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太平廣記 二 - 37 / 471
中國古代史類 / 李昉 / 本書目錄
  

太平廣記 二

第37頁 / 共471頁。

 大小:

 第37頁

朗讀:

支遁曾經在白馬寺與劉系之等人談論過《莊子》的《逍遙游》,《逍遙游》說:「各適其性即為逍遙。」支遁說:「不對。夏舛與盜跖以殘害為其性,如若運其性就能逍遙,那麼他們也能逍遙了。」為此,他特意利用時間註釋了《逍遙游》,飽讀經書的文人學者對他的見解無不歎服。後來,他回到了吳地,住在支硎山寺。晚年他想去剡地,當時謝安在吳地,給支遁寫信說:「思君之情日積,時間過得太慢。知道你要回剡自治,心情十分惘悵。人生是如此孤獨。當年相聚時的風流得意,頃刻之間都已消逝。如今終日慼慼,觸事傷懷。只盼君能速速前來,以當面交談消解愁苦,一日可以抵得上千載!此處多有山水,山區的縣城十分幽靜,你可以來這裡養病。這裡雖與剡地無異,但是兩地的醫藥不同。望你不要錯過機會,以上意見供你深思。」王羲之當時在會稽,素聞支遁之名,但不相信他有什麼才學,他對別人說:「一個狂僧而已,有啥值得稱道的!」後來支遁回到了剡地,直接去會稽遊覽,王羲之特意去迎接,藉機考驗他的水平。見面之後,王羲之問支遁道:「《逍遙游》這篇文章你可聽說過嗎?」支遁當即發表了幾千言的長篇議論,闡述了獨到新穎的見解,才華橫溢,辭語驚絶。王羲之聽後寬衣解帶放下了驕矜的架勢,並且留連盤桓捨不得離去,還請支遁住在靈嘉寺,存心與支遁親近。支遁很快就投跡到剡山,在一片沃土的小山嶺上立寺行道,有僧眾一百多人經常跟他學習佛法,支遁為許多弟子撰寫了座右銘,用來勉力他們。當時的輿論認為,支遁的才學足可以輔佐朝廷,他卻潔身自好超塵脫俗,這就有違于「兼濟天下」之道。支遁於是撰寫了《釋曚論》。晚年路過石城山時,又建立了棲光寺。他整日宴坐于山門,游心于禪學,以草木為食山泉為飲,放懷于塵寰之外。他註釋了《安般》、《四禪》等各種經書,還撰寫了《即色游玄論》等著作。支遁曾應晉帝之請,在京都建業滯留了將近三年。後來他要返回東山,上書晉帝告辭,得到了晉帝的特許。晉帝為送他回山,給了他優厚的餽贈和照顧。當時的許多名流,都到征虜亭為他餞行,蔡子叔來得早,坐到了支遁跟前,謝萬石是後來的,便趁蔡子叔暫起之機;移到蔡的座位上去年,等到蔡子叔返回來時,又把謝萬石趕出了座位,而謝毫不介意。支遁為時賢名流所仰慕,竟然到了這種程度。這次離開建業之後,他便收跡于剡山,畢其命于林澤。有人曾贈給支遁一匹好馬,支遁便接受並養了起來,當時有人譏笑他,他說:「我因愛其神駿,所以就養了起來。」後來,又有人送給他一隻仙鶴,支遁說:「此乃衝天翱翔之物豈能供人悅目賞玩呢?」於是把仙鶴放了。支遁年幼時,曾與師父在一起辯論事物,他說生吃鷄蛋算不上是殺生,師父一時說服不了他,師父突然不見了,轉眼之間師父現了形,只見他把一隻鷄蛋扔在地上,蛋殼破碎而走出來一隻鷄雛。頃刻之間蛋殼與鷄雛又都消失了。支遁於是感悟了,從此他就只吃蔬菜而不沾腥味,終生如此。支遁原先曾在餘姚塢山中住過,到晚年時,還要回到塢中,有人問他為什麼要回去,他說道:「謝安石從前幾次來這裡相見,一住就是十多天。如今見物生情,無不勾起往事的懷念。」後來支遁病重,遷回了餘姚塢,于晉太和元年閏四月四日死在他住處,享年五十三歲,遺體埋葬在塢中,墳墓現在仍然保存在那裡。也有人說他死於剡地,不知有什麼依據。支遁去世後,郗超為他撰寫了詳傳,袁宏為他作銘,周雲為他作誄,稱讚他的德行,寄託對他的哀思。

卷第八十八 異僧二


  

佛圖澄

佛圖澄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