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後漢書 - 104 / 470
中國古代史類 / 范曄等 / 本書目錄 || 記錄本頁面 我的閱讀標記

後漢書

第104頁 / 共470頁。

客卿幼而歧嶷,年六歲,能應接諸公,專對賓客。嘗有死罪亡命者來過,客卿逃匿不令人知。外若訥而內沉敏。援甚奇之,以為將相器,故以客卿字焉。

援卒後,客卿亦夭沒。


  

論曰:馬援騰聲三輔,遨遊二帝,及定節立謀,以干時主,將懷負鼎之願,蓋為千載之遇焉。然其戒人之禍,智矣,而不能自免于讒隙。豈功名之際,理固然乎?夫利不在身,以之謀事則智;慮不私己,以之斷義必厲。

誠能回觀物之智而為反身之察,若施之於人則能恕,自鑒其情亦明矣。

廖字敬平,少以父任為郎。明德皇后既立,拜廖為羽林左監、虎賁中郎將。

顯宗崩,受遺詔典掌門禁,遂代趙□為韂尉,肅宗甚尊重之。

時皇太后躬履節儉,事從□約,廖慮美業難終,上疏長樂宮以勸成德政,曰:“臣案前世詔令,以百姓不足,起於世尚奢靡,故元帝罷服官,成帝禦浣衣,哀帝去樂府。然而侈費不息,至于衰亂者,百姓從行不從言也。夫改政移風,必有其本。傳曰:『吳王好□客,百姓多創瘢;楚王好細□,宮中多餓死。』長安語曰:『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廣眉,四方且半額;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斯言如戲,有切事實。前下制度未幾。後稍不行。雖或吏不奉法,良由慢起京師。今陛下躬服厚繒,斥去華飾,素□所安,發自聖性。此誠上合天心,下順民望,浩大之福,莫尚于此。陛下既已得之自然,猶宜加以勉勖,法太宗之隆德,戒成、哀之不終。易曰:『不恆其德,或承之羞。』誠令斯事一竟,則四海誦德,聲熏天地,

神明可通,金石可勒,而況於行仁心乎,況於行令乎!願置章坐側,以當瞽人夜誦之音。”太后深納之。朝廷大議,輒以詢訪。 廖性質誠畏慎,不愛權埶聲名,盡心納忠,不屑毀譽。有司連據舊典,奏封廖等,累讓不得已,建初四年,遂受封為順陽侯,以特進就第。每有賞賜,輒辭讓不敢當,京師以是稱之。

子豫,為步兵校尉。太后崩後,馬氏失埶,廖性寬緩,不能教勒子孫,豫遂投書怨誹。又防、光奢侈,好樹黨與。八年,有司奏免豫,遣廖、防、光就封。

豫隨廖歸國,考擊物故。後詔還廖京師。永元四年,卒。和帝以廖先帝之舅,厚加賵賻,使者弔祭,王主會喪,謚曰安侯。

子遵嗣,徙封程鄉侯。遵卒,無子,國除。元初三年,鄧太后*(詔)**[紹]*封廖孫度為潁陽侯。

防字江平,永平十二年,與弟光俱為黃門侍郎。肅宗即位,拜防中郎將,稍遷城門校尉。

建初二年,金城、隴西保塞羌皆反,拜防行車騎將軍事,以長水校尉耿恭副,將北軍五校兵及諸郡積射士三萬人擊之。軍到冀,而羌豪布橋等圍南部都尉于臨洮。防欲救之,臨洮道險,車騎不得方駕,防乃別使兩司馬將數百騎,分為前後軍,去臨洮十餘里為大營,多樹幡幟,揚言大兵旦當進。羌候見之,馳還言漢兵盛不可當。明旦遂鼓噪而前,羌虜驚走,因追擊破之,斬首虜四千餘人,遂解臨洮圍。防開以恩信,燒當種皆降,唯布橋等二萬餘人在臨洮西南望曲谷。十二月,羌又敗耿恭司馬及隴西長史于和羅谷,死者數百人。明年春,防遣司馬夏駿將五千人從大道向其前,潛遣司馬馬彭將五千人從閒道沖其心腹,又令將兵長史李調等將四千人繞其西,三道俱擊,復破之,斬獲千餘人,得牛羊十餘萬頭。羌退走,夏駿追之,反為所敗。防乃引兵與戰于索西,又破之。布橋迫急,將種人萬餘降。詔征防還,拜車騎將軍,城門校尉如故。 防貴寵最盛,與九卿絶席。光自越騎校尉遷執金吾。四年,封防潁陽侯,光為許侯,兄弟二人各六千戶。防以顯宗寑疾,入參醫藥,又平定西羌,增邑千三百五十戶。屢上表讓位,俱以特進就第。皇太后崩,明年,拜防光祿勛,光為韂尉。防數言政事,多見採用。是冬始施行十二月迎氣樂,防所上也。子鉅,為常從小侯。六年正月,以鉅當冠,特拜為黃門侍郎。肅宗親禦章台下殿,陳鼎俎,自臨冠之。明年,防復以病乞骸骨,詔賜故中山王田廬,以特進就第。


  
防兄弟貴盛,奴婢各千人已上,資產巨億,皆買京師膏腴美田,又大起第觀,連閣臨道,彌亙街路,多聚聲樂,曲度比諸郊廟。賓客奔湊,四方畢至,京兆杜篤之徒數百人,常為食客,居門下。刺史、守、令多出其家。歲時賑給鄉閭,故人莫不周洽。防又多牧馬畜,賦斂羌胡。帝不喜之,數加譴□,所以禁遏甚備,由是權埶稍損,賓客亦衰。八年,因兄子豫怨謗事,有司奏防、光兄弟奢侈踰僭,濁亂聖化,悉免就國。臨上路,詔曰:「舅氏一門,俱就國封,四時陵廟無助祭先後者,朕甚傷之。其令許侯思稥田廬,有司勿復請,以慰朕渭陽之情。」 「我見舅氏,如母存焉。」

光為人小心周密,喪母過哀,帝以是特親愛之,乃複位特進。子康,黃門侍郎。永元二年,光為太仆,康為侍中。及竇憲誅,光坐與厚善,復免就封。

後憲奴誣光與憲逆,自殺,家屬歸本郡。本郡復殺康,而防及廖子遵皆坐徙封丹陽。防為翟鄉侯,租歲限三百萬,不得臣吏民。防後以江南下濕,上書乞歸本郡,和帝聽之。十三年,卒。

光死後,憲他奴郭扈自出證明光、憲無惡言,光子朗上書迎光喪葬舊塋,詔許之。”

子鉅嗣,後為長水校尉。永初七年,鄧太后詔諸馬子孫還京師,隨四時見會如故事,復紹封光子朗為合鄉侯。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