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頁
(
10)金剛經:佛經名。初譯全稱《金剛般若波多蜜經》,後妻鳩摩羅什譯,一卷。後有多種譯本,名稱不全同。藏(z àng葬):佛教道教經典的總稱;一藏數,指持誦五千四十八遍。
(
11)捻珠:手捻佛珠。佛珠,又稱念珠、數珠,唸佛號或經咒時用以計數的佛教用物。通常用香木車成小圓粒,貫穿成串,也有用玉石等製作的。
粒數有十四顆至一千零八十顆不等。
(
12)跋履:跋涉;登山涉水。《左傳。成公十三年》:「(晉)文公躬擐甲冑,跋履山川,越險阻,征東之諸侯。」
(
13)秋闈:鄉試;考選舉人。
(
14)輿其櫬:用車運走女棺。櫬,棺。此從青本,底本無「輿其」二字。
(
15)就窆(biǎn 貶):就地葬埋。窆,葬時穿土下棺。見《周禮。地官。鄉師》注。
(
16)就木:進棺材;老死。《左傳。僖公二十三年》:「(重耳)將適齊,謂季隗曰:」待我二十五年,不來而後嫁。『對曰:「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則就木焉!請待子。』」
(
17)以報:此從二十四卷抄本,底本作「一報」。
(
18)鈿(diàn 店)車:鑲嵌有金屬薄片圖案紋飾的車輛。
(
19)綉纓朱:有彩穗裝飾的大紅車簾。綉纓,彩絲做的穗狀飾物,即流蘇。,車前掛的帷幔。
(
20)展:車輪轉動,猶言發車。,即輪,亦作「轔」。
(
21)闐咽(tián y è田葉):即「闐噎」。形客車馬喧騰,充塞道路。《文選》左思《吳都賦》:「冠蓋雲蔭,閭閻闐噎。」
(
22)效:此從二十四卷抄本,底本作「數」。
(
23)南海:指觀世音菩薩所在地。印度有南海。又,我國浙江普陀山,相傳為觀音現身說法道場,故通常所說南海,多指此。
(
24)近在方寸地:近在心間。佛教淨土宗認為,只要修持善心,發願唸佛,堅持不懈,就可使佛菩薩聞知,拔除于苦難之中。方寸,指心,見《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
(
25)念切菩提:即渴望領悟佛理。菩提,佛教名詞,意譯「覺」、「智」,指對佛教「真理」的覺悟。佛教認為,有了這種覺悟,就能斷絶世間煩惱,成就「涅」之「智慧」。
(
26)擢高科:指科舉高中。
(
27)替:廢棄,衰減。
(
28)修齡:長壽。
(
29)過涉滅頂:謂入深水,淹沒頭頂。《易。大過》:「上六,過涉滅頂,凶,無咎。」
(
30)頷禿面童:下巴光淨無須,面呈童顏。頷,下頦。
(
31)過飾邊幅:過于注重穿著打扮。謂與年齡身份不符。邊幅,本指布幅的邊緣,喻指人的服飾容態等外觀表現。
(
32)匡救:救正,矯正。《孝經》:「匡救其惡。」註:「匡,正也。」
(
33)鍾愛:愛集一身;極其喜愛。鍾,聚。
(
34)發童而齒壑:頭禿齒缺。形容年老。韓愈《進學解》:「頭童齒豁,竟死何裨。」童,禿。壑,通「豁」,齒缺。
(
35)游敖:遊玩散心。《詩。邶風。柏舟》:「微我無酒,以敖以游。」
(
36)班荊:謂藉草而坐。《左傳。襄公二十六年》:「伍舉奔鄭,將遂奔晉;聲子將如晉,遇之於鄭郊,班荊相與食,而言復故。」班,布。荊,泛指雜草。
(
37)倜儻,風流灑脫。指有青年風度。
(
38)怨父欺罔:此據二十四卷抄本,底本無「父」字。
(
39)款曲:應酬殷懇。《後漢書。光武帝紀》下:「文叔(劉秀字)少時謹信,與人不款曲。」
(
40)不屬客:意不在客;不理會客人。屬,屬意。
(
41)慢:簡慢,怠慢。
(
42)年貌舛異:謂張生的年齡與容貌不符。
(
43)朱櫻:紅櫻桃,喻女子之口。啟:此從二十四卷抄本,底本作「起」。
(
44)肅客:引導客人。《禮記。曲禮》上:「主人肅客而入。」註:「肅,進也。」
(
45)細展官閥:詳細詢問官階門第。展,展問,詢問。
(
46)小耦:少年夫妻。耦(偶),配偶。
(
47)「不知者」句:意謂張于旦夫婦相貌比他們的兒子、兒媳還顯得年少。子婦,兒子和兒媳。姑嫜,婆婆和公公。
道士
韓生,世家也(
1)。好客。同村徐氏,常飲于其座。會宴集(
2) ,有道士托鉢門上(
3)。家人投錢及粟,皆不受;亦不去。家人怒,歸不顧。韓聞擊剝之聲甚久(
4) ,詢之,家人以情告。言未已,道士竟入。韓招之坐。道士向主客皆一舉手,即坐。略致研詰,始知其初居村東破廟中。
韓曰:「何日棲鶴東觀(
5) ,竟不聞知,殊缺地主之禮(
6)。」答曰:「野人新至(
7) ,無交遊。聞居士揮霍(
8) ,深願求飲焉。」韓命舉觴。道士能豪飲。
徐見其衣服垢敝,頗偃蹇(
9) ,不甚為禮。韓亦海客遇之(
10)。 道士傾飲二十餘杯,乃辭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