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毅字智烈,南陽湖陽人也。祖方興,梁散騎常侍、司州刺史、魚復縣侯。父文熾,梁散騎常侍、東益州刺史、新蔡縣侯。
毅家本將門,少習武,善騎射。侯景之亂,率部曲隨叔父文皎援台城。文皎于青溪戰歿,毅赴江陵,仍隷王僧辯討河東王蕭譽,以功除右中郎將。代兄俊爲梁興太守,領三州遊軍,隨宜豐侯蕭循討陸納于湘州。軍次巴陵,營頓未立,納潛軍夜至薄營,大噪,軍中將士皆驚擾,毅獨與左右數十人當營門力戰,斬十餘級,擊鼓申令,衆乃定焉。以功封夷道縣伯。尋除天門太守,進爵爲侯。及西魏圍江陵,毅率郡兵赴援。會魏克江陵,爲後樑所俘,久之遁歸。
陳武帝受禪,毅與弟猛舉兵應王琳,琳敗奔齊,太尉侯瑱遣使招毅,毅率子弟部曲還朝。太建初,爲豐州刺史,封高昌縣侯。入爲左衛將軍。
五年,衆軍北伐,毅攻廣陵楚子城,拔之,擊走齊軍。及呂梁喪師,詔以毅爲大都督,率衆度淮,對清口築城,與周人相抗。霖雨城壞,毅全軍自拔。尋遷中領軍。十一年,周將梁士彥圍壽陽,詔以毅爲都督北討諸軍事。十三年,爲荊州刺史。
後主即位,改封逍遙郡公。入爲侍中、護軍將軍。及隋軍濟江,毅謂仆射袁憲曰:「京口、採石,俱是要所,各須鋭卒數千,金翅二百,都下江中,上下防捍。如其不然,大事去矣。」諸將咸從其議。會施文慶等寢隋兵消息,毅計不行。台城平,隨例入關,卒。
毅弟猛字智武,幼俶儻,有幹略。及長,便弓馬,膽氣過人。青溪之戰,猛自旦訖暮,與侯景軍短兵接戰,殺傷甚衆。台城陷,隨兄毅西上。梁南安侯方矩爲湘州刺史,以猛爲司馬。會武陵王紀舉兵自漢江東下,方矩遣猛隨都督陸法和進軍拒之。猛手禽紀父子三人,斬于鰨中,盡收其船艦器械。以功封安山縣伯。進軍撫定梁、益。還遷司州刺史,進爵爲侯。
陳永定元年,周文育等敗於沌口,爲王琳所獲。琳乘勝將事南中諸郡,遣猛與李孝欽等將兵攻豫章,進逼周迪。軍敗,爲迪所執。尋遁歸王琳,琳敗,還朝。天嘉二年,授永陽太守。太建中,以軍功封富川縣侯。歷散騎常侍,荊州刺史。入爲左衛將軍。
後主即位,爲南豫州刺史。隋將韓擒之濟江,猛在都下,第六子巡攝行州事,擒進軍攻陷之,巡及家口並見執。時猛與左衛將軍蔣元遜領青龍八十艘爲水軍,于白下游弈,以禦隋六合兵。後主知猛妻子在隋,懼有異志,欲使任忠代之,令蕭摩訶徐喻毅,毅不悅。摩訶以聞,後主重傷其意,乃止。禎明三年,入隋。
論曰:梁氏雲季,運屬雲雷,陳武帝杖旗掃難,經綸伊始,胡穎、徐度、杜棱、周鐵武、程靈洗等,或感會風雲,畢力驅馳之日,或擢自降附,乃贊興王之始,鹹得配享清廟,豈徒然哉。沈恪行己之方,不踐非義之跡,子隆持身之節,無失事人之道,仁矣乎!錢道戢、駱文牙、孫瑒、徐世譜、周敷、荀朗、周炅、魯悉達、廣達、蕭摩訶、任忠、樊毅等,所以獲用當年,其道雖異,至于功名自立,亦各因時。當金陵覆沒,抑惟天數,然任忠與亡之義,無乃致虧,與夫蕭、魯所行,固不同日。持此百心,而事二主,欲求取信,不亦難乎?首領獲全,亦爲幸也。
卷六十八
列傳第五十八
趙知禮蔡景歷宗元饒韓子高華皎劉師知謝岐毛喜沈君理陸山才
趙知禮字齊旦,天水隴西人也。父孝穆,梁候官令。知禮涉獵文史,善書翰。陳武帝之討元景仲也,或薦之,引爲書記。知禮爲文贍速,每占授軍書,下筆便就,率皆稱旨。由是恆侍左右,深被委任,當時計畫,莫不預焉。武帝征侯景,至白茅灣,上表於梁元帝及與王僧辯論軍事,其文並知禮所制。及景平,授中書侍郎,封始平縣子。陳受命,位散騎常侍、太府卿,權知領軍事。
天嘉元年,進爵爲伯。王琳平,授吳州刺史。知禮沈靜有謀謨,每軍國大事,文帝輒令璽書問之。再遷右將軍,領前軍將軍。卒,贈侍中,諡曰忠。子元恭嗣。
蔡景歷字茂世,濟陽考城人也。祖點,梁尚書左戶侍郎。父大同,輕車岳陽王記室參軍。景歷少俊爽,有孝行,家貧好學,善尺牘,工草隷。爲海陽令,政有能名。在侯景中,與南康嗣王會理通,謀匡複,事泄被執,賊黨王偉保護之,獲免,因客遊京口。
侯景平,陳武帝鎮朱方,素聞其名,以書要之。景歷對使人答書,筆不停綴,文無所改。帝得書,甚加欽賞,即日授征北府中記室參軍,仍領記室。
衡陽獻王昌爲吳興太守,帝以鄉裡父老,尊卑有數,恐昌年少接對乖禮,乃遣景歷輔之。承聖中,還掌記室。武帝將討王僧辯,獨與侯安都等數人謀之,景歷弗之知。部分既畢,召令草檄,景歷援筆立成,辭義感激,事皆稱旨。及受禪,遷秘書監、中書通事舍人,掌詔誥。
永定二年,坐妻弟受周寶安餉馬,爲御史中丞沈炯所劾,降爲中書侍郎,舍人如故。
三年,武帝崩。時外有強寇,文帝鎮南皖,朝無重臣,宣後呼景歷及江大權、杜棱定議,秘不發喪,疾召文帝。景歷躬共宦者及內人密營斂服,時既暑熱,須營梓宮,恐斤斧之聲聞外,乃以蠟爲秘器,文詔依舊宣行。
文帝即位,復爲秘書監,舍人如故。以定策功,封新豐縣子。累遷散騎常侍。文帝誅侯安都,景歷勸成其事,以功遷太子左衛率,進爵爲侯,常侍、舍人如故。坐妻兄劉洽依倚景歷權勢前後姦詭,並受歐陽威餉絹百匹,免官。
華皎反,以景歷爲武勝將軍、吳明徹軍司。皎平,明徹于軍中輒戮安成內史楊文通,又受降人馬仗有不分明,景歷又坐不能匡正被收。久之獲宥。
宣帝即位,累遷通直散騎常侍、中書通事舍人,掌詔誥,仍復封邑。
太建五年,都督吳明徹北侵,所向克捷,大破周梁士彥于呂梁,方進圍彭城。時宣帝鋭意河南,以爲指麾可定,景歷稱師老將驕,不宜過窮遠略。帝惡其沮衆,大怒,猶以朝廷舊臣,不加深罪,出爲豫章內史。未行,爲飛章所劾,以在省之日,臓汙狼籍,帝令有司案問,景歷但承其半。於是御史中丞宗元饒奏免景歷所居官,徙居會稽。
及吳明徹敗,帝追憶景歷前言,即日追還,以爲征南鄱陽王諮議。數日,遷員外散騎常侍,兼御史中丞,複本爵封,入守度支尚書。舊式拜官在午後,景歷拜日,適逢輿駕幸玄武觀,在位皆侍宴,帝恐景歷不預,特令早拜,其見重如此。
卒官,贈太常卿,諡曰敬。十三年,改葬,重贈中領軍。禎明元年,配享武帝廟庭。二年,車駕親幸其宅,重贈景歷侍中、中撫將軍,諡曰忠敬,給鼓吹一部,于墓所立碑。
景歷屬文,不尚雕靡,而長於敍事,應機敏速,爲當時所稱。有文集三十捲。子征嗣。
江大權字伯謀,濟陽考城人,位少府,封四會縣伯。太建二年,卒於通直散騎常侍。
征字希祥,幼聰敏,精識強記。年六歲,詣梁吏部尚書河南褚翔,嗟其穎悟。七歲丁母憂,居喪如成人禮。繼母劉氏,性悍忌,視之不以道,征供侍益謹,初無怨色。征本名覽,景歷以其有王祥之性,更名字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