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全漢文 - 60 / 225
古典散文類 / 漢人 / 本書目錄 || 記錄本頁面 我的閱讀標記

全漢文

第60頁 / 共225頁。

始秦得水德,今漢受之,推終始傳,則漢當土德,士德之應,黃龍見。宜改正朔,易服色,色上黃。(《史記·封禪書》,《漢書·郊祀志》上,又《張蒼傳》云:魯人公孫臣上書,陳終始五德傳,言漢土德時,其符黃龍見,當改正朔,易服色。)

☆新垣平


  

平,趙人。文帝時為上大夫,以詐覺,伏誅。

○上言設五廟

長安東北有神氣成五采,若人冠糹免焉。或曰:東北神明之舍,西方神明之墓也。天瑞下,宜立,祠上帝,以合符應。(《史記·封禪書》、《漢書·郊祀志》上)

○又言日再中

臣候日再中,居頃之,日禦復中。(同上)

○又言迎周鼎

周鼎亡在泗水中,今河溢通泗,臣望東北汾陰直有金寶氣,意周鼎其出乎?兆見不迎,則不至。(同上)

●卷十七

☆淳于意

意,臨甾人。文帝時為齊太倉長,坐罪,傳詣長安,免。

○對詔問所為治病死生驗者幾何人主名為誰

詔問故太倉長臣意:「方伎所長,及所能治病者?有其書無有?皆安受學?受學幾何歲?嘗有所驗,何縣裡人也?何病?醫藥已,其病之狀皆何如?具悉而對。」

臣意對曰:自意少時,喜醫藥,醫藥方試之多不驗者。至高後八年,得見帥臨元裡公乘陽慶。慶年七十餘,意得見事之。謂意曰:「盡去而方書,非是也。

慶有古先道遺傳黃帝、扁鵲之脈書,五色診病,知人生死,決嫌疑,定可治,及藥論書,甚精。我家給富,心愛公,欲盡以我禁方書悉教公。」臣意即曰:「幸甚,非意之所敢望也。」臣意即避席再拜謁,受其書上下經、五色診、奇咳術、揆度陰陽外變、藥論、石神、接陰陽禁書,受讀解驗之,可一年所。

明歲即驗之,有驗,然尚未精也。要事之三年所,即嘗已為人治,診病決死生,有驗,精良。今慶已死十年所,臣意年盡三年,年三十九歲也。

齊侍御史成自言病頭痛,臣意診其脈,告曰:「君之病惡,不可言也。」即出,獨告成弟昌曰:「此病疽也,內發於腸胃之間,後五日當臃腫,後八日嘔膿死。」成之病得之飲酒且內。成即如期死。

所以知成之病者,臣意切其脈,得肝氣。肝氣濁而靜,此內關之病也。脈法曰:「脈長而弦,不得代四時者,其病主在於肝。和即經主病也,代則絡脈有過。」經主病和者,其病得之筋髓裡。其代絶而脈賁者,病得之酒且內。所以知其後五日而臃腫,八日嘔膿死者,切其脈時,少陽初代。代者經病,病去過人,人則去。

絡脈主病,當其時,少陽初關一分,故中熱而膿未發也,及五分,則至少陽之界,及八日,則嘔膿死,故上二分而膿發,至界而臃腫,盡泄而死。熱上則熏陽明,爛流絡,流絡動則脈結髮,脈結髮則爛解,故絡交。熱氣已上行,至頭而動,故頭痛。

齊王中子諸嬰兒小子病,召臣意診切其脈,告曰:「氣鬲病。病使人煩懣,食不下,時嘔沫。病得之少憂,數忄乞食飲。」臣意即為之作下氣湯以飲之。


  
一日氣下,二日能食,三日即病癒。所以知小子之病者,診其脈,心氣也,濁躁而經也,此絡陽病也。脈法曰:「脈來數病去難而不一者,病主在心。」周身熱,脈盛者,為重陽。

重陽者,<辶>心主。故煩懣食不下則絡脈有過,絡脈有過,則血上出,血上出者死。此悲心所生也,病得之憂也。

齊郎中令循病,眾醫皆以為蹙人中,而刺之。臣意診之曰:「湧疝也,令人不得前後溲。」循曰:「不得前後溲三日矣。」臣意飲以火齊湯,一飲得前後溲,再飲大溲,三飲而疾愈。

病得之內。所以知循病者,切其脈時,右口氣急,脈無五藏氣,右口脈大而數。數者中下熱而湧,左為下,右為上,皆無五藏應,故曰湧疝。中熱,故溺赤也。

齊中禦府長信病,臣意入診其脈,告曰:「熱病氣也,然暑汗,脈少衰,不死。」曰:「此病得之當浴流水而寒甚,已則熱。」信曰:「唯,然!往冬時,為王使於楚,至莒縣陽周水,而莒橋樑頗壞,信則牽車轅,未欲渡也,馬驚即墮,信身入水中,幾死,吏即來救信,出之水中,衣盡濡,有間而身寒,已熱如火,至今不可以見寒。」臣意即為之液湯火齊逐熱,一飲汗盡,再飲熱去,三飲病已。

即使服藥,出入二十日,身無病者。所以知信之病者,切其脈時,並陰。脈法曰:「熱病陰陽交者死。」切之不交,並陰。

並陰者,脈順清而愈,其熱雖未盡,猶活也。腎氣有時間濁,在太陰脈口而希,是水氣也。賢固主水,故以此知之。失治一時,即轉為寒熱。

齊王太后病,召臣意入診脈,曰:「風癉客脬,難於大小溲,溺赤。」臣意飲以火齊湯,一飲即前後溲,再飲病已,溺如故。病得之流汗出氵循。氵循者,去衣而汗也。

所以知齊王太后病者,臣意診其脈,切其太陰之口,濕然風氣也。脈法曰:「沉之而大堅,浮之而大緊者,病主在腎。」腎切之而相反也,脈大而躁。大者,膀胱氣也;躁者,中有熱而溺赤。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