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晉書 上 - 19 / 294
中國古代史類 / 房玄齡 / 本書目錄 || 記錄本頁面 我的閱讀標記

晉書 上

第19頁 / 共294頁。

七年春正月甲寅朔,日有蝕之。乙卯,詔曰:「比年災異屢發,日蝕三朝,地震山崩。邦之不臧,實在朕躬。公卿大臣各上封事,極言其故,勿有所諱。」夏五月,郡國十三旱。鮮卑慕容廆寇遼東。秋七月,硃提山崩,犍為地震。八月,東夷十一國內附。京兆地震。九月戊寅,驃騎將軍、扶風王駿薨。郡國八大水。冬十一月壬子,以隴西王泰都督關中諸軍事。十二月,遣侍御史巡遭水諸郡。出後宮才人、妓女以下三百七十人歸於家。始制大臣聽終喪三年。己亥,河陰雨赤雪二頃。是歲,扶南等二十一國、馬韓等十一國遣使來獻。

八年春正月戊申朔,日有蝕之。太廟殿陷。三月乙丑,臨商觀震。夏四月,齊國、天水隕霜,傷麥。六月,魯國大風,拔樹木,壞百姓廬舍。郡國八大水。秋七月,前殿地陷,深數丈,中有破船。八月,東夷二國內附。九月,改營太廟。冬十月,南康平固縣吏李豐反,聚眾攻郡縣,自號將軍。十一月,海安令蕭輔聚眾反。十二月,吳興人蔣迪聚黨反,圍陽羡縣,州郡捕討,皆伏誅。南夷扶南、西域康居國各遣使來獻。是歲,郡國五地震。


  

九年春正月壬申朔,日有蝕之。詔曰:「興化之本,由政平訟理也。二千石長吏不能勤恤人隱,而輕挾私故,興長刑獄,又多貪濁,煩撓百姓。其敕刺史二千石糾其穢濁,舉其公清,有司議其黜陟。令內外群官舉清能,拔寒素。」江東四郡地震。二月,尚書右仆射、陽夏侯胡奮卒,以尚書硃整為尚書右仆射。三月丁丑,皇后親桑于西郊,賜帛各有差。壬辰,初並二社為一。夏四月,江南郡國八地震;隴西隕霜,傷宿麥。五月,義陽王奇有罪,黜為三縱亭侯。詔內外群官舉守令之才。六月庚子朔,日有蝕之。徙章武王威為義陽王。郡國三十二大旱,傷麥。秋八月壬子,星隕如雨。詔郡國五歲刑以下決遣,無留庶獄。九月,東夷七國詣校尉內附。郡國二十四螟。冬十二月癸卯,立河間平王洪子英為章武王。戊申,青龍、黃龍各一見于魯國。

十年夏四月,以京兆太守劉霄、陽平太守梁柳有政績,各賜谷千斛。郡國八隕霜。太廟成。乙巳,遷神主于新廟,帝迎于道左,遂袷祭。大赦,文武增位一等,作廟者二等。丁未,尚書右仆射、廣興侯硃整卒。癸丑,崇聖殿災。五月,鮮卑慕容廆來降,東夷十一國內附。六月庚子,山陽公劉瑾薨。復置二社。冬十月壬子,徙南宮王承為武邑王。十一月丙辰,守尚書令、左光祿大夫荀勖卒。帝疾瘳,賜王公以下帛有差。含章殿鞠室火。甲申,以汝南王亮為大司馬、大都督、假黃鉞。改封南陽王柬為秦王,始平王瑋為楚王,濮陽王允為淮南王,並假節之國,各統方州軍事。立皇子乂為長沙王,潁為成都王,晏為吳王,熾為豫章王,演為代王,皇孫遹為廣陵王。立濮陽王子迪為漢王,始平王子儀為毗陵王,汝南王次子羕為西陽公。徙扶風王暢為順陽王,暢弟歆為新野公,琅邪王覲弟澹為東武公,繇為東安公,漼為廣陵公,卷為東莞公。改諸王國相為內史。十二月庚寅,太廟樑折。是歲,東夷絶遠三十餘國、西南夷二十餘國來獻。壬戌,虜奚軻男女十萬口來降。

太熙元年春正月辛酉朔,改元。乙巳,以尚書左仆射王渾為司徒,司空衛瓘為太保。二月辛丑,東夷七國朝貢。琅邪王覲薨。三月甲子,以右光祿大夫石鑒為司空。夏四月辛丑,以侍中車騎將軍楊駿為太尉、都督中外諸軍、錄尚書事。己酉,帝崩于含章殿,時年五十五,葬峻陽陵,廟號世祖。


  
帝宇量弘厚,造次必于仁恕;容納讜正,未嘗失色於人;明達善謀,能斷大事,故得撫寧萬國,綏靜四方。承魏氏奢侈革弊之後,百姓思古之遺風,乃厲以恭儉,敦以寡慾。有司嘗奏禦牛青絲紖斷,詔以青麻代之。臨朝寬裕,法度有恆。高陽許允既為文帝所殺,允子奇為太常丞。帝將有事于太廟,朝議以奇受害之門,不欲接近左右,請出為長史。帝乃追述允夙望,稱奇之才,擢為祠部郎,時論稱其夷曠。平吳之後,天下乂安,遂怠於政術,耽于游宴,寵愛後黨,親貴當權,舊臣不得專任,彞章紊廢,請謁行矣。爰至未年,知惠帝弗克負荷,然恃皇孫聰睿,故無廢立之心。復慮非賈后所生,終致危敗,遂與腹心共圖後事。說者紛然,久而不定,竟用王佑之謀,遣太子母弟秦王柬都督關中,楚王瑋、淮南王允並鎮守要害,以強帝室。又恐楊氏之逼,復以佑為北軍中候,以典禁兵。既而寢疾彌留,至于大漸,佐命元勛,皆已先沒,群臣惶惑,計無所從。會帝小差,有詔以汝南王亮輔政,又欲令朝士之有名望年少者數人佐之,楊駿秘而不宣。帝復尋至迷亂,楊後輒為詔以駿輔政,促亮進發。帝尋小間,問汝南王來未,意欲見之,有所付託。左右答言未至,帝遂困篤。中朝之亂,實始於斯矣。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