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語譯註 - 47 / 203
中國古代史類 / 劉知幾 / 本書目錄
  

國語譯註

第47頁 / 共203頁。

 大小:

 第47頁

朗讀:

①烈山氏:傳說中炎帝的號。②棄:古代周族的始祖。曾在堯舜時代做農官,教民耕種。③共工氏:古代傳說中的人物,傳為人面蛇身赤髮。九有:九州、全國。④后土:傳說中黃帝的土官,名句龍。⑤顓頊:傳說中黃帝的孫子。⑥帝嚳:傳說中黃帝的曾孫。⑦堯:傳說中帝嚳的庶子,名放勛。⑧舜:顓頊六世孫,名重華。⑨鮌:顓頊之後代,禹的父親。⑩契:傳說中商族的始祖,被堯封為司徒。(11)冥:傳說中契的六世孫,夏代的水官。(12)湯:商朝的建立者。(13)有虞氏:古部落名,舜為其首領。禘:祭祀名,古代天子祭祀祖先的大祭。即在始祖宗廟內對始祖所自出之天帝的祭祀。祖:祭祀名,古代天子對始祖的祭祀。郊:祭祀名,古代天子對天的祭祀。宗:祭祀名,古代天子對族長的祭祀。(14)夏後氏:古部落名,禹為其首領。(15)幕:人名,舜的後人。報:祭祀名,古人為報恩德而舉行的祭祀。(16)杼:人名,禹的後人。(17)上甲微:人名,傳說中契的八世孫。(18)高圉:人

名,傳說中后稷的十世孫,周部落的首領。大王:人名,周文王的祖父,高圉的曾孫。


  

【譯文】

一隻叫「爰居」的海鳥,停留在魯國都城東門外已經三天了,臧文仲讓都城裡的人去祭祀它。展禽說:「真是太迂闊了,文仲竟這樣管理國政!祭祀,是國家的重要制度,而制度又是行政得以成功的保證。所以應該慎重地制定祭祀禮節作為國家的典章。現在無緣無故地增加祭典,不是處理政事的適宜的做法。“聖王制定祭祀禮節的原則是:凡是以完善的法規治理人民的就祭祀他;凡是為國事操勞,至死不懈的就祭祀他;凡是有安定國家的功勞的就祭祀他;凡是抵禦重大災禍的就祭祀他。不屬這幾類的,不能列入祭祀的範圍。從前烈山氏管理天下時,他的兒子叫柱,能種植各種穀物和蔬菜;夏朝興起後,周族的棄繼承了柱的事業,所以後人祭祀他們,尊他們為穀神。共工氏稱霸九州時,他的兒子叫后土,能治理天下的土地,所以後人祭祀他,尊他為土神。黃帝能給百物命名,使人民明白道理共同佔有財富,顓頊能繼承他的功業。帝嚳能按照日、月和星辰的運行規律制定季節的順序,教人民安心從事農業生產;堯能儘力使刑法公平,使之成為人民的準則;舜能辛勤治理民事,死在蒼梧之野;鮌堵治洪水失敗被處死;禹能以崇高的德行繼承並改進鮌的事業;契在擔任司徒時教化人民使他們和睦;冥當水官勤於職守而死在水中;商湯以寬大的辦法治理人民併除掉暴虐的夏桀;后稷為播種百谷死在山上;周文王以文德名揚天下;周武王討伐紂的暴政為民除害。所以有虞氏禘祭黃帝,祖祭顓頊,郊祭堯,宗祭舜;夏後氏禘祭黃帝,祖祭顓頊,郊祭堯,宗祭禹;商代人禘祭舜,祖祭契,郊祭冥,宗祭湯;周代人禘祭嚳,郊祭后稷,祖祭文王,宗祭武王;慕,是能遵循顓頊功業的人,有虞氏報祭他;杼,是能遵循禹功業的人,夏後氏報祭他;上甲微,是能遵循契功業的人,商代人報祭他;高圉和大王,是能遵循后稷功業的人,周代人報祭他。所有禘、祖、郊、宗、報這五種祭祀都是國家祭祀的典章。“此外再加上祭祀土地、五穀和山川的神,因為都是對人民有功德的;以及祭祀前代的聖哲、有美德的人,因為都是人民所崇信的;祭祀天上的日、月、星辰,因為都是人民所瞻仰的;祭祀大地的金、木、水、火、土,因為都是人民所賴以生存繁衍的;祭祀九州的名山大川,因為都是人民財用的來源。不屬於這些範圍的就不能列入祭祀的典章內。“現在海鳥飛來魯國,自己弄不清楚什麼原因就祭祀它,還把這定為國家的祭典,這實在不能說是仁德和明智的舉動。仁德的人講究功績的評價,明智的人講究事理的考察。海鳥對人民沒有功績卻祭祀它,不合乎仁德;不知海鳥什麼原因飛來又不向別人詢問,不是明智的做法。現在海上可能要發生什麼災變了吧?因為那廣闊海域裡的鳥獸常常會預先知道並躲避災變的。」

這一年,海上常有大風,冬天則反常的暖和。臧文仲聽到柳下惠的議論後說:「這的確是我錯了。柳下惠的話不能不認真遵守啊。」便讓人把柳下惠的話寫在三卿的簡冊上。


  
文公欲弛孟文子與郈敬子之宅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