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宋書 - 109 / 526
中國古代史類 / 沈約 / 本書目錄
  

宋書

第109頁 / 共526頁。

 大小:

 第109頁

朗讀:

後廢帝元徽二年十月壬寅,有司奏昭太后廟毀置,下禮官詳議。太常丞韓賁議:「按君母之尊,義發《春秋》,庶後饗薦無間。周典七廟承統,猶親盡則毀。況伯之所生,而無服代祭,稽之前代,未見其準。」都令史殷匪子議:「昭皇太后不繫于祖宗,進退宜毀。議者云,『妾祔于妾祖姑』,祔既必告,毀不容異。應告章皇太后一室。按《記》云:『妾祔于妾祖姑,無妾祖姑,則易牲而祔于女君可也。』始章太后于昭太后,論昭穆而言,則非妾祖姑,又非女君,于義不當。伏尋昭太后名位允極,昔初祔之始,自上祔于趙後,即安於西廟,並皆幣告諸室。古者大事必告,又云每事必告。禮,牲幣雜用。檢魏、晉以來,互有不同。元嘉十六年,下禮官辨正。太學博士殷靈祚議稱:『吉事用牲,凶事用幣。』自茲而後,吉凶為判,已是一代之成典。今事雖不全凶,亦未近吉,故宜依舊,以幣遍告二廟。又尋昭太后毀主,無義陳列于太祖,博士欲依虞主埋于廟兩階之間。按階間本以埋告幣埋虞主之所。昔虞喜雲,依五經典議,以毀主附於虞主,埋于廟之北牆,最為可據。昭太后神主毀之埋之後,上室不可不虛置,太后便應上下升之。既升之頃,又應設脯醢以安神。今禮官所議,謬略未周。遷毀事大,請廣詳訪。」左仆射劉秉等七人同匪子。左丞王諶重參議,謂:「以幣遍告二廟,埋毀殷主于北牆。宣太后上室,仍設脯醢以安神,匪子議為允。」詔可。

魏明帝太和三年,詔曰:「禮,王后無嗣,擇建支子以繼大宗,則當纂正統而奉公義,何得顧私親哉!漢宣繼昭帝,後加悼考以皇號;哀帝以外蕃援立,而董宏等稱引亡秦,或誤朝議。遂尊恭皇,立廟京師,又寵蕃妾,使比長信,僭差無禮,人神弗佑,非罪師丹忠正之諫,用致丁、傅焚如之禍。自是之後,相踵行之。其令公卿有司,深以前代為誡。後嗣萬一有由諸侯入奉大統,則當明為人後之義。敢為佞邪,導諛君上,妄建非正之號,謂考為皇,稱妣為後,則股肱大臣,誅之無赦。其書之金策,藏之宗廟,著于令典。」是後高貴、常道援立,皆不外尊也。


  

晉愍帝建興四年,司徒梁芬議追尊之禮。帝既不從,而左仆射索綝等亦稱引魏制,以為不可,故追贈吳王為太保而已。元帝太興二年,有司言琅邪恭王宜稱皇考。賀循議云:「禮典之義,子不敢以己爵加其父號。」帝又從之。二漢此典棄矣。

魏明帝有愛女曰淑涉,三月而夭,帝痛之甚,追封謚為平原懿公主,葬于南陵,立廟京師。無前典,非禮也。宋孝武帝孝建元年七月辛酉,有司奏:「東平沖王年稚無後,唯殤服五月。雖不殤君,應有主祭,而國是追贈,又無其臣。未詳毀靈立廟,為當它祔與不?輒下禮官詳議。」太學博士臣徐宏議:「王既無後,追贈無臣,殤服既竟,靈便合毀。《記》曰:『殤與無後者,從祖祔食。』又曰:『士大夫不得祔于諸侯,祔于祖之為士大夫者。』按諸侯不得祔于天子,沖王則宜祔諸祖之廟為王者,應祔付長沙景王廟。」詔可。

大明四年丁巳,有司奏:「安陸國土雖建,而奠酹之所,未及營立,四時薦饗,故祔江夏之廟,宣王所生夫人當應祠不?」太學博士傅鬱議:「應廢祭。」右丞徐爰議:「按《禮》,『慈母妾母不世祭』。鄭玄註:『以其非正,故傳曰子祭孫止。』又云:『為慈母后者,為祖庶母可也。』注稱:『緣為慈母后之義,父妾無子,亦可命己庶子為之後也。』考尋斯義,父母妾之祭,不必唯子。江夏宣王太子,體自元宰,道戚之胤,遭時不幸,聖上矜悼。降出皇愛,嗣承徽緒,光啟大蕃,屬國為祖。始王夫人載育明懿,則一國之正,上無所厭,哀敬得申。既未獲祔享江夏,又不從祭安陸,即事求情,愚以為宜依祖母有為後之義,謂合列祀于廟。」二議不同,參議以爰議為允。詔可。

大明六年十月丙寅,有司奏:「故晉陵孝王子云未有嗣,安廟後三日,國臣從權制除釋,朔望周忌,應還臨與不?祭之日,誰為主?」太常丞庾蔚之議:「既葬三日,國臣從權制除釋。而靈筵猶存,朔望及期忌,諸臣宜還臨哭,變服衣夾,使上卿主祭。王既未有後,又無三年服者,期親服除之,而國尚存,便宜立廟,為國之始祖。服除之日,神主暫祔食祖廟。諸王不得祖天子,宜祔從祖國廟,還居新廟之室。未有嗣之前,四時饗薦,常使上卿主之。」左丞徐爰參議,以蔚之議為允。詔可。


  

大明七年正月庚子,有司奏:「故宣貴妃加殊禮,未詳應立廟與不?」太學博士虞龢議:「《曲禮》云:『天子有後,有夫人。』《檀弓》云:『舜葬蒼梧,三妃未之從。』《昏義》云:『後之立六宮,有三夫人。』然則三妃即三夫人也。後之有三妃,猶天子之有三公也。按《周禮》,三公八命,諸侯七命。三公既尊于列國諸侯,三妃亦貴于庶邦夫人。據《春秋傳》,仲子非魯惠元嫡,尚得考彼別宮。今貴妃是秩,天之崇班,理應立此新廟。」左丞徐爰議:「宣貴妃既加殊命,禮絶五宮,考之古典,顯有成據。廟堂克構,宜選將作大匠。」參詳以龢、爰議為允。詔可。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