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聊齋誌異 上 - 142 / 170
古典小說類 / 蒲松齡 / 本書目錄 || 記錄本頁面 我的閱讀標記

聊齋誌異 上

第142頁 / 共170頁。

終日未嘗見其餐飯。或勸之曰:「師既不茹葷酒(4) ,當募山村僻巷中,何日日往來于膻閙之場(5) ?」僧合眸諷誦(6) ,睫毛長指許,若不聞。少選(7) ,又語之。僧遽張目厲聲曰:「要如此化!」又誦不已。久之,自出而去。或從其後,固詰其必如此之故,走不應。叩之數四,又厲聲曰:“非汝所知。

老僧要如此化!“積數日,忽出南城,臥道側如僵,三日不動。居民恐其餓死,貽累近郭,因集勸他徒,欲飯飯之,欲錢錢之。僧瞑然不動。群搖而語之。僧怒,于衲中出短刀,自剖其腹;以手入內,理腸于道,而氣隨絶。眾駭告郡(8),藁葬之(9)。 異日為犬所穴(10),席見(11)。 踏之似空;發視之,席封如故,猶空繭然(12)。


  

據《聊齋誌異》鑄雪齋抄本

【註釋】

(1) 百衲:此從青本,底本作「白衲」。即百衲衣,僧服。百衲,謂以碎布縫綴。

(2) 芙蓉、明湖諸館:芙蓉銜、大明湖,兩處鄰近,在濟南舊城西北隅,為當時繁華、名勝之地,多茶樓酒館。

(3) 抄募:零星地募化財物;指僧人化緣。

(4) 茹:吞食,吃。

(5) 膻閙:膻腥喧閙;謂不潔不靜。

(6) 諷誦:唸佛號、誦經文。

(7) 少選:義同「少旋」,一會兒。

(8) 告郡:報告濟南知府衙門。郡,明清作為府的別稱。(9) 藁葬:草草埋葬。語出《後漢書。馬援傳》。此指以藁薦、蘆席裹尸埋葬。

(10)穴:穿洞。

(11)見:同「現」,露了出來。

(12)「席封」二句:草蓆封裹完好,但像無蛹蠶繭,不見屍體。

伏狐

太史某(1) ,為狐所魅(2) ,病瘠(3)。符禳既窮(4) ,乃乞假歸,冀可逃避。太史行,而狐從之。大懼,無所為謀。一日,止於涿(5)。門外有鈴醫(6) ,自言能伏狐。太史延之入。投以藥,則房中術也(7)。促令服訖,人與狐交,鋭不可當。狐闢易(8) ,哀而求罷;不聽,進益勇。狐展轉營脫(9) ,苦不得去。移時無聲,視之,現狐形而斃矣。

昔余鄉某生者,素有毒之目(10),自言生平未得一快意。夜宿孤館,四無鄰。忽有奔女,扉未啟而已入;心知其狐,亦欣然樂就狎之。衿襦甫解,貫革直入。狐驚痛,啼聲吱然,如鷹脫(11),穿窗而去(12)。 某猶望窗外作狎昵聲,哀喚之,冀其復回,而已寂然矣。此真討狐之猛將也!宜榜門「驅狐」,可以為業(13)。

據《聊齋誌異》鑄雪齋抄本

【註釋】

(1) 太史:翰林。明清時多以翰林院官員兼史職,故習稱翰林為太史。

(2) 魅:迷惑。

(3) 病瘠:得了精氣虧損所致枯瘦之疾。

(4) 符禳:用符咒驅除邪祟。

(5) 涿:河北省涿縣。

(6) 鈴醫:搖鈴串巷的江湖郎中。

(7) 房中術:《漢書。藝文志。方技略》著錄房中八家,其書今皆佚。

後世方士有所謂運氣、逆流、采戰等術,大抵言陰陽交合之類方藥,稱為房中術,簡稱房術。

(8) 闢易:躲避,退縮。語出《史記。項羽本紀》。

(9) 營脫:想法脫身。

(10)有毒(l ào ǎi 澇藹)之目:有大陰男子之稱。毒,戰國末秦相呂不韋的舍人,與秦太后通,操縱朝政。始皇八年,封長信侯。次年,矯詔發卒欲攻蘄年宮為亂,事敗被殺,夷三族。世以聲為淫徒的代稱。目,稱謂。

(11)如鷹脫(g ōu 溝):好象獵鷹擺脫覊絆,迅疾飛去。,皮革製作的臂衣,用以停立獵鷹。發現獵物,則解脫束縛,放鷹飛捉。

(12)穿窗而去:此據二十四卷抄本,底本「去」上有「出」字。

(13)「宜榜門」二句:應該把「驅狐」二字當廣告貼在門上,以此作為職業。


  
蟄龍

於陵曲銀台公(1) ,讀書樓上。值陰雨晦瞑(2) ,見一小物,有光如螢,蠕蠕而行(3)。過處,則黑如蚰跡(4)。漸盤捲上,卷亦焦。

意為龍,乃捧卷送之。至門外,持立良久,蠖曲不少動(5)。公曰:「將無謂我不恭?」執卷返,仍置案上,冠帶長揖送之(6)。方至檐下,但見昂首乍伸(7) ,離卷橫飛,其聲嗤然,光一道如縷;數步外,迴首向公,則頭大於瓮,身數十圍矣;又一折反,霹靂震驚,騰霄而去。回視所行處,蓋曲曲自書筒中出焉(8)。

據《聊齋誌異》鑄雪齋抄本

【註釋】

(1) 於(w ū烏)陵曲銀台公:曲迂喬,號帶溪,山東長山縣(今屬鄒平縣)

人。明神宗萬曆五年(1577)進士,歷官至通政使司通政使,著有《光裕堂文集》。於陵,春秋齊邑名,長山縣的古稱。銀台,通政使的別稱。宋門下省于銀台門內設銀台司,掌國家奏狀案牘,職司與明清通政使司相當,故沿為後者代稱。

(2) 晦暝:天色昏暗。

(3) 蠕蠕而行:二十四卷抄本作「蠕蠕登幾」。(4) 蚰:蜒蚰;即蛞蝓,俗名鼻涕蟲。是一種無殼蝸牛。一說即蝸牛。二蟲過處皆留有狀印跡。

(5) 蠖屈:此從二十四卷抄本,底本作蠖曲。蠖,蟲名,即尺蠖;行時屈伸其體,如尺量物,故名。《易。繫辭》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伸)也。」

(6) 冠帶長揖:穿戴官服,深深作揖。表示恭敬。

(7) 乍伸:突然伸展軀體。乍,驟。

(8) 書笥:書箱。

蘇仙

高公明圖知郴州時(1) ,有民女蘇氏,浣衣于河。河中有巨石,女踞其上。

有苔一縷,綠滑可愛,浮水漾動,繞石三匝。女視之,心動。既歸而娠,腹漸大。母私詰之,女以情告。母不能解。數月,竟舉一子(2)。欲置隘巷(3) ,女不忍也,藏諸櫝而養之(4)。遂矢志不嫁,以明其不二也。然不夫而孕,終以為羞。兒至七歲,未嘗出以見人。兒忽謂母曰:「兒漸長,幽禁何可長也(5) ?去之,不為母累。」問所之。曰:「我非人種,行將騰霄昂壑耳(6)。」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