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漢書 - 135 / 457
歷史類 / 班固 / 本書目錄
  

漢書

第135頁 / 共457頁。

 大小:

 第135頁

朗讀:

《書》曰:「詩言志,歌詠言。」故哀樂之心感,而歌詠之聲發。誦其言謂之詩,詠其聲謂之歌。故古有采詩之官,王者所以觀風俗,知得失,自考正也。

孔子純取周詩,上采殷,下取魯,凡三百五篇,遭秦而全者,以其諷誦,不獨在竹帛故也。


  

漢興,魯申公為《詩》訓故,而齊轅固、燕韓生皆為之傳。或取《春秋》,采雜說,咸非其本義。與不得已,魯最為近之。三家皆列于學官。又有毛公之學,自謂子夏所傳,而河間獻王好之,未得立。

《禮古經》五十六卷,《經》十七篇。後氏、戴氏。

《記》百三十一篇。七十子後學者所記也。



《明堂陰陽》三十三篇。古明堂之遺事。

《王史氏》二十一篇。

七十子後學者。《曲台後倉》九篇。

《中庸說》二篇。

《明堂陰陽說》五篇。

《周官經》六篇。王莽時劉歆置博士。

《周官傳》四篇。

《軍禮司馬法》百五十五篇。

《古封禪群祀》二十二篇。

《封彈議對》十九篇。武帝時也。



《漢封禪群祀》三十六篇。《議奏》三十八篇。石渠。

凡《禮》十三家,五百五十五篇。入《司馬法》一家,百五十五篇。

《易》曰:「有夫婦父子君臣上下,禮義有所錯。」而帝王質文世有損益,至周曲為之防,事為之制,故曰:「禮經三百,威儀三千。」及周之衰,諸侯將逾法度,惡其害己,皆滅去其籍,自孔子時而不具,至秦大壞。漢興,魯高堂生傳《士禮》十七篇。訖孝宣世,後倉最明。戴德、戴聖、慶普皆其弟子,三家立於學官。《禮古經》者,出於魯淹中及孔氏,與十七篇文相似,多三十九篇。及《明堂陰陽》、《王史氏記》所見,多天子、諸侯、卿、大夫之制,雖不能備,猶B234倉等推《士禮》而致于天子之說。

《樂記》二十三篇。

《王禹記》二十四篇。《雅歌詩》四篇。

《雅琴趙氏》七篇。名定,勃海人,宣帝時丞相魏相所奏。

《雅琴師氏》八篇。名中,東海人,傳言師曠後。

《雅琴龍氏》九十九篇。名德,梁人。

凡《樂》六家,百六十五篇。出淮南劉向等《琴頌》七篇。

《易》曰:「先王作樂崇德,殷薦之上帝,以享祖考。」故自黃帝下至三代,樂各有名。孔子曰:「安上治民,莫善於禮;移風易俗,莫善於樂。」二者相與並行。周衰俱壞,樂尤微眇,以音律為節,又為鄭、衛所亂,故無遺法。漢興,制氏以雅樂聲津,世在樂宮,頗能紀其鏗鏘鼓舞,而不能言其義。六國之君,魏文侯最為好古,孝文時得其樂入竇公,獻其書,乃《周官-大宗伯》之《大司樂》章也。

武帝時,河間獻王好儒,與毛生等共采《周官》及諸子言樂事者,以作《樂記》,獻八佾之舞,與制氏不相遠。其內史丞王定傳之,以授常山王禹。禹,成帝時為謁者,數言其義,獻二十四卷記。劉向校書,得《樂記》二十三篇。與禹不同,其道浸以益微。

《春秋古經》十二篇,《經》十一卷。公羊、-梁二家。

《左氏傳》三十捲。左丘明,魯太史。

《公羊傳》十一卷。公羊子,齊人。

《-梁傳》十一卷-梁子,魯人。《鄒氏傳》十一卷。

《夾氏傳》十一卷。有錄無書。

《左氏微》二篇。

《-氏微》三篇。楚太傅-椒也。



《張氏微》十篇。

《虞氏微傳》二篇。趙相虞卿。《公羊外傳》五十篇。

《-梁外傳》二十篇。

《公羊章句》三十八篇。

《-梁章句》三十三篇。

《公羊雜記》八十三篇。《公羊顏氏記》十一篇。

《公羊董仲舒治獄》十六篇。

《議奏》三十九篇。石渠論。

《國語》二十一篇。左丘明著。

《新國語》五十四篇。劉向分《國語》。《世本》十五篇。古史官記黃帝以來訖春秋時諸侯大夫。


  

《戰國策》三十三篇。記春秋後。

《奏事》二十篇。秦時大臣奏事,及刻石名山文也。



《楚漢春秋》九篇。陸賈所記。《太史公》百三十篇。十篇有錄無書。

馮商所續《太史公》七篇。

《太古以來年紀》二篇。

《漢著記》百九十捲。

《漢大年紀》五篇。

凡《春秋》二十三家,九百四十八篇。省《太史公》四篇。

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君舉必書,所以慎言行,昭法式也。

左史記言,右史記事,事為《春秋》,言為《尚書》,帝王靡不同之。周室既微,載籍殘缺,仲尼思存前聖之業,乃稱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

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征之矣。”以魯周公之國,禮文備物,史官有法,故與左丘明觀其史記,據行事,仍人道,因興以立功,就敗以成罰,假日月以定曆數,借朝聘以正禮樂。有所褒諱貶損,不可書見,口授弟子,弟子退而異言。丘明恐弟子各安其意,以失其真,故論本事而作傳,明夫子不以空言說經也。

《春秋》所貶損大人當世君臣,有威權勢力,其事實皆形于傳,是以隱其書而不宣,所以免時難也。

及未世口說流行,故有《公羊》、《-梁》、《鄒》、《夾》之《傳》。四家之中,《公羊》、《-梁》立於學官,鄒氏無師,夾氏未有書。

《論語》古二十一篇。出孔子壁中,兩《子張》。《齊》二十二篇。多《問王》、《知道》。《魯》二十篇,《傳》十九篇。

《齊說》二十九篇。《魯夏侯說》二十一篇。《魯安昌侯說》二十一篇。《魯王駿說》二十篇。

《燕傳說》三卷。

《議奏》十八篇。石渠論。《孔子家語》二十七卷。

《孔子三朝》七篇。

《孔子徒人圖法》二卷。

凡《論語》十二家,二百二十九篇。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