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梁書 - 121 / 193
中國古代史類 / 姚思廉 / 本書目錄
  

梁書

第121頁 / 共193頁。

 大小:

 第121頁

朗讀:

卿又云:守宰貪殘,皆由滋味過度。貪殘糜費,已如前答。漢文雖愛露台之產,鄧通之錢布于天下,以此而治,朕無愧焉。若以下民飲食過差,亦復不然。天監之初,思之已甚。其勤力營產,則無不富饒;惰游緩事,則家業貧窶。勤修產業,以營盤案,自己營之,自己食之,何損于天下?無賴子弟,惰營產業,致于貧窶,無可施設,此何益於天下?且又意雖曰同富,富有不同:慳而富者,終不能設;奢而富者,於事何損?若使朝廷緩其刑,此事終不可斷;若急其制,則曲屋密房之中,雲何可知?若家家搜檢,其細已甚,欲使吏不呼門,其可得乎?更相恐脅,以求財帛,足長禍萌,無益治道。若以此指朝廷,我無此事。昔之牲牢,久不宰殺,朝中會同,菜蔬而已,意粗得奢約之節。若復減此,必有《蟋蟀》之譏。若以為功德事者,皆是園中之所產育。功德之事,亦無多費,變一瓜為數十種,食一菜為數十味,不變瓜菜,亦無多種,以變故多,何損於事,亦豪芥不關國家。如得財如法而用,此不愧乎人。我自除公宴,不食國家之食,多歷年稔,乃至宮人,亦不食國家之食,積累歲月。凡所營造,不關材官,及以國匠,皆資僱借,以成其事。近之得財,頗有方便,民得其利,國得其利,我得其利,營諸功德。或以卿之心度我之心,故不能得知。所得財用,暴于天下,不得曲辭辯論。

卿又云女妓越濫,此有司之責,雖然,亦有不同:貴者多畜妓樂,至于勛附若兩掖,亦復不聞家有二八,多畜女妓者。此並宜具言其人,當令有司振其霜豪。卿又云:「乃追恨所取為少,如復傅翼,增其搏噬,一何悖哉。」勇怯不同,貪廉各用,勇者可使進取,怯者可使守城,貪者可使捍禦,廉者可使牧民。向使叔齊守于西河,豈能濟事?吳起育民,必無成功。若使吳起而不重用,則西河之功廢。今之文武,亦復如此。取其搏噬之用,不能得不重更任,彼亦非為朝廷為之傅翼。卿以朝廷為悖,乃自甘之,當思致悖所以。卿雲「宜導之以節儉」。又云「至治者必以淳素為先」。此言大善。夫子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朕絶房室三十餘年,無有淫佚。朕頗自計,不與女人同屋而寢,亦三十餘年。至于居處不過一床之地,雕飾之物不入于宮,此亦人所共知。受生不飲酒,受生不好音聲,所以朝中曲宴,未嘗奏樂,此群賢之所觀見。朕三更出理事,隨事多少,事少或中前得竟,或事多至日昃方得就食。日常一食,若晝若夜,無有定時。疾苦之日,或亦再食。昔要腹過于十圍,今之瘦削裁二尺餘,舊帶猶存,非為妄說。為誰為之?救物故也。《書》曰:「股肱惟人,良臣惟聖。」向使朕有股肱,故可得中主。今乃不免居九品之下,「不令而行」,徒虛言耳。卿今慊言,便罔知所答。


  

卿又云「百司莫不奏事,詭競求進」。此又是誰?何者復是詭事?今不使外人呈事,于義可否?無人廢職,職可廢乎?職廢則人亂,人亂則國安乎?以咽廢飧,此之謂也。若斷呈事,誰屍其任?專委之人,雲何可得?是故古人云:「專聽生奸,獨任成亂。」猶二世之委趙高,元後之付王莽。呼鹿為馬,卒有閻樂望夷之禍,王莽亦終移漢鼎。

卿雲「吹毛求疵」,復是何人所吹之疵?「擘肌分理」,復是何人乎?事及「深刻」「繩逐」,並復是誰?又云「治、署、邸、肆」,何者宜除?何者宜省?「國容戎備」,何者宜省?何者未須?「四方屯傳」,何者無益?何者妨民?何處興造而是役民?何處費財而是非急?若為「討召」?若為「徵賦」?朝廷從來無有此事,靜息之方復何者?宜各出其事,具以奏聞。

卿雲「若不及于時大息其民,事至方圖,知無及也」。如卿此言,即時便是大役其民,是何處所?卿雲「國弊民疲」,誠如卿言,終須出其事,不得空作漫語。夫能言之,必能行之。富國強兵之術,急民省役之宜,號令遠近之法,並宜具列。若不具列,則是欺罔朝廷,空示頰舌。凡人有為,先須內省,惟無瑕者,可以戮人。卿不得歷詆內外,而不極言其事。佇聞重奏,當復省覽,付之尚書,班下海內,庶亂羊永除,害馬長息,惟新之美,復見今日。

琛奉敕,但謝過而已,不敢復有指斥。

久之,遷太府卿。太清二年,遷雲騎將軍、中軍宣城王長史。侯景舉兵襲京師,王移入台內,留琛與司馬楊曒守東府。賊尋攻陷城,放兵殺害,琛被槍未至死,賊求得之,轝至闕下,求見仆射王克、領軍硃異,勸開城納賊。克等讓之,涕泣而止,賊復轝送莊嚴寺療治之。明年,台城不守,琛逃歸鄉裡。其年冬,賊進寇會稽,復執琛送出都,以為金紫光祿大夫。後遇疾卒,年六十九。

琛所撰《三禮講疏》、《五經滯義》及諸儀法,凡百餘篇。


  
子詡,太清初,自儀同西昌侯掾,出為巴山太守,在郡遇亂卒。

陳吏部尚書姚察云:夏侯勝有言曰:「士患不明經術;經術明,取青紫如拾地芥耳。」硃異、賀琛並起微賤,以經術逢時,致于貴顯,符其言矣。而異遂徼寵幸,任事居權,不能以道佐君,苟取容媚。及延寇敗國,實異之由。禍難既彰,不明其罪,至于身死,寵贈猶殊。罰既弗加,賞亦斯濫,失于勸沮,何以為國?君子是以知太清之亂,能無及是乎。

列傳第三十三 元法僧 元樹 元願達 王神念 楊華 羊侃子鵾 羊鴉仁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