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愛洛伊斯 - 142 / 399
外國散文類 / 盧梭 / 本書目錄
  

新愛洛伊斯

第142頁 / 共399頁。

 大小:

 第142頁

朗讀:

與這些唱得又準確又甜蜜的歌聲密切配和的,是交響樂的聲音。你想象一下,用那麼多樂器毫無弦律地沒完沒了地奏出來的嘈雜聲,和用低音拖腔拖調地奏出來的呼嚕聲,是多麼難聽。這真是我一生當中聽到的最淒慘的和最令人厭煩的音樂;我聽半個小時就受不了了,就頭痛得很厲害了。這有點兒像唱聖詩似的單調的聲音,既不悠揚,也無節拍。偶爾奏出一段稍有變化的曲調時,全場的人就立刻跺腳,活躍起來,跟着管絃樂隊中的某一個人①使勁地大聲嚷嚷。他們一時之間為這種他們不太懂的音樂節奏感動得人了迷:他們的耳朵豎起來了,聲音也大起來了,胳臂和腿甚至全身都搖晃起來,跟着他們根本跟不上的節拍②哼;而德國人和意大利人則不同:他們的感受在內心,他們感到了音樂的美,他們也緊跟音樂的弦律,但不做任何動作,從不拍掌跟着音樂打拍子。至少是雷吉阿里羅對我說過這個話,他說:在意大利,歌劇中的音樂儘管是那麼動人,但人們也只是靜靜地聽,從來沒有看見過樂隊和觀眾中有人做任何動作來表明音樂的美。然而在這個國家,大家都說樂器的聲音太硬,歌聲刺耳,一點也不柔和,音調的變化太猛、太突然,腔調太做作太拖沓,缺乏節奏,沒有一點兒民歌曲子中的悅耳的音調。軍樂樂器、步兵的短笛、騎兵的喇叭、各種號角、雙簧管、街頭歌手、小咖啡館裡的提琴手,所有這些,即使耳朵聽力最差的人聽起來,也是夠刺耳的。並不是人人都是多才多藝的;一般地說,看來,在歐洲各國人民中間,法國人的音樂素質是最差的。愛德華紳士認為英國人的音樂素質也差,但區別在於:英國人雖懂音樂,但不怎麼為音樂的命運操心,反之,法國人是什麼權利都可以放棄,什麼事情都可以認輸,唯獨反對別人說他們不是世界上的第一流音樂家。甚至有人公然認為:音樂在巴黎是一件國家大事;這也許是學斯巴達人的樣,在斯巴達,有人把提摩太的豎琴上的弦割斷了兩根,那就是一件有關國家的大事嘛。你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這實在是令人無話可說了。總之,巴黎的歌劇雖可以說是一種很好的政治教育,但風雅的人是不喜歡它的。現在,讓我們回頭來繼續描述我們的見聞。

①指那位伐木工(「伐木工」,是當時歌劇院的管絃樂隊的指揮的渾名。——譯者)。——作者注


  

②我認為:有人把法國音樂中的輕快的歌曲,和奔跑的母牛與一隻想飛的肥鵝的跑聲相比,是比得不錯的。——作者注

我只剩下芭蕾舞沒有談了。芭蕾舞是歌劇中最精彩的部分;如果單獨看,芭蕾舞是很好看的,很優美的,是真正的戲劇舞蹈,不過,它只是一場戲的一個組成部分,所以應當從這個角度去研究它。你對吉洛的歌劇是很熟悉的,你知道幕間穿插的歌舞節目是怎樣運用的,而吉洛的門徒的做法不是和他差不多,就是比他還更糟糕。在每一場戲演到最有趣的時候,往往戛然停止,讓坐著的演員演一個節目,而台下的觀眾則站起來看。這樣一來,戲中的人物全被冷在一邊,大家都去看那些不相干的演員了。演這種節目的方法是很簡單的。如果國王高興,大家也同他一起高興,並開始跳舞;如果國王很憂愁,大家就想辦法使他快樂。我不知道在宮中是不是有這樣一個習慣:當國王心情不好時就跳舞給他看。我所知道的有關國王的情況是:當人們有時候在幕後決定他的王冠和他的命運的時候,人們是不太相信他能冷靜地觀看加沃特舞或聽歌曲的。不過,有許許多多事情都可以用來做跳舞的題目,生活中的事情都可以用舞蹈來表現。教士跳舞,士兵跳舞,神跳舞,鬼怪也跳舞:一直跳進墳墓才罷休。總之,舞蹈對萬事都相宜。


  
在歌劇採用的藝術手段中,舞蹈是第四種藝術手段。不過,其他三種藝術手段都在模仿它;而它又模仿誰呢?它誰也不模仿。因此,純粹從舞蹈的角度來說,它是劇外的一種插曲,因為,在一出悲劇中,小步舞、利哥東舞或西班牙慢三步舞,有什麼用呢?我還要補充一點;如果它模仿別的什麼東西的話,那反而不好,因為,在所有的要素中,除語言這個要素外,就沒有任何其他要素是不可缺少的。一個歌劇或一段情節,如果一半用歌聲來表演一半用舞蹈來表演的話,比一半用法語來表演一半用意大利語來表演還可笑。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