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宋詞鑑賞 - 25 / 521
古典詞曲類 / 蘇軾等 / 本書目錄
  

宋詞鑑賞

第25頁 / 共521頁。

 大小:

 第25頁

朗讀:

再就托喻言,「長安」原為中國歷史上著名古都,詩人往往以「長安」借指為首都所之地,而長安道上來往的車馬,便也往往被借指為對於名利祿位的爭逐。柳永此詞「馬」字之下接上「遲遲」兩字,這便與前面的「長安道」所可能引起的爭逐的聯想,形成了一種強烈的反襯。至于「道」字上著以一「古」字,則又可以使人聯想及此長安道上的車馬之奔馳,原是自古而然,因而遂又可產生無限滄桑之感。總之,「長安古道馬遲遲」一句意藴深遠,既表現了詞人對爭逐之事早已心灰意冷,也表現了一種對今古滄桑的深沉感慨。

「高柳亂蟬嘶」一句,寫秋蟬之嘶鳴更獨具有一種淒涼之致,也表現有一種時節變易、蕭瑟驚秋的哀感。柳永「蟬嘶」之上,還加了一個「亂」字,如此便不僅表現了蟬聲的繚亂眾多,也表現了被蟬嘶而引起哀感的詞人之心情的繚亂紛紜。至于「高柳」二字,則一則表示了蟬嘶所之地,再則又以「高」字表現了「柳」之零落蕭疏,是其低垂的濃枝密葉已凋零,所以乃彌見樹之「高」也。這一句給人的總體感受是淒涼蕭索。


  

「夕陽鳥外,秋風原上,目斷四天垂」三句,寫詞人秋日效野所見之蕭瑟淒涼的景象,「夕陽鳥外」一句足可以表現郊原之寥闊無垠。飛鳥隱沒長空之外,而夕陽隱沒則更飛鳥之外,所以說「夕陽鳥外」。值此日暮之時,郊原上寒風四起,故又曰「秋風原上」,此景此情之中,一失志落拓之詞人,又將何所歸何處呢?「目斷四天垂」,只見天蒼蒼,野茫茫,雙目望斷而終無一歸處。上闋是詞人自寫今日之飄零落拓,望斷念絶,自外界之景象着筆,感慨極深。

下闋,開始寫對於過去的追思,感慨一切希望與歡樂已復得。「歸雲一去無蹤跡」一句,是對一切消逝不可復返之事物的一種象喻。柳詞此句之喻托,則其口氣實與下句之「何處是前期」直接貫注。所謂「前期」者,指的是舊日之志意心期和舊日的歡愛約期。

對於柳永而言,這兩種期待和願望,都已經同樣落空了。下面三句乃直寫自己今日的寂寥落寞,「狎興生疏,酒徒蕭索,不似少年時」。早年失意之時的「幸有意中人,堪尋訪」的狎玩之意興,既已經冷落荒疏,而當日與他一起歌酒流連的「狂朋怪侶」也都已老大凋零。志意無成,年華一往,於是便只剩下了「不似少年時」的悲哀和嘆息。

這一句「少年時」氣脈貫注,富於傷今感昔的慨嘆,嘆的是所追懷眷念的往事已無跡可循。以「歸雲」為喻象,寫一切期望之落空,最後三句以悲嘆自己之落拓無成作結。全詞情景相生,虛實互應,是一首藝術造詣極高的好詞,也是柳永悲劇性人生的縮影。作為一個稟賦有浪漫之天性及譜寫俗曲之才能的青年人,命中注定了是一個充滿矛盾不被接納的悲劇人物。

這首詞不僅形象地描繪出高柳亂蟬、夕陽秋原的淒涼之景,而且更寄寓着作者濃重的離愁別恨和沉痛的身世之感。通篇採用白描手法,語言樸素,意境淡遠。不論從思想上還是從藝術上,此詞都對宋詞的發展具有開拓性的意義。

●少年游  柳永

參差煙樹灞陵橋,風物盡前朝。

衰楊古柳,幾經攀折,憔悴楚宮腰。

夕陽閒淡秋光老,離思滿蘅皋。

一曲《陽關》,斷腸聲盡,獨自憑蘭橈。

柳永詞作鑒賞

這首詞抒發了作者長安東灞橋這一傳統離別場所與友人別時的離愁別恨和懷古傷今之情。全詞通過描寫富有寓意和韻味的景物來表達悲愁與離愁、覊旅與感昔的雙重惆悵,使人觸景生情,見微知著。


  

開篇總攬灞橋全景「參差煙樹灞陵橋」一句,直接點明所詠對象,暮色蒼茫中,楊柳如煙;柳色明暗處,霸橋橫臥。灞橋是別離的象徵,眼前淒迷的灞橋暮景,更易牽動覊泊異鄉的情懷。灞橋不僅目睹人世間的離鸞別鶴之苦,而且也是人世滄桑、升沉變替的見證。「風物盡前朝」一句,緊承首句又拓展詞意,使現實的旅思覊愁與歷史的興亡之感交織,把空間的迷茫感與時間的悠遠感融為一體,貌似冷靜的描述中,透露出作者沉思的神情與沉鬱的情懷。

「哀楊古柳」三句從折柳送彆著想,專寫離愁。作者想象年去歲來,多少離人此折柳贈別,楊柳屢經攀折,纖細輕柔的柳條竟至「憔悴」!此詞寫衰楊古柳,憔悴衰敗,已不勝攀折。以哀景映襯哀情,借傷柳以傷別,加倍突出人間別離之頻繁,別恨之深重。

自「夕陽閒淡秋光老」一句始,詞境愈加淒清又無限延伸。面對灞橋,已令人頓生離思,偏又時當秋日黃昏,日色晚,秋光老,夕陽殘照,給本已蕭瑟的秋色又抹上一層慘淡的色彩,也給作者本已淒楚的心靈再籠罩一層黯淡的陰影。想到光陰易逝,遊子飄零,離思愁緒綿延不盡,終於溢滿蘅皋了。「離思滿蘅皋」,是用誇張的比喻形容離愁之多,無所不。

「一曲《陽關》」兩句,轉而從聽覺角度寫離愁。作者目瞻神馳,正離思索懷,身邊忽又響起《陽關》曲,將作者思緒帶回別前的離席。眼前又進行一場深情的餞別,而行者正是自己。客中再嘗別離之苦,舊恨加上新愁,已極可悲,而此次分袂,偏偏又傳統的離別之地,情形加倍難堪,耳聞《陽關》促別,自然使人肝腸寸斷了。

至此,目之所遇,耳之所聞,無不關合離情紛至沓來。詞末以「獨自憑蘭橈」陡然收煞。「獨自」二字,下得沉重,依依難捨的別衷、孤身飄零的苦況,盡含其中。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