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後漢書 - 115 / 470
中國古代史類 / 范曄等 / 本書目錄
  

後漢書

第115頁 / 共470頁。

 大小:

 第115頁

朗讀:

蓋伯夷﹑叔齊恥食周粟。今且從師友之位,須道開通,使順所志。”林雖拘于囂,而終不屈節。建武六年,弟成物故,囂乃聽林持喪東歸。既遣而悔,追令刺客楊賢于隴坻遮殺之。賢見林身推鹿車,載致弟喪,乃嘆曰:「當今之世,誰能行義?我雖小人,何忍殺義士!」因亡去。 光武聞林已還三輔,乃征拜侍御史,引見,問以經書故舊及西州事,甚悅之,賜車馬衣被。髃寮知林以名德用,甚尊憚之。京師士大夫,咸推其博洽。

河南鄭興﹑東海衛宏等,皆長於古學。興嘗師事劉歆,林既遇之,欣然言曰:「林得興等固諧矣,使宏得林,且有以益之。」及宏見林,闇然而服。濟南徐巡,始師事宏,後皆更受林學。林前于西州得漆書古文尚書一卷,常寶愛之,雖遭難困,握持不離身。


  

出以示宏等曰:「林流離兵亂,常恐斯經將絶。何意東海衛子﹑濟南徐生復能傳之,是道竟不墜於地也。古文雖不合時務,然願諸生無悔所學。」宏﹑巡益重之,於是古文遂行。

明年,大議郊祀制,多以為周郊后稷,漢當祀堯。詔復下公卿議,議者僉同,帝亦然之。林獨以為周室之興,祚由后稷,漢業特起,功不緣堯。祖宗故事,所宜因循。定從林議。

後代王良為大司徒司直。林薦同郡范逡﹑趙秉﹑申屠剛及隴西牛邯等,皆被擢用,士多歸之。十一年,司直官罷,以林代郭憲為光祿勛。內奉宿衛,外總三署,周密敬慎,選舉稱平。郎有好學者,輒見誘進,朝夕滿堂。

十四年,髃臣上言:“古者肉刑嚴重,則人畏法令;今憲律輕薄,故奸軌不勝。

宜增科禁,以防其源。”詔下公卿。林奏曰:“夫人情挫辱,則義節之風損;

法防繁多,則苟免之行興。孔子曰:『導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導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古之明王,深識遠慮,動居其厚,不務多闢,周之五刑,不過三千。大漢初興,詳覽失得,故破矩為圓,□雕為樸,蠲除苛政,更立疏網,海內歡欣,人懷寬德。及至其後,漸以滋章,吹毛索疵,詆欺無限。

果桃菜茹之饋,集以成臧,小事無妨于義,以為大戮,故國無廉士,家無完行。

至于法不能禁,令不能止,上下相遁,為敝彌深。臣愚以為宜如舊制,不合翻移。”帝從之。

後皇太子強求乞自退,封東海王,故重選官屬,以林為王傅。從駕南巡狩。時諸王傅數被引命,或多交遊,不得應詔;唯林守慎,有召必至。餘人雖不見譴,而林特受賞賜,又辭不敢受,帝益重之。

明年,代丁恭為少府。二十二年,復為光祿勛。頃之,代朱浮為大司空,博雅多通,稱為任職相。明年薨,帝親自臨喪送葬,除子喬為郎。詔曰:「公侯子孫,必復其始,賢者之後,宜宰城邑。其以喬為丹水長。」 論曰:夫威強以自禦,力損則身危;飾詐以圖己,詐窮則道屈;而忠信篤敬,蠻貊行焉者,誠以德之感物厚矣。故趙孟懷忠,匹夫成其仁;杜林行義,烈士假其命。易曰「人之所助者*(順)**[信]*」,有不誣矣。

郭丹字少卿,南陽穰人也。父稚,成帝時為廬江太守,有清名。丹七歲而孤,小心孝順,後母哀憐之,為鬻衣□,買產業。後從師長安,買符入函谷關,乃慨然嘆曰:「丹不乘使者車,終不出關。」既至京師,常為都講,諸儒咸敬重之。大司馬嚴尤請丹,辭病不就。王莽又征之,遂與諸生逃于北地。


  
更始二年,三公舉丹賢能,征為諫議大夫,持節使歸南陽,安集受降。丹自去家十有二年,果乘高車出關,如其志焉。 更始敗,諸將悉歸光武,並獲封爵;丹獨保平氏不下,為更始發喪,衰絰盡哀。

建武二年,遂潛逃去,敝衣閒行,涉歷險阻,求謁更始妻子,奉還節傳,因歸鄉裡。太守杜詩請為功曹,丹薦鄉人長者自代而去。詩乃嘆曰:「昔明王興化,卿士讓位,今功曹推賢,可謂至德。□以丹事編署黃堂,以為後法。」 十三年,大司馬吳漢闢舉高第,再遷并州牧,有清平稱。轉使匈奴中郎將,遷左馮翊。永平三年,代李欣為司徒。在朝廉直公正,與侯霸﹑杜林﹑張湛﹑郭伋齊名相善。明年,坐考隴西太守鄧融事無所據,策免。五年,卒於家,時年八十七。以河南尹范遷有清行,代為司徒。

遷字子廬,沛國人,初為漁陽太守,以智略安邊,匈奴不敢入界。及在公輔,有宅數畝,田不過一頃,復推與兄子。其妻嘗謂曰:「君有四子而無立錐之地,可餘奉祿,以為後世業。」遷曰:「吾備位大臣而蓄財求利,何以示後世!」

在位四年薨,家無擔石焉。

後顯宗因朝會問髃臣郭丹家今何如,宗正劉匡對曰:「昔孫叔敖相楚,馬不秣粟,妻不衣帛,子孫竟蒙寑丘之封。丹出典州郡,入為三公,而家無遺產,子孫困匱。」帝乃下南陽訪求其嗣。長子宇,官至常山太守。少子濟,趙相。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