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王陽明全集 - 128 / 462
古典散文類 / 王陽明 / 本書目錄
  

王陽明全集

第128頁 / 共462頁。

 大小:

 第128頁

朗讀:

吾兄是晦庵,而謂其「專以道問學為事」。然晦庵之言,曰「居敬窮理」,曰「非存心無以致知」,曰「君子之心常存敬畏,雖不見聞,亦不敢忽,所以存天理之本然,而不使離于須臾之頃也」。是其為言雖未盡瑩,亦何嘗不以尊德性為事?而又烏在其為支離者乎?獨其平日汲汲於訓解,雖韓文、《楚辭》、《陰符》、《參同之》屬,亦必與之註釋考辯,而論者遂疑其玩物。又其心慮恐學者之躐等而或失之於妄作,使必先之以格致而無不明,然後有以實之於誠正而無所謬。

世之學者掛一漏萬,求之愈繁而失之愈遠,至有敝力終身,苦其難而卒無所入,而遂議其支離。不知此乃後世學者之弊,而當時晦庵之自為,則亦豈至是乎?是吾兄之是晦庵,固猶未盡其所以是也。


  

夫二兄之所信而是者既未盡其所以是,則其所疑而非者亦豈必盡其所以非乎?然而二兄往複之辯不能一反焉,此仆之所以疑其或出於求勝也。一有求勝之心,則已亡其學問之本,而又何以論學為哉!此仆之所以惟願二兄之自反也,安有所謂「含胡兩解而陰為輿庵之地」者哉!夫君子之論學,要在得之於心。眾皆以為是,苟求之心而未會焉,未敢以為是也;眾皆以為非,苟求之心而有契焉,未敢以為非也。心也者,吾所得于天之理也,無間于天人,無分于古今。

苟盡吾心以求焉,則不中不遠矣。學也者,求以盡吾心也。是故尊德性而道問學,尊者,尊此者也;道者,道此者也。不得於心而惟外信於人以為學,烏在其為學也已!仆嘗以為晦庵之與象山,雖其所為學者若有不同,而要皆不失為聖人之徒。

今晦庵之學,天下之人童而習之,既已入人之深,有不容于論辯者。而獨惟象山之學,則以其嘗興晦庵之有言,而遂藩籬之。使若由、賜之殊科焉,則可矣,而遂擯放廢斥,若碔砆之與美玉,則豈不過甚矣乎?夫晦庵折衷群儒之說,以發明《六經》、《語》、《孟》之旨于天下,其嘉惠後學之心,真有不可得而議者。而象山辯義利之分,立大本,求放心,以示後學篤實為己之道,其功亦寧可得而盡誣之!而世之儒者,附和雷同,不究其實,而概目之以禪學,則誠可冤也已!故仆嘗欲冒天下之譏,以為象山一暴其說,雖以此得罪,無恨。

仆于晦庵亦有罔極之恩,豈欲操戈而入室者?顧晦庵之學,既已若日星之章明於天下;而象山獨蒙無實之誣,于今且四百年,莫有為之一洗者。使晦庵有知,將亦不能一日安享于廟廡之間矣。此仆之至情,終亦必為吾兄一吐者,亦何肯「漫為兩解之說以陰助于輿庵?」輿庵之說,仆猶恨其有未盡也。

夫學術者,今古聖賢之學術,天下之所公共,非吾三人者所私有也。天下之學術,當為天下公言之,而豈獨為輿庵地哉!兄又舉太極之辯,以為象山「于文義且有所未能通曉,而其強辯自信,曾何有于所養」。夫謂其文義之有未詳,不害其為有未詳也;謂其所養之未至,不害其為未至也。學未至于聖人,寧免太過不及之差乎!而論者遂欲以是而蓋之,則吾恐晦庵禪學之譏,亦未免有激于不平也。

夫一則不審于文義,一則有激于不平,是皆所養之未至。昔孔子,大聖也,而猶曰「假我數年以學《易》,可以無大過」;仲虺之贊成湯,亦惟曰「改過,不吝」而已。所養之未至,亦何傷于二先生之為賢乎?此正晦庵、象山之氣象,所以未及于顏子、明道者在此。吾儕正當仰其所以不可及,而默識其所未至者,以為涵養規切之方,不當置偏私于其間,而有所附會增損之也。

夫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而小人之過也必文。世之學者以晦庵大儒,不宜復有所謂過者,而必曲為隱飾增加,務詆象山于禪學,以求伸其說;且自以為有助于晦庵,而更相倡引,謂之扶持正論。不知晦庵乃君子之過,而吾反以小人之見而文之。

晦庵有聞過則喜之美,而吾乃非徒順之,又從而為之辭也。晦庵之心,以聖賢君子之學期後代,而世之儒者,事之以事小人之禮,是何誣象山之厚而待晦庵之薄耶!

仆今者之論,非獨為象山惜,實為晦庵惜也。兄視仆平日于晦庵何如哉?而乃有是論,是亦可以諒其為心矣。惟吾兄去世俗之見,宏虛受之誠,勿求其必同,而察其所以異;勿以無過為聖賢之高,而以改過為聖賢之學;勿以其有所未至者為聖賢之諱,而以其常懷不滿者為聖賢之心;則兄與輿庵之論,將有不待辯說而釋然以自解者。孟子云:「君子亦仁而已,何必同?」惟吾兄審擇而正之!


  
答儲柴墟

壬申

盛價來,適人事紛紜,不及細詢比來事;既還,卻殊怏怏。承示《劉生墓誌》,此實友義所關,文亦縝密;獨敘乃父側室事頗傷忠厚,未刻石,刪去之為佳。子于父過,諫而過激,不可以為幾;稱子之美,而發其父之陰私,不可以為訓。宜更詳之!

喻及交際之難,此殆謬于私意。君子與人,惟義所在,厚薄輕重,己無所私焉,此所以為簡易之道。世人之心,雜于計較,毀譽得喪交于中,而眩其當然之則,是以處之愈周,計之愈悉,而行之愈難。夫大賢吾師,次賢吾友,此天理自然之則,豈以是為炎涼之嫌哉?吾兄以仆于今之公卿,若某之賢者,則稱謂以「友生」,若某與某之賢不及于某者,則稱謂以「侍生」,豈以矯時俗炎涼之弊?非也。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