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全漢文 - 59 / 225
古典散文類 / 漢人 / 本書目錄 || 記錄本頁面 我的閱讀標記

全漢文

第59頁 / 共225頁。

誼為長沙王太傅,既以謫去,意不自得,及度湘水,為賦以弔屈原。屈原,楚賢臣也,被讒放逐,作《離騷賦》,其終篇曰:「已矣哉,國無人兮莫知我也。」遂自投汨羅而死。誼追傷之,因以自喻,其辭曰:

恭承嘉惠兮,俟罪長沙。側聞屈原兮,自沉汨羅。造托湘流兮,敬弔先生。遭世罔極兮,乃殞厥身。


  

嗚呼哀哉兮,逢時不祥。鸞鳳伏竄兮,鴟梟翱翔。茸尊顯兮,讒諛得志。賢聖逆曳兮,方正倒植。

世謂隨夷為溷兮,謂跖喬為廉。莫邪為鈍兮,鉛刀為。吁嗟默默,生之無故兮。斡棄周鼎,寶康瓠兮。

騰駕罷牛,參蹇驢兮。驥垂兩耳,服鹽車兮。章甫薦履,漸不可久兮。嗟若先生,獨離此咎兮。

訊曰:已矣,國其莫我知兮,獨壹鬱其誰語?鳳漂漂其高逝兮,夫固自引而遠去。襲九淵之神龍兮,氵勿深潛以自珍。亻面梟獺以隱處兮,夫豈從蝦與蛭寅。所貴聖人之神德兮,遠濁世而自藏。

使騏驥可得系而覊兮,豈雲異夫犬羊。般紛紛其離此尤兮,亦夫子之故也。歷九州而相其君兮,何必懷此都也。鳳凰翔於千仞兮,覽德輝而下之。

見細德之險征兮,遙曾擊而去之。彼尋常之Ж瀆兮,豈能容夫吞舟之巨魚?橫江湖之鯨兮,固將制於螻蟻。(《文選》、《藝文類聚》四十。案《史記·賈誼傳》、《漢書·賈誼傳》並載此以為賦,今據《文選》編入並錄其序,蓋本集如此。)

☆賈捐之

捐之字君房,誼曾孫。元帝初待詔金馬門,坐法棄市。

○棄珠崖議。

臣幸得遭明盛之朝,蒙危言之策,無忌諱之患,敢昧死竭卷卷。

臣聞堯舜,聖之盛也,禹入聖域而不優,故孔子稱堯曰「大哉」,《韶》曰「盡善」,禹曰「無間」。以三聖之德,地方不過數千里,西被流沙,東漸於海,朔南暨聲教,迄於四海,欲與聲教則治之,不欲與者不強治也。故君臣歌德,含氣之物各得其宜。武丁、成王,殷、周之大仁也,然地東不過江、黃,西不過氐、羌,南不過蠻荊,北不過朔方。

是以頌聲並作,視聽之類,咸樂其生,越裳氏重九譯而獻,此非兵革之所能致。及其衰也,南征不還,齊桓救其難,孔子定其文。以至乎秦,興兵遠攻,貪外虛內,務欲廣地,不慮其害。然地南不過閩越,北不過太原,而天下潰畔,禍卒在於二世之末,《長城之歌》,至今未絶。

賴聖漢初興,為百姓請命,平定天下。孝文皇帝,閔中國未安,偃武行文,則斷獄數百,民賦四十,丁男三年而一事。時有獻千里馬者,詔曰:「鸞旗在前,屬車在後,吉行日五十里,師行三十里,朕乘千里之馬,獨先安之?」於是還馬,與道里費,而下詔曰:「朕不受獻也,其令四方毋求來獻。」當此之時,逸游之樂絶,奇麗之賂塞,鄭衛之倡微矣。

夫後宮盛色則賢者隱處,佞人用事則諍臣杜口,而文帝不行,故謚為孝文,廟稱太宗。至孝武皇帝元狩六年,太倉之粟紅腐而不可食,都內之錢貫朽而不可校,乃探平城之事,錄冒頓以來數為邊害,籍兵厲馬,因富民以攘服之。西連諸國至於安息,東過碣石以玄菟樂浪為郡,北卻匈奴萬裡,更起營塞,制南海以為八郡,則天下斷獄萬數,民賦數百,造鹽鐵酒榷之利以佐用度,猶不能足。當此之時,寇賊並起,軍旅數發,父戰死於前,子鬥傷於後,女子乘亭鄣,孤兒號於道,老母寡婦飲泣巷哭,遙設虛祭,想魂乎萬裡之外。

淮南王盜寫虎符,陰聘名士,關東公孫勇等詐為使者,是皆廓地泰大,征伐不休之故也。

今天下獨有關東,關東大者獨有齊楚,民眾久困,連年流離,離其城郭,相枕席於道路。人情莫親父母,莫樂夫婦,至嫁妻賣子,法不能禁,義不能止,此社稷之憂也。今陛下不忍ぉぉ之忿,欲驅士眾擠之大海之中,快心幽冥之地,非所以救助饑饉,保全元元也。《詩》云:「蠢爾蠻荊,大邦為讎。」言聖人起則後服,中國衰則先畔,動為國家難,自古而患之久矣,何況乃復其南方萬裡之蠻乎!駱越之人,父子同川而浴,相習以鼻飲,與禽獸無異,本不足郡縣置也。顓顓獨居一海之中,霧露氣濕,多毒草蟲蛇水土之害,人未見虜,戰士自死。又非獨珠有珠犀玳瑁也,棄之不足惜,不擊不損威。其民譬猶魚鱉,何足貪也!

臣竊以往者羌軍言之,暴師曾未一年,兵出不逾千里,費四十餘萬萬,大司農錢盡,乃以少府禁錢續之。夫一隅為不善,費尚如此,況於勞師遠攻,亡士毋功乎!求之往古則不合,施之當今又不便。臣愚以為非冠帶之國,《禹貢》所及,《春秋》所治,皆可且無以為。願遂棄珠,專用恤關東為憂。

(《漢書·賈捐之傳》)


  

○與楊興共為薦石顯奏

竊見石顯本山東名族,有禮義之家也。持正六年,未嘗有過,明習於事,敏而疾見,出公門,入私門。宜賜爵關內侯,引其兄弟以為諸曹。(《漢書·賈捐之傳》)

○又共為薦楊興奏

竊見長安令興,幸得以知名數召見。興事父母有曾氏之孝,事師有顏閔之材,榮名聞於四方。明詔舉茂材,列侯以為首。為長安令,吏民敬鄉,道路皆稱能。

觀其下筆屬文,則董仲舒;進談動辭,則東方生;置之爭臣,則汲直;用之介冑,則冠軍侯;施之治民,則趙廣漢;抱公絶私,則尹翁歸。興兼此六人而有之,守道堅固,執義不回,臨大節而不可奪,國之良臣也,可試守京兆尹。(《漢書·賈捐之傳》)

☆公孫臣

臣,魯人。文帝時召拜博士。

○上文帝書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