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頁
悲喜憂快之形于前,初亦何嘗之有哉?向之以為愁苦淒鬱之鄉,而今以為樂事者,有矣;向之歌舞歡愉之地,今過之而嘆息咨嗟,泫然而泣下者,有矣。二者之相尋於無窮,亦何以異於不能崇朝之風雨?而顧執而留之於胸中,無乃非達者之心歟!吾觀東齋《風雨》之作,固亦寫其一時之所感遇。風止雨息,而感遇之懷亦不知其所如矣,而猶諷詠嗟嘆于十年之後,得非類于夢為仆役,覺而涕泣者歟?夫其隱幾于蓬窗之下,聽芹波之春響,而詠夜檐之寒聲,自今言之,但覺其有幽閒自得之趣,殊不見其有所苦也。借使東齋主人得時居顯要,一旦失勢,退處寂寞,其感念疇昔之懷,當與今日何如哉?然則錄而追味之,無亦將有灑然而樂、廓然而忘言者矣!而和者以為真有所苦,而類為垂楚不任之辭,是又不可以與言夢者;而與東齋主人之意,失之遠矣。
竹江劉氏族譜跋
甲戌
劉氏之盛,散于天下。其在安成者,出長沙定王發。今昔所傳,有自來矣。竹江之譜,斷自竹溪翁而下,不及于定王。
見素子曰:「大夫不敢祖諸侯,禮也。」夫大夫之不祖諸侯也,蓋言祭也。若其支系之所自,則魯三桓之屬是實,不可得而剪。孔子曰:「吾猶及史之闕文也。
」蓋孔子之時,史之闕疑者既鮮矣。竹江之不及定王,闕疑也,可以為譜法也已。王道不明,人偽滋而風俗壞,上下相罔以詐;人無實行,家無信譜,天下無信史。三代以降,吾觀其史,若江河之波濤焉,聊以知其起伏之概而已爾。
士夫不務誠身立德,而徒誇詡其先世以為重,冒昧攀緣,適以絶其類、亂其宗。不知桀、紂、幽、厲之出於禹、湯、文、武,而顏、閔、曾、孟之先,未始有顯者也。若竹江之譜,其可以為世法也哉!孔子曰:「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充是心,雖以復三代之淳可也。
且竹溪翁之後,其聞于世者歷歷爾;至其十一祖敬齋公而遂以清節大顯于當代,錄名臣者以首廉吏。敬齋之孫南峰公又以清節文學顯,德業聲光,方為天下所屬望。竹江之後,祖敬齋而宗南峰焉。亦不一足矣;況其世賢之多也,而又奚必長沙之為重也夫!
書察院行台壁
丁丑
正德丁丑三月,奉命征漳寇,駐車上杭。旱甚,禱於行台。雨日夜,民以為未足。四月戊午,寇平,旋師。
是日大雨,明日又雨,又明日復雨。登城南之樓以觀農事,遂謁晦翁祠于水南,覽七星之勝概。夕歸,志其事于察院行台。
諭俗四條
丁丑
為善之人,非獨其宗族親戚愛之,朋友鄉黨敬之,雖鬼神亦陰相之。為惡之人,非獨其宗族親戚惡之,朋友鄉黨怨之,雖鬼神亦陰殛之。故「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見人之為善,我必愛之;我能為善,人豈有不愛我者乎?見人之為不善,我必惡之;我苟為不善,人豈有不惡我者乎?故凶人之為不善,至于隕身亡家而不悟者,由其不能自反也。
今人不忍一言之忿,或爭銖兩之利,遂相構訟。夫我欲求勝於彼,則彼亦欲求勝於我;仇仇相報,遂至破家蕩產,禍貽子孫。豈若含忍退讓,使鄉裡稱為善人長者,子孫亦蒙其庇乎?
今人為子孫計,或至謀人之業,奪人之產;日夜營營,無所不至。昔人謂為子孫作馬牛,然身沒未寒,而業已屬之他人;仇家群起而報復,子孫反受其殃。是殆為子孫作蛇蝎也。籲,可戒哉!
題遙祝圖
戊寅
薛母太孺人曾方就其長子俊養于玉山,仲子侃既舉進士,告歸來省。孺人曰:「吾安而兄養,子出而仕。」侃曰:「吾斯之未能信。」曰:「然則盍往學?」於是攜其弟僑、侄宗鎧來就予于虔。
其室在揭陽,別且數年,未遑歸視。踰年五月望日為孺人初誕之晨,以命不敢往,遙拜而祝。其友正之、廷仁、崇一輩相與語曰:「薛母之教其子,可謂賢矣;薛子之養其親,可謂孝矣。吾儕與薛子同學,因各勵其所以事親之孝,可謂益矣,而不獲登其堂,申其敬。
」乃命工繪遙祝之圖,寓諸玉山,以致稱觴之意。請于予,予為題其事。
書諸陽伯卷
戊寅
諸陽伯偁從予而問學,將別請言。予曰:「相與數月而未嘗有所論,別而後言也,不既晚乎?」曰:「數月而未敢有所問,知夫子之無隱於我,而冀或有所得也。別而後請言,已自知其無所得,而慮夫子之或隱於我也。」予曰:「吾何所隱哉?道若日星然,子惟不用目力焉耳,無弗睹者也。
子又何求乎?道在邇而求諸遠,事在易而求諸難,天下之通患也。子歸而立子之志,竭子之目力,若是而有所弗睹,則吾為隱于子矣!」
書陳世傑卷
庚辰
堯允恭克讓;舜溫恭允塞;禹不自滿假;文王徽柔懿恭,小心翼翼,望道而未之見;孔子溫良恭儉讓;蓋自古聖賢未有不篤于謙恭者。向見世傑以足恭為可恥,故遂入于簡抗自是。簡抗自是則傲矣;傲,凶德也,不可長。足恭也者,有所為而為之者也。
無所為而為之者謂之謙;謙,德之柄;溫溫恭人,惟德之基。堂堂乎張也,難與併為仁矣。仲尼贊《易》之《謙》曰:「謙,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終也。」故地不謙不足以載萬物,天不謙不足以覆萬物,人不謙不足以受天下之益。
昔者顏子以能問于不能,有而若無,蓋得夫謙道也。慎獨、致知之說,既嘗反覆于世傑,則凡百私意之萌,自當退聽矣。復嗷嗷於是,蓋就世傑氣質之所急者言之。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則德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