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宋書 - 114 / 526
中國古代史類 / 沈約 / 本書目錄 || 記錄本頁面 我的閱讀標記

宋書

第114頁 / 共526頁。

犢車,軿車之流也。漢諸侯貧者乃乘之,其後轉見貴。孫權雲「車中八牛」,即犢車也。江左禦出,又載儲偫之物。漢代賤軺車而貴輜軿,魏晉賤輜軿而貴軺車。又有追鋒車,去小平蓋,加通幔,如軺車,而駕馬。又以雲母飾犢車,謂之雲母車,臣下不得乘,時以賜王公。晉氏又有四望車,今制亦存。又漢制,唯賈人不得乘馬車,其餘皆乘之矣。除吏赤蓋杠,余則青蓋杠雲。

《周禮》,王后亦有五路,重翟、厭翟、安車、翟車、輦車,凡五也。漢制,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法駕乘重翟羽蓋金根車,駕青交路,青帷裳,雲颭畫轅,黃金涂五末,蓋爪施金華,駕三馬,左右騑。其法駕則紫罽軿車。按《字林》,軿車有衣蔽,無後轅。其有後轅者謂之輜。應劭《漢官》,明帝永平七年,光烈陰皇后葬,魂車,鸞路青羽蓋,駕駟馬,龍旗九旒,前有方相。鳳皇車,大將軍妻參乘,太仆妻、禦女騎夾轂,此前漢舊制也。


  

晉《先蠶儀注》,皇后乘油畫雲母安車,駕六騩馬。騩,淺黑色也。油畫兩轅安車,駕五騩馬為副。公主油畫安車,駕三。三夫人青交路安車,駕三。皆以紫絳罽軿車,駕三為副。九嬪世婦軿車,駕二。宮入輜車,駕一。王妃、公侯特進夫人、封君皁交路安車,駕三。

漢制,貴人、公主、王妃、封君油軿皆駕二,右騑而已。漢制,太子、皇子皆安車,硃斑輪,倚虎較,伏鹿軾,黑颭文畫蕃,青蓋,金華施末,黑颭文畫轅,金涂五末。皇子為王,錫以此乘,故曰王青蓋車。皆左右騑駕,五旗,旗九颭,畫降龍。皇孫乘綠車,亦駕三。魏、晉之制,太子及諸王皆駕四。

晉元帝太興三年,太子釋奠。詔曰:「未有高車,可乘安車。」高車,即立乘車也。公及列侯安車,硃斑輪、倚鹿較、伏熊軾、黑蕃者謂之軒,皁繒蓋,駕二,右騑。王公旗八旒,侯七旒,卿五旒,皆降龍。公卿中二千石二千石郊陵法駕出,皆大車立乘,駕四。後導從大車,駕二,右騑。他出乘安車。其去位致仕,皆賜安車四馬。中二千石皆皁蓋、硃蕃,銅五末,駕二,右騑。《晉令》,王公之世子攝命治國者,安車,駕三,旗七旒,其侯世子,五旒。

傅暢《故事》,三公安車,駕三;特進駕二;卿一。漢制,公、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夫人會廟及蠶,各乘其夫之安車,右騑,加皁交路,帷裳。非公會,則乘漆布輜軿,銅五末。晉武帝太康四年,詔依漢故事,給九卿朝車駕及安車各一乘。傅暢《故事》,尚書令軺車,黑耳後戶。仆射但後戶無耳。中書監令如仆射。


  
漢制,乘輿禦大駕,公卿奉引,太仆、大將軍參乘,備千乘萬騎,屬車八十一乘。古者諸侯貳車九乘,秦滅九國,兼其車服,故八十一乘也。漢遵弗改。漢都長安時,祠天于甘泉用之。都洛陽,上原陵,又用之,大喪又用之。法駕則河南尹、洛陽令奉引,奉車郎禦,侍中參乘,屬車三十六乘。凡屬車皆皁蓋赤裡。後漢祠天郊用法駕,祠宗廟用小駕。小駕,減損副車也。前驅有九游雲罕,皮軒鸞旗,車皆大夫載之。鸞旗者,編羽旄列系幛傍也。金鉦黃鉞,黃門鼓車,乘輿之後有屬車,尚書、御史載之。最後一車懸豹尾。豹尾以前,比于省中。每出警蹕清道,建五旗。太仆奉駕條上鹵簿,尚書郎侍御史令史皆執注以督整車騎,所謂護駕也。春秋上陵,尤省于小駕。直事尚書一人從,其餘令史以下皆從行,所謂先置也。薛綜《東京賦》注以雲罕九游為旌旗別名,亦不辨其形。案魏命晉王建天子旌旗,置旄頭雲罕。是知雲罕非旌旗也。徐廣《車服注》以為九游,游車九乘。雲罕疑是璟罕。《詩敘》曰:「齊侯田獵璟弋,百姓苦之。」璟罕勣施遊獵,遂為行飾乎?潘岳《籍田賦》先敘五路九旗,次言瓊璟雲罕。若罕為旗,則岳不應頻句于九旗之下。又以其物匹璟戟,宜是今畢網明矣。此說為得之。皮軒,以虎皮為軒也。徐又引《淮南子》「軍正執豹皮以制正其眾。」《禮記》「前月士師,則載虎皮」。乘輿豹尾,亦其義類乎?五旗者,五色各一旗,以木牛承其下。徐又云「木牛,蓋取其負重而安穩也。」五旗纏竿,即《禮記》德車結旌不盡飾也。戎事乃散之。又武車綏旌,垂舒之也。史臣案:今結旌綏旌同,而德車武車之所不建。又木牛之義,亦未灼然可曉。又案《周禮》辨載法物,莫不詳究,然無相風、璟網、旄頭之屬,此非古制明矣。何承天謂戰國並爭,師旅數出,懸烏之設,務察風昆,宜是秦矣。晉武嘗問侍臣:「旄頭何義?」彭推對曰:「秦國有奇怪,觸山截水,無不崩潰,唯畏旄頭,故虎士服之,則秦制也。」張華曰:「有是言而事不經。臣謂壯士之怒,發踴衝冠,義取于此。」摯虞《決疑》無所是非也。徐爰曰:「彭、張之說,各言意義,無所承據。案天文畢昴之中謂之天街,故車駕以璟罕前引,畢方昴員,因其象。《星經》,昴一名旄頭,故使執之者冠皮毛之冠也。」

輕車,古之戰車也。輪輿洞硃,不巾不蓋,建矛戟幢麾,置弩于軾上,駕二。射聲校尉司馬吏士載,以次屬車。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