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太平廣記 二 - 113 / 471
中國古代史類 / 李昉 / 本書目錄
  

太平廣記 二

第113頁 / 共471頁。

 大小:

 第113頁

朗讀:

唐代邢州司馬柳儉,隋煬帝大業十年時曾任岐州岐陽宮監。隋恭帝義寧元年,冤枉他犯了誣告罪而被押在大理寺。柳儉虔心誦讀金剛般若經,有兩頁沒有讀完,不知不覺睡着了。夢見一個印度和尚告訴他說:「施主誦讀經書應當從頭到尾讀完,就能夠得到釋放。」柳儉醒來,勤奮不懈地誦經。又過了兩天,忽然又有令下,就在朝堂上放了他。柳儉在離別時,當夜誦讀經書到三更時分。忽然聞到有奇異的香味,充滿牢房,一直到早晨也不斷,大概是感動上天所造成的。柳儉一直到死,共誦讀經書五千多遍。

蕭瑀


  

蕭瑀,梁武帝玄孫,梁王巋之子。梁滅入隋,仕至中書令,封宋國公。女煬帝皇后,篤信佛法,常持金剛經。議伐高麗,不合旨,上大怒。與賀若弼、高潁同禁,欲置於法。瑀就其所,八日念金剛經七百遍,明日,桎梏忽自脫。守者失色,復為著。至殿前,獨宥瑀,二人即重罰。因著《般若經靈驗一十八條》,乃造寶塔貯經,檀香為之,高三尺。感一鍮石像,忽在庭中,奉安塔中,獲舍利百粒。貞觀十一年,見普賢菩薩,冉冉向西而去。(出《報應記》)

【譯文】

蕭瑀,是梁武帝的重孫子,梁王巋的兒子。梁滅亡後歸順隋朝,官到中書令,封為宋國公。他的女兒是隋煬帝的皇后,他誠篤信奉佛法,常常唸誦金剛經。因商議討伐高麗,不附合皇帝的旨意,皇上大怒,和賀若弼、高潁一起被囚禁,想要置之於法。蕭瑀在監牢中。八天念金剛經七百遍。第二天,枷鎖忽然自己脫落,看守的人大驚失色,又給他帶上,等到了金殿上,唯獨寬恕了蕭瑀,那兩個人就受了重罰。於是蕭瑀寫了《般若經靈驗一十八條》,還建寶塔貯藏經書。塔用檀香木造成,高三尺。感召來一黃銅佛像,落在院子裡,把這佛像也安放在塔中,獲得佛骨一百粒。唐太宗貞觀十一年,看見了普賢菩薩,從塔中出來慢慢地向西而去。

趙文信

唐遂州人趙文信,貞觀元年暴死,三日後還蘇。自說云:初死時,被人遮擁驅逐,同伴十人,相隨至閻羅王所。其中有一僧,王先問云:「師在世修何功德?」師答云:「道徒自(明抄本「道徒自」三字作「貧道從」。)生以來,唯誦金剛般若經。」王聞此語,忽即驚起,合掌贊言:「善哉善哉!師審誦般若,當得升天,何因錯來至此?」言未訖,忽有天衣來下,引師上天去。王復喚遂州人前曰:「汝在生有何功德?」其人報言:「臣一生以來,不讀佛經,唯好庾信文章集。」王言:「庾信是大罪人,見此受苦,汝見庾信,頗識否?」答云:「雖讀渠文章,然不識其人。」王即令引出庾信,乃見是龜身,王又令引去,少時復作人來,語云:「我為生時好作文章,妄引佛經,雜揉俗書,又誹謗佛法,謂言不及孔老之教,今受罪報龜身,苦也。」此人活已,具述其事,遂州人多好捕獵,及聞所說,共相鑒戒,永斷殺業,各發誠心,受持般若,迄今不絶。(出《法苑珠林》)

【譯文】

唐朝遂州人趙文信。貞觀元年忽然暴死,三天後復甦。自己說:「當初死的時候,被人簇擁着驅趕着,與同伴十人,相隨來到了閻羅王的地府。其中有一個和尚,閻王先問道:“師傅在世修行什麼功德?」和尚答道:「貧僧出生以來,專一誦讀金剛般若經。」閻王聽到這些話,忽然驚起。拍手讚道:「太好了,太好了!師傅認真誦讀般若經,應當升天,為什麼錯走到這裡來?」話沒說完,忽然有天衣使者下來,接引和尚上天去了。閻王又叫遂州人上前說:「你在人世有什麼功德?」趙文信答道:「我一生不讀佛經,只喜好庾信文章集。」閻王說:「庾信是個大罪人。現正在這裡受苦,你看見庾信,能認識嗎?」回答說:「雖然讀他的文章,然而不認識這個人。」閻王就叫人領出庾信。才看見是個烏龜的身子。閻王又叫領回去。不一會又變作人來,說道:「我是活着的時候喜好作文章。亂引佛經,雜揉世俗的書,又誹謗佛法。說佛教趕不上儒教和道教,現在受罪報為龜身,很苦。」文信復活之後,把所遭遇的全部講述出來。遂州人很喜歡打獵,等到聽說之後,互相為鑒,永遠斷絶殺生的事。各發誠心,信佛誦讀般若經,到現在也不停止。

劉弼

唐劉弼,貞觀元年任江南縣尉。忽一日,有烏于房前樹上鳴。土人云:「是烏所止為不祥。」弼聞之恐懼,思欲修崇功德,不知何者為勝。夜夢一僧,偏贊金剛般若經,令誦百遍。及寤,依命即誦至百遍。忽有大風,從東北來,拔此樹,隔舍遙擲巷外,其拔處土坎,縱廣一丈五尺。察暴風來處,小枝纖葉,並隨風回靡,風止還起如故。乃知經力不可思議。(出《法苑珠林》)

【譯文】

唐代劉弼,貞觀元年任江南縣尉。忽然有一天,有隻烏鴉在房前的樹上鳴叫。當地人說:「這烏鴉停落的地方是不吉祥的。」劉弼聽說恐懼害怕,想要建立功德,不知道做什麼最好。一夜夢見一個和尚,只是讚頌金剛般若經。讓他誦讀一百遍。等到劉弼醒來,按照和尚的話就誦讀到一百遍。忽然颳起大風,從東北來。拔掉了這棵樹,隔着房舍遠遠扔到村外。那個拔掉樹的地方的土坎,長寬一丈五尺。看那風暴來的地方,小枝細葉,一起隨着風飄舞,風停止之後複原象當初那樣,才知道經書的力量是不可思議的。

袁志通

唐袁志通,天水人,常持金剛經。年二十,被驅為軍士,敗走岩嶮,經日不得食。而覺二童子,持滿盂飯來與之。志通拜,忽然不見,既食訖,累日不饑。後得還鄉,貞觀八年病死,兩日即蘇,曰:「被人領見王,王問在生善業,答云:『常持金剛經。』王甚喜曰:『且令送出。』遂活。」(出《報應記》)

【譯文】


  

唐朝袁志通,是天水人,常常念金剛經,年齡二十歲。被抓去做了軍士,失敗逃跑到山岩險峻處,整天沒有吃東西。卻看見了二位童子,拿着滿滿的一碗飯來給他,志通拜謝,忽然間二童子不見了,就吃了飯,結果幾天也不餓。以後回到家鄉。貞觀八年病死,兩天後就復甦說:「被人領着拜見閻王,閻王問在人世做的好事,我答道:『常念金剛經』。閻王很高興地稱許我,並且下令送回去,於是我就活了。」

韋克勤

唐韋克勤少持金剛經,為中郎將,從軍伐遼,沒高麗。貞觀中,太宗征遼,克勤少持金剛經,望見官軍,乃夜出投之。暗不知路,乃至心唸經,俄見炬火前導,克勤隨火而去,遂達漢軍。(出《報應記》)

【譯文】

唐韋克勤從少年開始念金剛經,長大後做了中郎將,從軍攻打遼國,失散在高麗。貞觀年間,太宗征遼,克勤看見了官軍,就連夜出城投奔漢軍。天黑看不見去路,於是誠心唸經,不一會看見火炬在前引導,克勤便跟着火炬而走,終於到達漢軍。

沈嘉會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