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唐書 - 443 / 907
歷史類 / 歐陽修 / 本書目錄
  

新唐書

第443頁 / 共907頁。

 大小:

 第443頁

朗讀:

  余庆於寒品晚进,必悉力荐藉。人有过,辄面折,退无一言。开元初,为河南、河北宣抚使,荐富春孙逖、京兆韦述、吴兴蒋冽、河南达奚珣,后皆为知名士。迁大理卿。终太子詹事,谥曰庄。
  雅善赵贞固、卢藏用、陈子昂、杜审言、宋之问、毕构、郭袭微、司马承祯、释怀一,时号「方外十友」。余庆才不逮子昂等,而风流敏辩过之。
  初,武后时,酷吏用事,中宗朝,幸臣贵主斜封大行,啗利啬祸之人,与相乾没,虽亟贵骤用,而戮不反踵。余庆以道自将,虽仕不赫赫,讫无悔尤。


  
  子璪,字仲采。举明经,补长安尉,以清干称。开元初,中朝臣子弟不任京畿,改新乡令,人为立祠。用按察使宇文融荐,迁渑池令。累迁兵部郎中,柬躭骑使。还,除洛阳令,时车驾在洛,摧勒奸豪,人不敢犯,为中书令萧嵩所器。嵩罢,佗宰相俾阴廉嵩短,璪曰:「与人交,过且不可言,况无有邪?」以是忤贵近,出为太原少尹。累徙西河太守,封平恩县男。属邑多虎,前守设槛阱,璪至,彻之,而虎不为暴。
  王及善,洺州邯郸人。父君愕,有沉谋。隋乱,并州人王君廓掠邯郸,君愕往说曰:「隋氏失御,豪俊共救其乱,宜抚纳遗氓而保全之,观时变,待真主。足下无尺寸之地、兼旬之粮,劫众而兴,但恣残剽,所过失望,窃为足下羞之。」君廓谢曰:「计安出?」答曰:「井陉之险可先取。」君廓从其言,遂屯井陉山。高祖入关,与君廓偕来,拜君愕大将军,封新兴县公,累迁左武卫将军。从太宗征辽,领左屯营兵,与高丽战驻跸山,死于阵,赠左卫大将军、幽州都督、邢国公,陪葬昭陵。
  及善以父死事,授朝散大夫,袭邢国公爵。皇太子弘立,擢及善左奉裕率。太子宴于宫,命宫臣掷倒,及善辞曰;「殿下自有优人,臣苟奉令,非羽翼之美。」太子谢之。高宗闻,赐绢百匹。除右千牛卫将军,帝曰:「以尔忠谨,故擢三品要职。群臣非搜辟,不得至朕所。尔佩大横刀在朕侧,亦知此官贵乎?」病免。召为卫尉卿。垂拱中,历司属卿。山东饥,诏为巡抚赈给使。拜春官尚书。出为秦州都督、益州长史,加光禄大夫,以老病致仕。
  神功元年,契丹扰山东,擢魏州刺史,武后劳曰:「逆虏盗边,公虽病,可与妻子行,日三十里,为朕卧治,为屏蔽也。」因延问朝政得失,及善陈治乱所宜,后悦曰:「御寇末也,辅政本也,公不可行。」留拜内史。来俊臣系狱当死,后欲释不诛,及善曰:「俊臣凶狡不道,引亡命,污戮善良,天下疾之。不剿绝元恶,且摇乱胎祸,忧未既也。」后纳之。卢陵王之还,密赞其谋。既为皇太子,又请出外朝,以安群臣。
  及善不甚文,而清正自将,临事不可夺,有大臣节。时二张怙宠,每侍宴,无人臣礼,及善数裁抑之,后不悦曰:「卿年高,不宜侍游燕,但检校阁中。」及善即移病馀月,后不复问,叹曰:「中书令可一日不见天子乎?」遂乞骸骨,犹不许,改文昌左相、同凤阁鸾台三品。卒,年八十二,赠益州大都督,谥曰贞,陪葬乾陵。
  李日知,郑州荥阳人。及进士第。天授中,历司刑丞。时法令严,吏争为酷,日知犹平宽无文致。尝免一囚死,少卿胡元礼执不可,曰:「吾不去曹,囚无生理。」日知曰:「仆不去曹,囚无死法。」皆以状谳,而武后用日知议。
  神龙初,为给事中。母老病,取急调侍,数日须发辄白。母未及封而卒。方葬,吏乃赍赠制,日知殒绝于道,左右为泣,莫能视。巡察使路敬潜欲表其孝,使求状,辞不报。服除,累迁黄门侍郎。
  景云初,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转御史大夫,仍知政事。初,安乐公主馆第成,中宗临幸,燕从官,赋诗,日知卒章,独以规戒。睿宗它日谓曰:「响时虽朕亦不敢谏,非公挺直,何能尔?」即拜侍中。先天元年,罢为刑部尚书。屡乞骸骨,许之。日知将有请,不谋于家,归乃治行,妻惊曰:「产利空空,何辞之遽?」日知曰:「仕至此,已过吾分。人亦何厌之有?若厌于心,无日而足也。」既罢,不治田园,唯饰台池,引宾客与娱乐。开元三年卒。
  日知贵,诸子方总角,皆通婚名族,时人讥之。后少子伊衡以妾为妻,鬻田宅,至兄弟讼阋,家法遂替云。


  
  杜景佺,冀州武邑人。性严正。举明经中第。累迁殿中侍御史。出为益州录事参军。时隆州司马房嗣业徙州司马,诏未下,欲即视事,先笞责吏以示威。景佺谓曰:「公虽受命为司马,州未受命,何急数日禄邪?」嗣业怒,不听。景佺曰:「公持咫尺制,真伪莫辨,即欲搅乱一府,敬业扬州之祸,非此类邪?」叱左右罢去,既乃除荆州司马,吏歌之曰:「录事意,与天通;州司马,折威风。」由是浸知名。
  入为司刑丞,与徐有功、来俊臣、侯思止专治诏狱,时称「遇除、杜者生,来、侯者死」。改秋官员外郎,与侍郎陆元方按员外郎侯味虚罪,已推,辄释之。武后怒其不待报,元方大惧,景佺独曰:「陛下明诏六品、七品官,文辨已定,待命于外,今虽欲罪臣,奈明诏何?」宰相曰:「诏为司刑设,何预秋官邪?」景佺曰:「诏令一布,无台、寺之异。」后以为守法,擢凤阁舍人。迁洛州司马。
  延载元年,检校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后尝季秋出梨华示宰相以为祥,众贺曰:「陛下德被草木,故秋再华,周家仁及《行苇》之比。」景佺独曰:「阴阳不相夺伦,渎即为灾。故曰:‘冬无愆阳,夏无伏阴,春无凄风,秋无苦雨。’今草木黄落,而木复华,渎阴阳也。窃恐陛下布德施令,有所亏紊。臣位宰相,助天治物,治而不和,臣之咎也。」顿首请罪。后曰:「真宰相!」会李昭德下狱,景佺苦申救,后以为面欺,左迁秦州刺史。入拜司刑卿。圣历元年,复以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契丹入寇,陷河北数州,虏已去,武懿宗欲尽论其罪,景佺以为胁从可原,后如其议。罢为秋官尚书。坐漏省内语,降司刑少卿。出为并州长史,道病卒,赠相州刺史。初名元方,垂拱中改今名。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