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宋詞鑑賞 - 122 / 521
古典詞曲類 / 蘇軾等 / 本書目錄
  

宋詞鑑賞

第122頁 / 共521頁。

 大小:

 第122頁

朗讀:

淡雲斜照著山明,細草軟沙溪路、馬蹄輕。

卯酒醒還困,仙村夢不成。


  

藍橋何處覓雲英?

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

蘇軾詞作鑒賞

這首詞寫於元豐二年(1079)蘇軾任湖州(今浙江嘉興)知州期間。詞中通過作者于江南水鄉行路途中的所見所感,反映了他宦海沉浮中的複雜感受,抒發了人生之不得成仙而去的感。

上片首句描寫雨後初晴的景象:由於夜來陰雨連綿,時辰到了,不見天明,仍疑是夜;待到一陣春風把陰雲吹散,迎來的已是晴朗天氣。「淡雲斜照著山明」,把清晨陽光透過淡雲斜照遠處山色的景象表達得貼切而有神韻。「細草軟沙溪路、馬蹄輕」這一句寫得清新輕快,表達出作者春朝雨後乘馬行于溪邊路上之情味。此句由景及人,勾勒出一幅清麗優美的山水人物圖。

下片借傳奇故事而抒情,寓意深遠。「卯酒醒還困」一句,寫作者早晨飲酒,仍感睏倦,非因路途勞頓,而是夜間尋仙夢境使然。「藍橋何處覓雲英」這一問句,借用唐代裴航遇仙女雲英之典故:唐人裴鉶所作《傳奇》中,有一篇題作《裴航》的小說,故事離奇曲折,略謂:裴航下第歸,與一仙女同舟,得其所示詩,有云:「藍橋便是神仙窟,何必崎嶇上玉清。」及至藍橋驛,下道求漿,得遇雲英,雲英,女仙之妹也。

裴航經歷訪求玉杵臼、搗藥服食諸曲折,終得結褵而升仙。蘇軾此詞中所謂「仙村」,即指藍橋而言;所謂「夢不成」者,謂神仙飄渺不可求,故有「何處覓雲英」之感嘆。最後,作者覺得路邊的溪水也還是有情的,這就是「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

這首詞的結尾一句——「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與李煜筆下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有異曲同工之妙。作者流水這一無情的客體中賦予主體的種種情思,讀來意味深長,餘韻不盡。欲成仙而不得,從夢境回到現實,空對流水惆悵不已,這正是詞人孤寂、落寞、淒婉的心緒之寫照。

●南歌子·游賞  蘇軾

山與歌眉斂,波同醉眼流。

遊人都上十三樓。

不羡竹西歌吹古揚州。

菰黍連昌歜,瓊彞倒玉舟。

誰家水調唱歌頭。

聲繞碧山飛去晚雲留。

蘇軾詞作鑒賞

這首詞寫的是杭州的游賞之樂,但並非寫全杭州或全西湖,而是寫宋時杭州名勝十三樓,這十三樓是臨近西湖的一個風景點。有這樣的記載:「十三間樓去錢塘門二里許。蘇軾治杭日,多治事于此。」此詞以寫十三樓為中心,但並沒有將這一名勝的風物作細緻的刻畫,而是用寫意的筆法,着意描繪聽歌、飲酒等雅興豪舉,烘托出一種與大自然同化的精神境界,給人一種飄然欲仙的愉悅之感;同時,對比手法的運用也為此詞增色不少,十三樓的美色就是通過與竹西亭的對比而突現出來的,省了很多筆墨,卻增添了強烈的藝術效果。

此外,移情的作用也不可小看。作者利用歌眉與遠山、目光與水波的相似,賦予遠山和水波以人的感情,創造出「山與歌眉斂,波同醉眼流」的迷人的藝術佳境。晚雲為歌聲而留步,自然也是一種移情,耐人品味。

「山與歌眉斂,波同醉眼流」,是說作者及其同伴面對湖光山色,盡情聽歌,開懷痛飲。歌女眉頭黛色濃聚,就象遠處蒼翠的山巒;醉後眼波流動,就象湖中的灧灧水波。接着補敘一筆:「遊人都上十三樓。」意即凡是來游西湖的人,沒有不上十三樓的,此一動人場面就出現十三樓上。

為了寫出十三樓的觀覽之勝,作者將古揚州的竹西亭拿來比襯:「不羡竹西歌吹古揚州。」這裡說只要一上十三樓,就不會再羡慕古代揚州的竹西亭了,意即十三樓並不比竹西亭遜色。

據《輿地紀勝》記載:「揚州竹西亭北門外五里」,得名于杜牧《題揚州禪智寺》的「誰知竹西路,歌吹是揚州」。竹西亭為唐時名勝,向為遊人羡慕。

過片以後極寫自己和同伴于此間的游賞之樂。「菰黍連昌歜」,寫他們宴會上用的糕點,材料普通而精緻味美。(一本題作「杭州端午」,則此指粽子。)「瓊彞倒玉舟」,「彞」為貯酒器,「玉舟」即酒杯,句意為漂亮的酒壺,不斷地往杯中倒酒。


  
綜上二句,意表明他們游賞的目的不是為了口腹之慾,作烹龍炮鳳的盛宴,而是貪戀湖山之美,追求精神上的愉快和滿足。最後以寫清歌曼唱滿湖山作結:「誰家水調唱歌頭。聲繞碧山飛去晚雲留。」水調,相傳為隋煬帝于汴渠開掘成功後所自製,唐時為大麯,凡大麯有歌頭,水調歌頭即裁截其歌頭,另倚新聲。

此二句是化用杜牧《揚州》「誰家唱水調,明月滿揚州」詩意,但更富聲情。意思是不知誰家唱起了水調一曲,歌喉宛轉,音調悠揚,情滿湖山,最後飄繞着近處的碧山而去,而傍晚的雲彩卻不肯流動,彷彿是被歌聲所吸引而留步。

●南鄉子·梅花詞和楊元素  蘇軾

寒雀滿疏籬,爭抱寒柯看玉蕤。

忽見客來花下坐,驚飛。

踏散芳英落酒卮。

痛飲又能詩。

坐客無氈醉不知。

花謝酒闌春到也,離離,一點微酸已着枝。

蘇軾詞作鑒賞

本詞寫於蘇軾任杭州通判的第四年即熙寧七年(1074)初春,是作者與時任杭州知州的楊元素相唱和的作品。詞中通過詠梅、賞梅來記錄詞人與楊氏共事期間的一段美好生活和兩人之間的深厚友誼。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