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周書 - 38 / 119
歷史類 / 令狐德棻 / 本書目錄 || 記錄本頁面 我的閱讀標記

周書

第38頁 / 共119頁。

梁將楊賢以武興降,梁深以白馬降,武分兵守其城。梁梁州刺史、宜豐侯蕭循固守南鄭,武圍之數旬,循乃請服,武為解圍。會梁武陵王蕭紀遣其將楊干運等將兵萬餘人救循,循於是更據城不出。恐援軍之至,表裡受敵,乃簡精騎三千,逆擊干運于白馬,大破之。干運退走。

武乃陳蜀軍俘級于城下。循知援軍被破,乃降,率所部男女三萬口入朝,自劍以北悉平。明年,武振旅還京師。朝議初欲以武為柱國,武謂人曰:「我作柱國,不應在元子孝前。」固辭不受。


  

以大將軍出鎮玉壁。武乃量地形勝,立樂昌、胡營、新城三防。齊將高苟子以千騎攻新城,武邀擊之,悉虜其眾。孝閔帝踐阼,拜柱國、大司寇。齊北豫州刺史司馬消難舉州來附,詔武與楊忠迎消難以歸。

武成初,轉大宗伯,進封鄭國公,邑萬戶。齊將斛律敦侵汾、絳,武以萬騎禦之,敦退。武築柏壁城,留開府權嚴、薛羽生守之。 保定三年,遷太保。其年,大軍東伐。

隨公楊忠引突厥自北道,武以三萬騎自東道,期會晉陽。武至平陽,後期不進,而忠已還,武尚未知。齊將斛律明月遺武書曰 :「鴻鶴已翔于寥廓,羅者猶視于沮澤也 。」武覽書,乃班師。出為同州刺史。

明年,從晉公護東伐。時尉遲迥圍洛陽,為敵所敗。武與齊王憲于邙山禦之。至夜,收軍。憲欲待明更戰,武欲還,固爭未決。

武曰 :「洛陽軍散,人情駭動。若不因夜速還,明日欲歸不得。武在軍旅久矣,備見形勢。大王少年未經事,豈可將數 營士眾,一旦棄之乎 。」憲從之,遂全軍而返。

天和三年,轉太傅。 武賤時,奢侈好華飾。及居重位,不持威儀,行常單馬,左右止一兩人而已。外門不施戟,恆晝掩一扉。或謂武曰:「公位冠群後,功名蓋世,出入儀衛,須稱具瞻,何輕率若是?」武曰 :「子之言,非吾心也。

吾在布衣,豈望富貴,不可頓忘疇昔。且天下未平,國恩未報,安可過事威容乎 。」言者慚而退。 武之在同州也,時屬天旱,高祖敕武祀華岳,岳廟舊在山下,常所禱祈。武謂僚屬曰 :「吾備位三公,不能燮理陰陽,遂使盛農之月,久絶甘雨,天子勞心,百姓惶懼。

忝寄既重,憂責實深。不可同於眾人,在常祀之所,必須登峰展誠,尋其靈奧 。」岳既高峻,千仞壁立,岩路嶮絶,人跡罕通。武年踰六十,唯將數人,攀藤援枝,然後得上。於是稽首祈請,陳百姓懇誠。

晚不得還,即于岳上藉草而宿。夢見一白衣人來,執武手曰 :「快辛苦,甚相嘉尚 。」武遂驚覺,益用祗肅。至旦,雲霧四起,俄而澍雨,遠近沾洽。高祖聞之,璽書勞武曰:「公年尊德重,弼諧朕躬。

比以陰陽愆序,時雨不降,命公求祈,止言廟所。不謂公不憚危險,遂乃遠陟高峰。但神道聰明,無幽不燭,感公至誠,甘澤斯應。聞之嘉賞,無忘于懷。今賜公雜彩百疋,公其善思嘉猷,匡朕不逮。

念坐而論道之義,勿復更煩筋力也。」 武性貪吝,其為大司寇也,在庫有萬釘金帶,當時寶之,武因入庫,乃取以歸。主者白晉公護,以武勛,不彰其過,因而賜之。時論深鄙焉。五年十月,薨,年六十七。

贈太傅、十五州諸軍事、同州刺史。謚曰桓。子震嗣。 震字猛略。少驍勇,便騎射,走及奔馬,膂力過人。

大統 初,起家員外散騎常侍。太祖嘗于渭北校獵,時有兔過太祖前,震與諸將競射之,馬倒而墜,震足不傾躓,因步走射之,一發中兔。顧馬纔起,遂回身騰上。太祖喜曰:「非此父不生此子!」賜武雜彩一百段。十六年,封昌邑縣公,一千戶。

累遷撫軍將軍、銀青光祿大夫、通直散騎常侍、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散騎常侍。世宗初,拜儀同、〔司〕右中大夫,加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改封普寧縣公 。武(平)〔成〕初,進爵廣平郡公,除華州刺史。震雖生自膏腴,少習武藝,然導民訓俗,頗有治方。秩滿還朝,為百姓所戀。

保定四年,大軍東討,諸將皆奔退,震與敵交戰,軍遂獨全。天和元年,進位大將軍,率眾征稽胡,破之。六年,拜柱國。建德初,襲爵鄭國公,出為金州總管、十一州九防諸軍事、金州刺史。四年,從高祖東伐,為前三軍總管。

五年,又從東伐,率步騎一萬守統軍川,攻克義寧、烏蘇二鎮,破并州。進位上柱國。仍從平鄴,賜妾二人、女樂一部及珍玩等,拜大宗伯。震父嘗為此職,時論榮之。宣政中,出為原州總管、三州二鎮諸軍事、原州刺史。

尋罷歸。隋開皇初,薨于家。 震弟惎,車騎將軍、渭南縣子。大象末,為益州刺史,與王謙據蜀起兵。尋敗,被誅。

侯莫陳順,太保、梁國公崇之兄也。少豪俠,有志度。初事爾朱榮為統軍,後從賀拔勝鎮井陘。武泰初,討葛榮,平邢杲,征韓婁,皆有功。拜輕車將軍、羽林監。


  
又從破元顥,進寧朔將軍、越騎校尉。普泰元年,除持節、征西將軍,封木門縣子,邑三百戶。尋加散騎常侍、千牛備身、衛將軍、合內大都督。從魏孝武入關。順與太祖同裡閈,素相友善,且其弟崇先在關中,太祖見之甚歡。

乃進爵彭城郡公,邑一千戶。 大統元年,拜衛尉卿,授儀同三司。及梁仚定圍逼河州, 以順為大都督,與趙貴討破之,即行河州事。後從太祖破沙苑,以功增邑千戶。 四年,魏文帝東討,與太尉王盟、仆射周惠達等留鎮長安。

時趙青雀反,盟及惠達奉魏太子出次渭北。順于渭橋與賊戰,頻破之,賊不敢出。魏文帝還,親執順手曰 :「渭橋之戰,卿有殊力 。」便解所服金鏤玉梁帶賜之。 南岐州氐苻安壽自號太白王,攻破武都,州郡騷動。

復以順為大都督,往討之。而賊屯兵要險,軍不得進。順乃設反間,離其腹心;立信賞,誘其徒屬。安壽知勢窮迫,遂率部落一千家,赴軍款附。時順弟崇又封彭城郡公,封順河間郡公。

明年,加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行西夏州事、安平郡公。十六年,拜大將軍,出為荊州總管、山南道五十二州諸軍事、荊州刺史。孝閔帝踐阼,拜少師,進位柱國。其年薨。 豆盧寧字永安,昌黎徒何人。

其先本姓慕容氏,前燕之支庶也。高祖勝,以燕。皇始初,歸魏,授長樂郡守,賜姓豆盧氏,或雲避難改焉。父長,柔玄鎮將,有威重,見稱于時。武成初,以寧着勛,追贈柱國大將軍、少保、涪陵郡公。

寧少驍果,有志氣,身長八尺,美容儀,善騎射。永安中,以別將隨爾朱天光入關,加授都督。又以破万俟醜奴功,賜爵靈壽縣男。嘗與梁仚定遇于平涼川,相與肄射。乃于百步懸莎草以射之,七發五中。

定服其能,贈遺甚厚。天光敗後,侯莫陳悅反,太祖討悅,寧與李弼率眾歸太祖。 魏孝武西遷,以奉迎勛,封河陽縣伯,邑五百戶。大統元年,除前將軍,進爵為侯,增邑三百戶。遷顯州刺史、顯州大中正。

尋拜撫軍將軍、銀青光祿大夫,進爵為公,增邑五百戶。授鎮東將軍、金紫光祿大夫。從太祖擒竇泰,復弘農,破沙苑,除武衛大將軍,兼大都督。尋進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增邑 八百戶。拜北華州刺史,在州未幾,以廉平著稱。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