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太平廣記 二 - 406 / 471
中國古代史類 / 李昉 / 本書目錄
  

太平廣記 二

第406頁 / 共471頁。

 大小:

 第406頁

朗讀:

常兗為禮部,判雜文榜後云:他日登庸,心無不鋭。通宵絶筆,恨即有餘。所放雜文過者,常不過百人。鮑祭酒防為禮部,帖經落人亦甚。時謂之「常雜鮑帖」。(出《傳載故實》)

【譯文】


  

常兗在禮部任官,批閲雜文試卷後說,想在文章上超越他人,絶對要鋭意向前。登庸意為拜相這裡系借用)雖然點燈耗油,寫出文章又感到不滿足。他閲卷能通過的,常常不超過一百人。做過祭酒(國子監長官)的鮑防後來也任禮部官,在帖經上要求非常嚴格。當時的人稱他們為常雜、鮑帖。意思是說,常兗對於雜文的要求,鮑防對於帖的要求,極嚴格。

放榜

貞觀初。放榜日,太宗私幸端門,見進士于榜下綴行而出,喜謂侍臣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進士榜頭,豎粘黃紙四張,以氈筆淡墨,袞轉書曰「禮部貢院」四字。或曰,文皇頃以飛帛書之。又云,象陰注陽受之狀。進士舊例,于都省禦考試,南院放榜。(南院乃禮部主事受領文書於此。凡版樣及諸色條流,多於此例之。明抄本「例」作「列」。)張榜牆,乃南院東牆也,別築起一堵高丈餘,外有壖垣。未辯色,即自北院將榜,就南院張之。元和六年,為監生郭東里決破棘籬,(籬在壖垣之下。南院正門外亦有之。)坼裂文榜,因之後來多以虛榜自省門而出,正榜張亦稍晚?(出《摭言》)

【譯文】

貞觀初年,放榜的日子,唐太宗暗中到端門去。看到進士們從榜下接連不斷地走出來,非常高興。對隨行人員說,天下的人才,都被我吸引來了。進士榜,要粘四張黃紙。其字淡墨書寫。考試的地方,用大毛筆,書寫禮部貢院四個字。有人說是唐太宗的親筆。又說如鬼神的字樣。考進士的慣例,要經過禮部的考試和皇帝個別的面試,在南院放榜。貼榜的地方是南院的東牆。是特築的牆,高一丈多,上面有檐,四周是空地。天尚未明,即從北院捧着榜,到南院去貼。元和六年被國子監的學子們從東面踏破了棘籬牆,把貼榜文的牆也給擁倒了。所以,後來先由禮部貼一個副榜,晚一點再張貼正式的榜文。

又 放榜

鄭薰知舉,放榜日,唯舍人畢諴到宅謝恩。至蕭倣放榜日,並無朱紫及門。時論誚之。(出《盧氏雜說》)

【譯文】

鄭薰做主考,放榜的那天,舍人(官名)畢諴登門道謝。肖倣做主考,放榜那天,沒有什麼穿官服的人到他家裡去。當時的人笑話鄭薰。

五老榜

天復元年,杜德祥榜,放曹松、王希羽、劉象、柯崇、鄭希顏等及第。時上新平內難,聞放新進士,喜甚。詔選中有孤貧屈人,宜令以名聞,特敕授官。故德祥以松等塞詔,各授校正。制略曰:念爾登科之際,當予反正之年。宜降異恩,各膺龍命。松、舒州人。學賈司倉為詩,此外無他能,時號松啟事為送羊腳狀。希羽,歙州人,詞藝優博。松、希羽、甲子皆七十餘。象,京兆人;崇、希顏,閩人。皆以詩卷及第,亦俱年逾耳順矣。時謂五老榜。(出《摭言》)

【譯文】

天復元年,杜德祥主持科選的事。選中了曹松、王希羽、劉象、柯崇、鄭希顏。當時皇帝剛剛平定內亂,聽說開科取士,非常高興。下詔從進士中挑孤老貧窮的人報告他,由他親自任官。所以杜德祥就拿這五個人來敷衍,都授了校正的官。書授官理由說,我感念你們中選之際,正是我撥亂反正之年,應給予你們格外的恩惠和殊榮。曹松是舒州人,讀賈誼、司馬相如的文章,拿來應付,做幾首詩,並沒什麼真才實學。當時傳言曹松說事答話的樣子象捧獻羊腿似的。王希羽是歙州人,詩詞、琴棋有較高的造詣。曹松、王希羽都是七十多歲的老頭子。劉象是京都人,柯崇、鄭希顏是福建人,都是以詩考取的,也都六十多歲。所以稱這一榜為五老榜。

謝恩

放榜後,狀元已下,到主司宅門,下馬綴行而立,斂名紙通呈,門人(按唐摭言三門人作入門。)並敘立於階下,北上東向。主司列席褥,東面西向。主事揖狀元已下與主司對拜。拜訖,狀元出行致詞,又退著行,各拜,主司答拜。拜訖,主司云:請諸郎君敘中外,狀元已下,各各齒敘,便謝恩。餘人如狀元禮。禮訖,主事云:請狀元曲謝(謝原作謀,據唐《摭言》三改。)名第,第幾人謝衣鉢。(衣鉢謂得主司名第。其或與主司先人同名第,即謝大衣鉢,如踐世科,即感泣而謝。)謝訖,登,即狀元與主司對座。于時公卿來看,皆南行敘座。飲酒數巡,便起,赴期集院。(或雲。此禮部不恆,即有于都省至謝,公卿來看者,或不坐而即回馬也。明抄本「部」作「即」。)三日後,又曲謝。其日,主司方一一言及薦導之處,俾其各謝挈維之力。苟特達而取,亦要言之矣。(出《摭言》)


  
【譯文】

放榜之後,由狀元率進士們到禮部,下馬緩行,列隊侍立,把這些人的名字寫在紙上,呈送給主管官。按中試的次序在台階下站着。先由北面上台階面東站着,主管官們坐在東面,面西。主事官請狀元等向主管官們行禮,主管官還禮。狀元出列致辭,退回去,再行禮,由主考還禮。拜完了,由主管官宣佈進士們報告年齡。於是依次報告。報告完了要行大禮,表示謝皇帝的恩典。每個人都同狀元一樣。行完禮由主事官宣佈由狀元說明自身情況,其餘的人表示感謝朝廷賞賜給的官服、官糧。而後,狀元登上主管官員們坐的台階,可以按規矩面向主考官坐下,介紹前幾名並回答主管官員們的問話。這時官員們可以來參觀、接見,從南面走,面北依次入座,同進士們一起喝幾杯酒。進士們喝完酒,依次退到期集院去。三天後,再舉行一次,同主考官們的會面。這一次主考官們可以和進士們交談,指出他們看中哪些人的哪些文章,考官們怎樣互相通報、合議取中。

期集

謝恩後,方詣期集院。大凡未敕下已前,每日期集。兩度詣主司之門。然三日後,主司堅請已,即止。同年初到集所,團(「團」原作「國」,據唐《摭言》三改。)司所由輩(「輩」原作「輦」,據唐摭言三改。)參狀元後,更參眾郎君。拜訖,俄有一吏當中庭唱曰:「諸郎君就坐,雙東單西。其日醵(」日醵「二字原缺,據明抄本補)罰不少。又出抽名紙錢,(每人十貫文。其敘名紙,見狀元,俄于眾中騫抽三五個,便由此錢。唐《摭言》三」騫「作」驀"。)鋪底錢。自狀元已下,每人三十貫文。(出《摭言》)

【譯文】

進士們謝完了皇恩、師恩之後,到期集院去。沒有皇上的任職令以前,每天都要去。還要到主考官的衙門去兩次。由主考官表示不必再來,第三天就停止。但同科取中的進士,稱同年,第一次期集,同年們先要拜見狀元,然後同年們互拜。再然後由禮部的吏員唱名,宣佈就座。名次雙數的坐在東面,單數的坐在西面。一起喝酒,杯不幹者受罰。每人出三十貫抽名紙錢,用來書寫個人的概況,類似今人的通訊錄。

過堂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