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晉書 上 - 213 / 294
中國古代史類 / 房玄齡 / 本書目錄 || 記錄本頁面 我的閱讀標記

晉書 上

第213頁 / 共294頁。

廢帝孝庾皇后,諱道憐,潁川焉陵人也。父冰,自有傳。初為東海王妃。及帝即位,立為皇后。太和六年崩,葬于敬平陵。帝廢為海西公,追貶後曰海西公夫人。太元十一年,海西公薨于吳,又以後合葬于吳陵。

簡文宣鄭太后,諱阿春,河南滎陽人也。世為冠族。祖合,臨濟令。父愷,字祖元,安豐太守。後少孤,無兄弟,唯姊妹四人,後最長。先適渤海田氏,生一男而寡,依于舅濮陽吳氏。元帝為丞相,敬後先崩,將納吳氏女為夫人。後及吳氏女並游後園,或見之,言于帝曰:「鄭氏女雖嫠,賢于吳氏遠矣。」建武元年,納為琅邪王夫人。甚有寵。後雖貴幸,而恆有憂色。帝問其故,對曰:「妾有妹,中者已適長沙王褒,余二妹未有所適,恐姊為人妾,無復求者。」帝因從容謂劉隗曰:「鄭氏二妹,卿可為求佳對,使不失舊。」隗舉其從子傭娶第三者,以小者適漢中李氏,皆得舊門。帝召王褒為尚書郎,以悅後意。後生琅邪悼王、簡文帝、尋陽公主。帝稱尊號,後雖為夫人,詔太子及東海、武陵王皆母事之。帝崩,後稱建平國夫人。


  

咸和元年薨,簡文帝時為琅邪王,制服重。有司以王出繼,宜降所生,國臣不能匡正,奏免國相諸葛頤。王上疏曰:「亡母生臨臣國,沒留國第,臣雖出後,亦無所厭,則私情得敘。昔敬後崩,孝王已出繼,亦還服重。此則明比,臣所憲章也。」明穆皇后不奪其志,乃徙琅邪王為會稽王,追號後曰會稽太妃。及簡文帝即位,未及追尊。臨崩,封皇子道子為琅邪王,領會稽國,奉太妃祀。

太元十九年,孝武帝下詔曰:「會稽太妃文母之德,徽音有融,誕載聖明,光延于晉。先帝追尊聖善,朝議不一,道以疑屈。朕述遵先志,常惕於心。今仰奉遺旨,依《陽秋》二漢孝懷皇帝故事,上太妃尊號曰簡文太后。」於是立廟于太廟路西,陵曰嘉平。時群臣希旨,多謂鄭太后應配食于元帝者。帝以問太子前率徐邈,邈曰:「臣案《陽秋》之義,母以子貴。魯隱尊桓母,別考仲子之宮而不配食于惠廟。又平素之時,不伉儷于先帝,至于子孫,豈可為祖考立配?其崇尊盡禮,由於臣子,故得稱太后,陵廟備典。若乃祔葬配食,則義所不可。」從之。

簡文順王皇后,諱簡姬,太原晉陽人也。父遐,見《外戚傳》。後以冠族,初為會稽王妃,生子道生,為世子。永和四年,母子並失帝意,俱被幽廢,後遂以憂薨。咸安二年,孝武帝即位,追尊曰順皇后,合葬高平陵,追贈後父遐特進、光祿大夫,加散騎常侍。

孝武文李太后,諱陵容,本出微賤。始簡文帝為會稽王,有三子,俱夭。自道生廢黜,獻王早世,其後諸姬絶孕將十年。帝令卜者扈謙筮之,曰:「後房中有一女,當育二貴男,其一終盛晉室。」時徐貴人生新安公主,以德美見寵。帝常冀之有娠,而彌年無子,會有道士許邁者,朝臣時望多稱其得道。帝從容問焉,答曰:「邁是好山水人,本無道術,斯事豈所能判!但殿下德厚慶深,宜隆奕世之緒,當從扈謙之言,以存廣接之道。」帝然之,更加採納。又數年無子,乃令善相者召諸愛妾而示之,皆云非其人,又悉以諸婢媵示焉。時後為宮人,在織坊中,形長而色黑,宮人皆謂之崑崙。既至,相者驚云:「此其人也。」帝以大計,召之侍寢。後數夢兩龍枕膝,日月入懷,意以為吉祥,向儕類說之,帝聞而異焉,遂生孝武帝及會稽文孝王、鄱陽長公主。


  
及孝武帝初即位,尊為淑妃。太元三年,進為貴人,九年,又進為夫人。十二年,加為皇太妃,儀服一同太后。十九年,會稽王道子啟:「母以子貴,慶厚禮崇。伏惟皇太妃純德光大,休祐攸鐘,啟嘉祚于聖明,嗣徽音于上列。雖幽顯同謀,而稱謂未盡,非所以仰述聖心,允答天人。宜崇正名號,詳案舊典。」八月辛巳,帝臨軒,遣兼太保劉耽尊為皇太后,稱崇訓宮。安帝即位,尊為太皇太后。

隆安四年,崩于含章殿。朝議疑其服制,左仆射何澄、右仆射王雅、尚書車胤、孔安國、祠部郎徐廣等議曰:「太皇太后名位允正,體同皇極,理製備盡,情禮兼申。《陽秋》之義,母以子貴,既稱夫人,禮服從正。故成風顯夫人之號,文公服三年之喪。子于父母之所生,體尊義重。且禮祖不厭孫,固宜追服無屈,而緣情立制。若嫌明文不存,則疑斯從重,謂應同於為祖母后齊衰三年。」從之。皇后及百官皆服齊衰期,永安皇后一舉哀。於是設廬于西堂,凶儀施于神獸門,葬修平陵,神主祔于宣太后廟。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