下,縣令王龠募人守禦,益起從之。俄賊兵大至,益率眾拒之。眾見賊勢盛,且前且卻,益厲聲呼曰:「王令君募我來,將以守護城邑也。今賊至城下,我輩不為一死,復何面目見令君乎?」遂身先赴敵,死之。
同時顧緒、顧珣俱戰死。事聞,贈益保義郎,緒、珣承節郎,各官其子一人。
王仙,蜀都統也。守涪州,北兵攻圍無虛日,勢孤援絶。宋亡之二年,城始破,仙自刎,斷其亢不殊,以兩手自摘其首墜死。
曹琦,蜀進士也。知南平軍,亦被執,脫身南歸,制置闢主管機宜文字。聞都統趙安以城降,就守禦地自經死。
吳楚材名炎,以字行,建昌南城人。德祐元年,建昌降。明年春,楚材還其鄉領村,糾集民兵。時江西制置使黃萬石走邵武,遂繇邵武守黎靖德請于萬石,乞濟師,萬石不許,而授楚材迪功郎、權制置司計議官以安之,且戒勿興兵。楚材不聽,二月己亥,自領村率眾,晨炊蓐食,將攻城。鉦鼓震動,甫至近郊之龜湖,北兵三道蹴之,奪其長梯鐵鉤,因進攻領村,拒以木柵,不得入。事聞,益王元帥府承製遷楚材宣義郎、帶行太社令、知建昌軍,俾聚兵圖再舉。萬石匿其命。
楚材既失利,且乏援,大元兵誘降,其眾多解去。楚材走光澤,為人所執,及其子應登以獻。郡遣錄事婁南良訊之曰:「汝何為錯舉?」楚材抗聲曰:「不錯,不錯。如府錄所為,乃大錯爾。府錄受宋官爵,今乃為敵用事,還思身上綠袍自何而得?吾一鄙儒,特為忠義所激,為國出力,事雖不成,正不錯也。」南良愧而語塞。及吳浚為江西制置、招討使,斬楚材父子,傳首諸邑。益王立於福州,聞而哀之,贈官朝奉郎,即邵武境上。
列傳第二百一十二忠義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