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太平廣記 一 - 2 / 334
中國古代史類 / 李昉 / 本書目錄
  

太平廣記 一

第2頁 / 共334頁。

 大小:

 第2頁

朗讀:

或云:老子欲西度關,關令尹喜知其非常人也,從之問道。老子驚怪,故吐舌聃然,遂有老聃之號。亦不然也。今按《九變》及《元生十二化經》,老子未入關時,固已名聃矣。老子數易名字,非但一聃而已。

所以爾者,按《九宮》及《三五經》及《元辰經》云:人生各有厄會,到其時,若易名字,以隨元氣之變,則可以延年度厄。今世有道者,亦多如此。


  

老子在周,乃三百餘年,二百年之中,必有厄會非一,是以名稍多耳。欲正定老子本末,故當以史書實錄為主,並老(《太平禦覽》六五九,引神仙傳無老字。)仙經秘文,以相參審。其它若俗說,多虛妄。

洪按《西升中胎》及《覆命苞》及《珠韜玉機》(明抄本「機」作「機」,《初學記》二三《禦覽》三六三,引《神仙傳》作「札」。當是札訛為機,寫作機。)《金篇內經》,皆云:老子黃白(《藝文類聚》七八、《太平禦覽》三六三引無白字。)色,美眉,廣顙長耳,大目疏齒,方口厚唇;額有三五達理,日角月懸;鼻純骨雙柱,耳有三漏門;足蹈二五,手把十文。以周文王時為守藏史,至武王時為柱下史。時俗見其久壽,故號之為老子。夫人受命,自有通神遠見者,稟氣與常人不同,應為道主,故能為天神所濟,眾仙所從。

是以所出度世之法,九丹八石,金醴金液;次存玄素守一,思神歷藏,行氣煉形,消災闢惡,治鬼養性,絶谷變化,厭勝教戒,役使鬼魅之法。凡九百三十捲,符書七十捲,皆老子本起中篇所記者也,自有目錄。其不在此數者,皆後之道士,私所增益,非真文也。老子恬淡無慾,專以長生為務者,故在周雖久,而名位不遷者,蓋欲和光同塵。內實自然,道成乃去,蓋仙人也。

孔子嘗往問禮,先使子貢觀焉。子貢至,老子告之曰:「子之師名丘,相從三年,而後可教焉。」

孔子既見老子,老子告曰:「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若愚。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淫志,是皆無益於子也。」

孔子讀書,老子見而問之曰:「何書?」

曰:「易也。聖人亦讀之。」

老子曰:「聖人讀之可也,汝曷為讀之?其要何說?」

孔子曰:「要在仁義。」

老子曰:「蚊虻噆膚,通夕不得眠。今仁義慘然而汩人心,亂莫大焉。夫鵠不日浴而白,烏不日染而黑,天之自高矣,地之自厚矣,日月自照矣,星辰固自列矣,草木固有區矣。夫子修道而趨,則以至矣,又何用仁義!若擊鼓以求亡羊(明抄本「羊」作「子」)乎?夫子乃亂人之性也。」

老子問孔子曰:「亦得道乎?」

孔子曰:「求二十七年而不得也。」

老子曰:「使道可獻人,則人莫不獻之其君;使道而可進人,則人莫不進之其親矣;使道可告人,則人莫不告之兄弟矣;使道可傳人,則人莫不傳之其子矣;然而不可者,無他也,中無主而道不可居也。」

孔子曰:「丘治詩、書、禮、樂、易、春秋,誦先王之道,明周、召之跡,以干七十餘君而不見用,甚矣人之難說也。」

老子曰:「夫六藝,先王之陳跡也,豈其所陳哉。今子所修者,皆因陳跡也。跡者履之出,而跡豈異哉?」

孔子歸,三日不談。子貢怪而問之。孔子曰:「吾見人之用意如飛鳥者,吾飾意以為弓弩射之,未嘗不及而加之也;人之用意如糜鹿者,吾飾意以為走狗而逐之,未嘗不銜而頓之也;人之用意如淵魚者,吾飾意以為鈎緡而投之,未嘗不釣而制之也。至于龍,乘雲氣,游太清,吾不能逐也。今見老子,其猶龍乎,使吾口張而不能翕,舌出而不能縮,神錯而不知其所居也。」

陽子見于老子,老子告之曰:「虎豹之文,猿猱之捷,所以致射也。」

陽子曰:「敢問明王之治。」

老子曰:「明王之治,功蓋天下而以(明抄本「以」作「似」)不自己;化被萬物而使民不恃;其有德而不稱其名;位乎不測而游乎無有者也。」

老子將去而西出關,以升崑崙。關令尹喜占風氣,逆知當有神人來過,乃掃道四十里。見老子而知是也。老子在中國,都未有所授,知喜命應得道,乃停關中。

老子有客徐甲,少賃于老子,約日僱百錢,計欠甲七百二十萬錢。甲見老子出關游(明抄本「游」作「遠」)行,速索償不可得,乃倩人作辭,詣關令,以言老子。而為作辭者,亦不知甲已隨老子二百餘年矣,唯計甲所應得直之多,許以女嫁甲。甲見女美,尤喜,遂通辭于尹喜。得辭大驚,乃見老子。

老子問甲曰:「汝久應死,吾昔賃汝,為官卑家貧,無有使役,故以《太玄清生符》與汝,所以至今日。汝何以言吾?吾語汝到安息國,固當以黃金計直還汝,汝何以不能忍?」

乃使甲張口向地,其太玄真符立出於地,丹書文字如新,甲成一聚枯骨矣。喜知老子神人,能復使甲生,乃為甲叩頭請命,乞為老子出錢還之。老子復以太玄符投之,甲立更生。喜即以錢二百萬與甲,遺之而去。並執弟子之禮,具以長生之事授喜。

喜又請教誡,老子語之五千言,喜退而書之,名曰《道德經》焉。


  
尹喜行其道,亦得仙。漢竇太后信老子之言,孝文帝及外戚諸竇,皆不得不讀,讀之皆大得其益。故文景之世,天下謐然,而竇氏三世保其榮寵。

太子太傅疏廣父子,深達其意,知功成身退之意,同日棄官而歸,散金布惠,保其清貴。及諸隱士,其遵老子之術者,皆外損榮華,內養生壽,無有顛沛于險世。其洪源長流所潤,洋洋如此,豈非乾坤所定,萬世之師表哉。故莊周之徒,莫不以老子為宗也。(出《神仙傳》)

【譯文】

老子姓李,名重耳,字伯陽,是春秋時代楚國苦縣曲仁裡的人。傳說他的母親有一次看見空中大流星飛過後就懷了身孕。由於是上界的神靈之氣出現在李家,所以老子生下後姓了凡人的李氏。

有人說,老子生於開天闢地之前,是天的精靈神魄,自然就是神靈了。

又有人說,老子的母親懷了他七十二年才剖開左腋生下了他,一出生就是白髮蒼蒼,所以才名叫老子。

有人說老子的母親沒有丈夫,他是隨母親娘家而姓李的。

也有人說老子的母親碰巧是在李樹下生了老子,老子一出生就能說話,指着李樹說:「就用它作我的姓吧。」

還有人說,老子在上三皇時是玄中法師,下三皇時是金闕帝君,伏羲氏時是鬱華子,神農氏時是九靈老子,祝融時是廣壽子,黃帝時是廣成子,顓頊時是赤精子,帝嚳時是祿圖子,堯時是務成子,舜時為尹壽子,夏禹時是真行子,殷商時是錫則子,周文王時是文邑先生。

還有一種說法,說老子是文王的守藏史。

有的說,老子在越國就是范蠡,在齊國就是鴟夷子,在吳國就是陶朱公。

這些傳說在各種書籍中都有記載,但都不是出自神仙經書的正式傳記中,沒有什麼依據。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