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康熙字典 中 - 530 / 644
其他類 / 張玉書 / 本書目錄
  

康熙字典 中

第530頁 / 共644頁。

 大小:

 第530頁

朗讀:

◆又【廣韻】【集韻】□女利切,音膩。義同。

█□ 【酉集下】【酉字部】 □ 【字彙補】音未詳。醅也,見《酉陽親俎》。


  

█□ 【酉集下】【酉字部】 □ 【字彙】專於切,音諸。酌也。

◆又醅也。

█□ 【酉集下】【酉字部】 □ 【廣韻】直倫切【集韻】重倫切,□音□。【玉篇】美也。【廣韻】純美酒也。【集韻】純酒。

◆又【集韻】船倫切,音脣。義同。

◆又【廣韻】常倫切【集韻】殊倫切,□音純。與醇同。

█□ 【酉集下】【酉字部】 □ 【正字通】俗酗字。



韭字部

█韭 【戌集中】【韭字部】 韭 【廣韻】【集韻】【韻會】舉有切【正韻】已有切,□音久。【說文】菜名。一種而久者,故謂之韭。象形。在一之上。一,地也。【韻會】通志云:韭性溫,謂之草鐘乳。【禮·曲禮】韭曰豐本。

◆又【內則】豚,春用韭,秋用蓼。【儀禮·聘禮】韭葅。【列子·天瑞篇】老韭之為莧也。【埤雅】韭之美在黃。

◆又【爾雅·釋草】蒮,山韭。【疏】韭生山中者名蒮。【本草】李時珍曰:諸葛韭,亦山韭也,但因人命名耳。

◆又【本草】孝文韭,生塞北,狀如韭,雲是魏孝文帝所種。

◆又【羣芳譜】水韭,五六月堪食,不葷而脃。【北戶錄】水韭,生於池塘中,葉似韭,得非龍爪韭乎。字林云:簽,水中野韭也。

◆又【本草】麥門冬,一名禹韭,齊名愛韭,秦名烏韭,楚名馬韭,越名羊韭。

█韲 【戌集中】【韭字部】 韲 【集韻】同齏。詳齊部齏字注。

█韮 【戌集中】【韭字部】 韮 【集韻】同韭。【世說新語】庾杲之清素自業,食惟有韮葅、□韮、生韮。或戲之曰:誰謂庾郞貧,食鮭常有二十七種。○按徐氏說文注曰,韭刈之復生,異於常草,故自為字。集韻加草,非。

█韰 【戌集中】【韭字部】 韰 【廣韻】胡介切【集韻】下介切,□音械。【廣韻】韰惈,猶果敢也。

◆又【集韻】與□同。【博雅】陿也。

◆又一曰速也。

█韱 【戌集中】【韭字部】 韱 【唐韻】息廉切【集韻】思廉切,□音銛。【說文】山韭也。從韭□聲。【玉篇】或作韯。【集韻】或作□。

◆又【廣韻】韱細。

◆又【集韻】將廉切,音尖。山韭也。

█韯 【戌集中】【韭字部】 韯 【玉篇】同韱。

█□ 【戌集中】【韭字部】 □ 【集韻】牋西切,音躋。【說文】本作□。詳上□字注。【莊子·知北遊】君子之人若儒墨者師,故以是非相□也,而況令之人乎。【郭象注】□,和也。儒墨之師,天下之難和者,而無心者猶能和之,而況其凡乎。

◆又【列禦□】使人輕乎貴老,而□其所患。【郭象注】□患,言以美形動物,則所患亂生也。

█□ 【戌集中】【韭字部】 □ 【廣韻】才盍切,音□。惡也。

◆又姓也。出【纂文】。今北海有之。○按集韻、類篇俱作□。詳非部□字注。



目字部

█目 【午集中】【目字部】 目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莫六切,音牧。【說文】人眼,象形,重童子也。【春秋元命苞】肝之使也。【韓詩外傳】心之符也。【禮·郊特牲】氣之清明者也。易說卦離為目。【注】南方之卦,主視。故為目。【書·舜典】明四目。【注】廣四方之視,以決天下壅蔽。

◆又【博雅】視也。凡注視曰目之。【史記·□丞相世家】□平去楚,渡河,船人疑其有金,目之。

◆又動目以諭也。【前漢·高帝紀】范增數目羽擊沛公。

◆又含怒側視也。【周語】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又【小爾雅】要也。【周禮·春官】簭人掌三易,以辨九簭之名,四曰巫目。【疏】是要目之事。


  
◆又見也。【公羊傳·桓二年】內大惡諱,此其目言之何遠也。【注】目,見也,斥見其惡也。

◆又稱也。【穀梁傳·隱元年】段,鄭伯弟也。以其目君,知其為弟也。【注】謂稱鄭伯。

◆又條目。【論語】請問其目。【注】條件也。【前漢·劉向傳】校中祕書,各有條目。

◆又節目。【禮·學記】善問者如攻堅木,先其易者,後其節目。方氏曰:節則木理之剛,目則木理之精。

◆又題目。【後漢·許劭傳】曹操微時,常求劭為己目。【注】命品藻為題目。【晉書·山濤傳】甄拔人物,各有題目,時稱山公啟事。

◆又凡目。【周禮·天官·小宰】師掌官成,以治凡。司掌官法,以治目。【公羊傳·僖五年】一事而再見者,前目而後凡也。【春秋·繁露】目者,偏辨其事也。凡者,獨舉其事也。

◆又科目。【舊唐書·懿宗紀】以宋震胡德融,考科目舉人。【宋史·選舉志】宋之科目有進土,有諸科,有武舉,常選外又有制科,有童子舉,而進士得人為盛。

◆又黃目,周彞名。【禮·明堂位】鬱尊用黃目。

◆又暉目,鴆鳥也。【淮南子·繆稱訓】暉目知晏。【注】晏,無雲也。天將晏靜,暉目先鳴。

◆又比目,魚名。不比不行。亦謂之鰈。見【爾雅·釋地】。

◆又橫目,傅草別名。鬼目,苻草別名。俱見【爾雅·釋草】。

◆又海外有一目國,一目中其面而居。見【山海經】。

◆又天目,山名。【元和地誌】上有兩峰,峰頂各一池,若天左右目。

◆又縣名。【前漢·地理志】河目縣,屬幷州。

◆又州名。【唐書·地理志】目州隷隴右道。

◆又姓。【潛夫論】目夷氏,子姓,宋微子後。

◆又目宿,草名。通作□。【前漢·西城傳】馬耆目宿。【史記·大宛傳】作苜蓿。



贊助商連結