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後漢書 - 339 / 470
中國古代史類 / 范曄等 / 本書目錄
  

後漢書

第339頁 / 共470頁。

 大小:

 第339頁

朗讀:

爾乃清夜晨,妙技單,收尊俎,徹鼓盤。惘焉若酲,撫□而嘆。慮理國之須才,悟稼穡之艱難。美呂尚之佐周,善管仲之輔桓。將超世而作理,焉沉湎于此歡!於是罷女樂,墮瑤台。思夏禹之卑宮,慕有虞之土階。舉英奇于仄陋,拔髦秀于蓬萊。君明哲以知人,官隨任而處能。百揆時□,庶績咸熙。諸侯慕義,不召同期。繼高陽之絶軌,崇成、莊之洪基。雖齊桓之一匡,豈足方于大持?

爾乃育之以仁,臨之以明。致虔報于鬼神,盡肅恭乎上京。馳淳化于黎元,永曆世而太平。 納伍舉、蘇縱之諫,罷淫樂,聽國政,所誅數百人,所進數百人,國人大悅。


  

大將軍何進聞讓才名,欲闢命之,恐不至,詭以軍事徵召,既到,署令史,

進以禮見之。讓善占*(謝)**[射]*,能辭對,時賓客滿堂,莫不羡其風。府掾孔融、王朗並修刺候焉。

議郎蔡邕深敬之,以為讓宜處高任,乃薦于何進曰:“伏惟幕府初開,博選清英,華髮舊德,併為元龜。雖振鷺之集西雍,濟濟之在周庭,無以或加。

竊見令史陳留邊讓,天授逸才,聰明賢智。髫□夙孤,不盡家訓。及就學廬,便受大典,初涉諸經,見本知義,授者不能對其問,章句不能逮其意。心通性達,口辯辭長。非禮不動,非法不言。若處狐疑之論,定嫌審之分,經典交至,撿括參合,觽夫寂焉,莫之能奪也。使讓生在唐、虞,則元、凱之次,運值仲尼,則顏、冉之亞,豈徒俗之凡偶近器而已者哉!階級名位,亦宜超然,若復隨輩而進,非所以章緓偉之高價,昭知人之絶明也。傳曰:『函牛之鼎以亨鷄,多汁則淡而不可食,少汁則熬而不可熟。』此言大器之於小用,固有所不宜也。邕竊悁邑,怪此寶鼎未受犧牛大羹之和,久在煎熬臠割之閒,願明將軍回謀垂慮,裁加少納,貢之機密,展之力用。若以年齒為嫌,則顏回不得貫德行之首,子奇終無理阿之功。苟堪其事,古今一也。”

洎,汁也。 讓後以高才擢進,屢遷,出為九江太守,不以為能也。

初平中,王室大亂,讓去官還家。恃才氣,不屈曹操,多輕侮之言。建安中,其鄉人有構讓于操,操告郡就殺之。文多遺失。

酈炎字文勝,范陽人,酈食其之後也。炎有文才,解音律,言論給捷,多服其能理。靈帝時,州郡闢命,皆不就。有志氣,作詩二篇曰:

大道夷且長,窘路狹且促。修翼無*(與)**[卑]*棲,遠趾不步局。舒吾陵霄羽,奮此千里足。超邁絶塵驅,□忽誰能逐。賢愚豈常類,稟性在清濁。富貴有人籍,貧賤無天錄。通塞苟由己,志士不相卜。陳平敖裡社,韓信釣河曲。終居天下宰,食此萬鐘祿。德音流千載,功名重山嶽。

靈芝生河洲,動搖因洪波。蘭榮一何晚,嚴霜瘁其柯。哀哉二芳草,不植太山阿。文質道所貴,遭時用有嘉。絳、灌臨衡宰,謂誼崇浮華。賢才抑不用,遠投荊南沙。抱玉乘龍驥,不逢樂與和。安得孔仲尼,為世陳四科! 炎後風病慌忽。性至孝,遭母憂,病甚發動。妻始產而驚死,妻家訟之,收系獄。炎病不能理對,熹平六年,遂死獄中,時年二十八。尚書盧植為之誄贊,以昭其懿德。

侯瑾字子瑜,敦煌人也。少孤貧,依宗人居。性篤學,恆傭作為資,暮還輒□柴以讀書。常以禮自牧,獨處一房,如對嚴賓焉。州郡累召,公車有道征,並稱疾不到。作矯世論以譏切當時。而徙入山中,覃思著述。以莫知于世,故作應賓難以自寄。又案漢記撰中興以後行事,為皇德傳三十篇,行于世。余所作雜文數十篇,多亡失。*(西)*河*[西]*人敬其才而不敢名之,皆稱為侯君雲。 高彪字義方,吳郡無錫人也。家本單寒,至彪為諸生,游太學。有雅才而訥於言。嘗從馬融欲訪大義,融疾不獲見,乃覆刺遺融書曰:「承服風問,從來有年,故不待介者而謁大君子之門,冀一見龍光,以□腹心之願。不圖遭疾,幽閉莫啟。昔周公旦父文兄武,九命作伯,以尹華夏,猶揮沐吐餐,垂接白屋,故周道以隆,天下歸德。公今養痾傲士,故其宜也。」融省書臱,追謝還之,彪逝而不顧。

後郡舉孝廉,試經第一,除郎中,校書東觀,數奏賦、頌、奇文,因事諷諫,靈帝異之。

時京兆第五永為督軍御史,使督幽州,百官大會,祖餞于長樂觀。議郎蔡邕等皆賦詩,彪乃獨作箴曰:“文武將墜,乃俾俊臣。整我皇綱,董此不虔。

古之君子,即戎忘身。明其果毅,尚其桓桓。呂尚七十,氣冠三軍,詩人作歌,如鷹如鸇。天有太一,五將三門;地有九變,丘陵山川;


  
人有計策,六奇五閒:總茲三事,謀則諮詢。無曰己能,務在求賢,淮陰之勇,廣野是尊。周公大聖,石碏純臣,以威克愛,以義滅親。勿謂時險,不正其身。勿謂無人,莫識己真。忘富遺貴,福祿乃存。枉道依合,復無所觀。先公高節,越可永遵。佩藏斯戒,以厲終身。”邕等甚美其文,以為莫尚也。

五將者,天目、文昌等。

左傳曰:「石碏純臣也。大義滅親,其是之謂乎!」

後遷*(內)**[外]*黃令,帝□同僚臨送,祖于上東門,詔東觀畫彪像以勸學者。彪到官,有德政,上書薦縣人申徒蟠等。病卒於官,文章多亡。

子岱,亦知名。

張超字子並,河閒鄚人也,留侯良之後也。有文才。靈帝時,從車騎將軍朱鉨征黃巾,為別部司馬。着賦、頌、碑文、薦、檄、箋、書、謁文、嘲,凡十九篇。超又善於草書,妙絶時人,世共傳之。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