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康熙字典 下 - 51 / 533
其他類 / 張玉書 / 本書目錄 || 記錄本頁面 我的閱讀標記

康熙字典 下

第51頁 / 共533頁。

◆又【史記·李斯傳】所以飾後宮,充下□。【注】下陳,猶後列也。

◆又【廣韻】故也。【詩·小雅】我取其□,食我農人。【史記·平準書】太倉之粟,陳陳相因。


  

◆又久也。【書·盤庚】失於政,□于茲。【傳】今既失政,而□久於此而不徙。【疏】釋詁云:塵,久也。孫炎曰:□居之久,久則生塵矣。古者□塵同也。故□為久之義。

◆又【廣韻】張也。【禮·表記】事君欲諫,不欲□。【注】□謂言其過於外也。

◆又【廣韻】衆也。

◆又【爾雅·釋宮】堂途謂之陳。【注】堂下至門徑也。【釋名】言賔主相迎□列之處也。【詩·小雅】彼何人斯,胡逝我□。【注】北當階,其南接門內霤。

◆又國名。【廣韻】周武王封舜後胡公滿於□,楚滅□為縣,漢為淮陽國,隋為□州。

◆又姓。胡公滿之後,子孫以國為氏。

◆又【玉篇】或作□塵。

◆又【廣韻】【集韻】□直刃切。同陣。軍伍行列也。詳前陣字注。

◆又葉都年切,音顛。【易林】秋糧未成,無從至□。水深難涉,使我不前。【黃庭經】火兵符圖備靈關,前昂後□高下□。關音涓。

█陴 【戌集中】【阜字部】 陴 【唐韻】符支切【集韻】【韻會】頻彌切【正韻】蒲靡切,□音脾。【說文】城上女牆俾倪也。【左傳·宣十二年】守陴。

◆又【成十五年】閉門登陴。

◆又【集韻】賔彌切,音卑。同裨。接益也。【釋名】陴,裨也,裨助城之高也。

◆又【集韻】蒲街切,音排。義同。 【說文】籀文作□。

█陵 【戌集中】【阜字部】 陵 〔古文〕夌□□【唐韻】力膺切【集韻】【韻會】閭承切,□音凌。【爾雅·釋地】大阜曰陵。【釋名】陵,崇也,體崇高也。【書·堯典】蕩蕩懷山襄陵。

◆又【爾雅·釋丘】後高陵丘。【又】如陵陵丘。

◆又東陵,地名。【書·禹貢】過九江,至于東陵。

◆又【玉篇】塚也。【齊語】陵為之終。【注】以為葬也。

◆又【玉篇】犯也。【廣韻】侮也,侵也。【易·賁象】永貞之吉,終莫之陵也。【書·畢命】以蕩陵德。【傳】陵,邈也。【禮·學記】不陵節而施之謂孫。【注】陵,躐也。

◆又【荀子·宥坐篇】百仞之山,任負車登焉,何則陵遲故也。【注】王肅曰:陵遲,陂阤也。【史記·平準書】選舉陵遲。【前漢·成帝紀】日以陵夷。

◆又【玉篇】慄也。

◆又馳也。

◆又草名。【爾雅·釋草】苕,陵苕。【注】一名陵時。

◆又淬也。【荀子·君道篇】兵刃不待陵而勁。

◆又【荀子·致仕篇】凡節奏欲陵,而生民欲寬。【注】峻也。

◆又州名。【唐書·地理志】刃南道陵州仁壽郡。

◆又姓。【正字通】永樂中濼州同知陵茂,高郵人。

◆又【廣韻】漢複姓六氏,吳季子之後有延陵氏,高士傳有於陵子仲,戰國策有安陵醜,呂氏春秋有鉛陵卓子,漢有高陵顯,秦高陵君之後,楚有公子,食采於鄧陵,後以為氏。

◆又葉力中切,音隆。【胡廣·侍中箴】國有學校,侯有泮宮。各有攸敎,德用不陵。

◆又葉落胡切,音盧。【柳宗元·佩韋賦】雲岳岳而專強兮,果黜志而乖圖。咸觸屛以拒訓兮,肆隕越而就陵。

◆又與鯪同。【楚辭·天問】陵魚何所。一作鯪。

◆又與凌通。【史記·秦始皇紀】陵水經地。【注】正義曰:陵作凌,正也。 【玉篇】或作□。【□天子傳】作□。

█陶 【戌集中】【阜字部】 陶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徒刀切,音桃。【爾雅·釋丘】再成為陶丘。【疏】丘形上有兩丘相重累。【書·禹貢】東出於陶丘北。【釋名】於高山上一重作之,如陶竈然也。【說文】陶丘,在濟陰。【戰國策】秦客卿造謂穰侯曰:秦封君以陶。【注】今定陶縣。【前漢·地理志】濟陰郡定陶縣。【史記·越世家】范蠡止於陶。【注】徐廣曰:今定陶。正義曰:括地誌云:陶山在濟州平陰縣東三十五里,止此山之陽也。

◆又【說文】陶丘有堯城,堯嘗所居,故堯號為陶唐氏。【書·五子之歌】惟彼陶唐,有此冀方。


  
◆又縣名。【漢書·地理志】魏郡館陶縣,雲中郡陶林縣,定襄郡安陶縣,雁門郡□陶縣。

◆又【玉篇】陶甄。【廣韻】屍子曰:夏桀臣昆吾作陶。【汲塚周書】神農作瓦器。【詩·大雅】陶復陶穴。

◆又陶正,官名。【左傳·襄二十五年】昔虞閼父為周陶正。

◆又【書·五子之歌】鬰陶乎予心。【傳】鬰陶,言哀思也。

◆又【爾雅·釋詁】鬰陶,繇喜也。【禮·檀弓】人喜則斯陶,陶斯詠,詠斯猶。【注】陶,鬰陶也。【疏】鬰陶者,心初悅而未暢之意也。

◆又【揚子·方言】陶,養也。秦或曰陶。

◆又【後漢·杜篤傳】粳稻陶遂。【注】韓詩曰:陶,暢也。

◆又【廣韻】正也,化也。

◆又【揚雄·解嘲】後陶塗。【注】北方國名,出馬,因以為名。

◆又蒲陶,果名。【史記·大宛傳】有蒲陶酒。【司馬相如·上林賦】櫻桃蒲陶。

◆又姓。【左傳·定四年】殷民七族:陶氏、施氏、繁氏、錡氏、樊氏、饑氏、終葵氏。【廣韻】陶唐之後,今出丹陽。

◆又【玉篇】亦作匋。【篇海】亦作陶。

◆又【荀子·榮辱篇】陶誕突盜。【注】陶,當為檮杌之檮。頑嚚之貌。或曰陶當為逃,隱匿其情也。

◆又【韻會】□通作陶。【周禮·冬官考工記】韗人為臯陶。【注】臯陶,鼓木也。陶字從革。

◆又【韻會】裪,通作陶。【左傳·襄三十年】使為君復陶。【注】復陶,主衣服之官。

◆又【左傳·昭十二年】王皮冠秦復陶。【注】秦所遺羽衣也。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